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了四百年的疑惑和爭執(3)
文章來源: 越吃越蒙山人2018-03-24 11:01:53

(對外在世界的認知 之十一)

在托馬斯楊通過雙縫實驗確認了光的波動屬性後,他的同族晚輩麥克斯韋爾(Maxwell)很快又在數學理論上進一步完善了對光的波屬理論的定義。麥克斯韋爾發現光有電和磁的兩重性特點,磁的波動形式是上下跳動,電的波動形式是左右搖擺,但是,它們都有明顯的幅度,該高的時候就是波峰,該低的時候就會有波穀。光在傳播時是磁和電在兩個維度上的波動像辮子一樣編在一起,成一條直線前行。1861年,麥克斯韋爾用數學等式描述了這兩種波形結合在一起的樣子。至此,在明確的實驗展示和嚴謹的數學支撐下,光的波動說儼然成為理論界的共識,爭論之聲漸漸散去。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人們,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不像我們現在知道的這樣。那時的科學認為太空中密布一種介質,一種具有流動性的介質。這也是根據當時的認知,通過邏輯推導出來的結論。這個推論的前提是因為光是波,而波隻有在介質中才能湧動傳播,就像水裏的波一樣,沒有流動性的東西,你不能讓他流動,這是自古希臘阿基米德的時候就被想清楚的道理。所以,如果太空中沒有那種可流動的介質,光是怎麽從太陽傳到地球上來的呢?於是,那時的科學家把這種假想的可流動的介質叫“以太”(Ether)。在inertnet 互聯網發明之前,曾經流行過的一種計算機局域網Ethernet的命名就是來源於此。

 

到了1905年秋天,當時歐洲最具權威的學術期刊,德國《物理年報》的九月號上,刊登了一篇名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換的探索及觀點》的論文,文章作者署名,愛因斯坦,這是一個學術界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名字。至此,大幕拉開,一個專利局小職員開啟了他挑戰曆史經典的絕世傳奇。很顯然,愛因斯坦是有備而來。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前的同年五月,他曾寫信給自己的朋友說,即將登出的有關光的屬性的文章,會是“非常地具有革命性”,這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假設”代表了一種對已經奠定的傳統的銳利衝擊。

 

根據愛因斯坦的想法,把一塊金屬鋅的盤片放入真空管中,然後用紫外線照射,能得到什麽呢?能得到一種電的流動。這是由於光激活了理論中講到的被稱為電子的粒子,它從原子中鬆動出來(當然,這裏的前提是你要相信原子和電子的存在,這是接下來又一個愛因斯坦使人確信了的事情)。如果光是波,按那時候的理論,越強的光照射到金屬片的表麵,就會致使越多的電子釋放出來,致使越多的能量被這些跑出來的電子攜帶;換句話說,電的頻率就會越高。實際上,電子的數量的確是隨著光強度而升高,但電頻率卻沒有隨之升高。為什麽呢,愛因斯坦在此借用了普朗克的能量模塊觀點來說明道理。

 

普郎克定義了光能量的輸出單位(quanta)是極小不連續的小磚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小怪物。愛因斯坦不這麽看,他說,光能量的單位quanta貯留在空間的某一點,不可分地移動著,隻能作為一個整體被生成或被吸收。愛因斯坦視這些小單位quanta既是粒子又是波動,即能像波那樣振動的粒子。他賦予這些小模塊同時具有能量和物質的屬性,這就是後來被稱作是photon光子的東西。所以,這裏講出來的道理是說,隻有當光以粒子而不是波的身份有所作為時,它才能產生電流。

 

愛因斯坦這樣的想法,在當時的物理學界當然算是離經叛道,這使得很多富有聲望的人物站出來反駁他的觀點。比如,後來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發現過晶體中X光衍射現象的勞厄(Laue)就跟愛因斯坦為此打過多年筆墨官司。就這樣,在驚異質疑爭論紛紛擾擾走了十多年的時間之後,美國人密利坎終於通過實驗證實了光電效應的說法。這使得愛因斯坦憑借他第一篇發表出來的論文中的一段不長的論述,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而密利坎自己也因為此項功勞獲得1923年度的同名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