智齒的拔除和良心的再生
文章來源: 越吃越蒙山人2018-08-10 09:12:45

(有感而發之七)

看到城頭有幾個網友談論拔牙的事情,這也讓我想起多年前自己的感受。可能是我這人脫離混沌期來得比較遲緩,所以智齒長得就比較地慢一些,三十多歲了還隻是才冒出個頭來。我對它們的存在沒什麽感覺,既沒覺得在吃肉時能讓我嚼得痛快了些,也沒覺得多了個東西排擠了好的牙齒。我內弟是個牙醫,他告訴我說,這東西終歸會是個麻煩,不如趁早做個了斷。聽了這話我當時躊躇再三,畢竟體之發膚均受之於父母,這東西沒災沒病地好好地呆在那裏,抽不冷地把它拔出來扔了,讓我於心不忍。不過我這人觀念開放講道理,特別願意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所以最後還是順從內弟的建議,把那幾顆沒用的牙齒一個個地拔掉了了事。後來我又專門找來資料了解了一下,漸漸明白了牙醫們的智慧。

 

智齒,比較通俗的叫法應該是第三顆後槽牙,基本上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任何幫助,相反,隨著它的慢慢增長,帶來危害的可能性卻在不斷加大。最早的時候,這種個頭很大的槽牙存在的目的,是讓生活在原始環境中的野蠻人能咬碎硬脆的食物,可是隨著各種石器工具的使用,特別是對火的利用,人類發明了一種叫做烹飪的技術,能把食物變得鬆軟。這使得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用特別費力地撕咬,就能品嚐到可口的美味。尤其是當人類進入到農業社會以後,咀嚼的動作相對來說越來越少,於是,頜骨開始退化,牙床變短,最後掙脫而出的智齒不單自己難以長好,還會損害其他的牙齒,甚至引起致命的感染炎症。所以,現在醫學上的建議都是把這幾顆沒用的智齒盡早拔掉。

 

如果按照自然選擇的法則,有粗大智齒基因的人,隨著身體的成長,總會受到智齒增大帶來的危害;而小智齒的人就此方麵而言就會有較好的生命質量;那麽這樣周而複返,經過幾十上百代的演變之後,人類的智齒沒準會完全退化掉。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在十幾二十歲整理牙床形狀時就把智齒拔光了,這就好像人為地製造了一個人類體征變異現象,這樣一來,智齒的退化就沒有選擇優勢了,所以在自然界,它就不會再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選項了。據此可以預見,這種生長在人體上不發揮正能量,隻有負效應的智齒,在這種情況下是永遠也不會退化消失了。

 

這樣分析智齒的問題就會帶來一個有意思的思考,結論可能是再一次顯示了那個經典邏輯定理,中性排除法則的尷尬處境。如果你是一個能縱觀曆史的偉人,有著體桖人類整體命運的情懷和智慧,你就能夠看出,遵循現代醫學的這個教誨,其實是斷絕了徹底解決這個人類痛苦的自然之路。要想長治久安,就應該順其自然,讓智齒自生自滅。但是,誰又能顧及到幾千年上萬年以後的事情呢?再說,那時候什麽樣其實也難說清。無論什麽人,頭腦中現實主義的比重永遠會大於理想主義的比重,隻要為了避免現實的痛苦和風險,我們就會盡快地解決掉智齒這個眼前的禍害隱患,而且,以我們經驗主義的智慧,我們會讓自己的下一代,在痛苦還沒有發生之前就擺脫掉這個隱患,因為人人都會在意現實中的愛。做一件事情,一個決斷,到底應該是以考慮長遠利益為出發點還是顧及眼前的急所,這其實是一個永遠說不清楚的問題。

 

既然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早早地就把智齒拔光了,那他們在繁育下一代的時候,會不會把這個信息不斷地傳遞下去,最終讓後來的子孫生物體明白,智齒是個沒用的東西,應該予以廢棄呢?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名德國的坯胎生物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想要證明類似的事情。他找來一組老鼠,把它們的尾巴切除後放養繁殖,以觀察在這種人為的對生物體征幹預後,對下一代帶來的遺傳變化。這個生物學家切除了很多代,總數超過900隻老鼠的尾巴,但是沒有一隻下一代的此項基因由此發生了突變。德國科學家設計的這個實驗,是為了驗證當時在生物遺傳界很有影響力的拉馬克用進廢退理論的。拉馬克的基本概念是說,生物身上適用的功能和特點,會根據被使用的力度和時間長短而得到相應的遺傳強化或退化。而這個切老鼠尾巴帶來的結果,表明了拉馬克主義的難以自圓其說。

 

所以,一代人的智齒被人為地拔掉以後,他(她)的下一代,還會有智齒生長出來。這樣的推論一被總結出來,就會讓我放心很多。因為事情總是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很顯然上述的道理可能推廣到別的功能器官也會適用。比如,也許就像我們老祖宗曾經說過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大家開始的時候都是有良心的,到後來,社會開始變得複雜,有許多人的良心就被私利閹割掉了。對這樣的人,我是覺得他們自己迷途知返很難,基本上是無可救藥了。但我對他們的下一代還是抱有信心的,對於無邪的孩子,良心總還是會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