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詭辯有時候邏輯也是沒轍
文章來源: 越吃越蒙山人2018-02-21 13:03:06

(對外在世界的認知之四)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有的時候是很難的事情。即便是大家都是使用著同一種語言,但是如果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自身的成長經曆不同,內心依持的價值體係不同,最終就難免出現誤解或是說不通的時候。話不投機產生不了共識就會引起爭論。

 

最近由於美國佛州學校槍殺案而引起的爭論,好像就是這種情況。本來,如果雙方都是心智清楚明曉道理的人,對大家來說,這應該是一次增長見識接近真理的機會。不過,看了這麽多網上文章,跟貼發言,最後我是覺得有點頭暈腦脹了。再加上爭論的人中,實在是不乏將觀點和真相混為一談的詭辯之人,這就更讓人難以理出個頭緒,整個議題陷入了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沒完沒了的遞歸循環中去了,

 

詭辯作為一種爭論技巧,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思想活躍的那個時期。那年代的哲人們大都出身富足,生活中那些艱難的事情都有奴隸們在代勞,所以閑暇的時間很多,沒事的時候,他們坐在一起就喜歡爭辯。開始時,大家爭論還隻是為了明辨個是非尋找個對錯,可這事情玩久了就容易走偏了,有人就開始專攻此道,於是就派生出了所謂的詭辯術,精於詭辯的人個個巧舌如簧,他們不在乎事實的真相,隻是以製勝為辯論的目的,認為“正義”不過是強者的優勢。

 

當時有位個中高手叫做普羅塔戈拉,他有句名言大概是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衡量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的尺度。這話聽起來既唯心又無定準,容易讓別人不知所措。這個普羅塔戈拉自持腦瓜子靈活,能獨步天下無對手,就開始招徒授業。他倒是屬於有教無類的那種恩師,看到有個少年雖然出身貧寒,但長得麵相清奇靈牙利齒,就收到門下。普羅塔戈拉告訴這個學生,現在可以不收他的學費,但等到他學成畢業承辦了第一樁訴訟公案獲勝後再行償還。沒想到,那個學生結業後拖拖拉拉並不去開業。遲遲收不上這份說好了的拖後款項,使得普羅塔戈拉很是惱火。沒辦法,他就向法庭遞交訴狀,要求他那赤貧學生償還學費。普羅塔戈拉算計得好好的,他覺得自己會穩贏,因為如果學生勝訴,那麽根據他們師徒以前簽訂的合約,學生就必須付款。如果學生敗訴,他就必須按照法庭判決清償欠款。不料,這學生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法庭上侃侃而談,他說,如果自己勝訴,按照法庭判決就不用償還欠款;如果自己敗訴,按照和老師的約定,也不用付款,所以欠費一事就可以完全化為烏有。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辯解,讓法官一籌莫展,也完全給繞糊塗了。

 

這就是所謂的普羅塔戈拉悖論,它的產生使得當時的人們非常地困惑。直觀地看上去,即便都是基於真相得出來的結論,有時候也能是相互矛盾大相徑庭的,更何況,遇到連觀點和事實都被攪混的時候呢。可是,如果什麽事情都像是這個悖論一樣,總是最後搞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結局,那麽人間公理何在呢?

 

我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亞裏士多德想要規範一下人們推理程式的起因,反正是不久以後,亞裏士多德一直在致力於為大家認識自然世界,設立一把公正客觀的尺度,於是,他總結出了“科學的邏輯”。他先是提出了所謂的基礎法則,就是告訴大家什麽是“公理“,這是後來推論說理的依據。那麽,按照亞裏士多德給出的思維體係,推理過程應該是如何工作呢?他要求你吧定義放出來,然後說出你所依據的公理,下一步他要你用”定理“詳論,最後,他要你呈現出一套被稱之為是”證明“的東西。這還不算完,他還拿出一種叫做”假設“的概念;他指定出一種單元模塊叫”單位“,這是一種不可再分的個體數量,他要求你腳踏實地地依此把結論呈現出來。接著,他說明了“定性”和“定量”的對立,這一點對我們後世的思維改變也很重要。因為,在此之前,除了畢達哥拉斯一派愛以精準的數據講話,連亞裏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也是喜歡用打比方的形式來解釋深奧的道理。但是,亞裏士多德對定性的表述方式存有天生的敵意,他喜歡定量精準,這導致後來的現代科學的支撐骨架是數學而不是文字描述。

 

當亞裏士多德將一係列象征符號引入到對實物的表征後,整個推理過程就完全抽象化了。這就是科學思維的正式開始。以亞裏士多德的聰明,他當然知道,你不可能隻是閉上眼睛冥思苦想就能發現外在的奧妙,你需要把真實世界中的真相加上,要把從自身感知而來的證據加上,才能得到可以驗證的結論。所以,“感知”和“經驗”的定義都是隨著科學的藝術開端翻然而至的。

 

自此以後的兩千三百年裏,我們執掌著亞裏士多德發明的科學思想工具,將人類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拓展到了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但是,我們隱隱約約還是能感覺到局限,感覺到不完美,一種始自亞裏士多德的不完美。最起碼的,我們不可能依賴這樣一種科學的思維邏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一些社會行為的原因結果進行分析。這是不是由於凡事隻要涉及到了人類自身的思想,就會有level two的變量反饋,使得那些初始成立的可依賴公理不複存在了呢?如果是這樣,那就真有可能無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