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授:在上海的就醫經曆
文章來源: AKB482014-09-12 06:27:03






在上海的就醫經曆


    這次痛苦的就醫經曆讓我難以忘懷。在我出國20多年後,第一次與內地的醫療體係有直接接觸。這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哪一家醫院的問題。我知道自己比普通百姓幸運百倍,這麽多年避免了與這樣的醫療服務打交道,而且還可以享受特需醫療。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出國後,一直到兩年前全職回國工作,盡管我的專業是研究衛生政策的,但卻一直沒有機會親身體驗內地的醫療體係。盡管在國內我走訪過一些醫院,也陪親人去看過病,但都不如最近的一次親身經曆讓人感受深刻。

     幾天前,我在浦東一家賓館參加一個專業會議。上午會議過半,突然感覺左後腰處發酸。開始我以為是坐的時間長了,便走出會場活動一下,但這種感覺不見好轉。突然間一陣惡心,我忍不住吐了起來。之後,我的腰部疼痛越發加劇。

     我馬上聯係與會朋友,他們從酒店裏弄來了止痛片,又借了一間客房讓我休息,但疼痛依舊難忍。賓館服務人員幫我給附近一家三級醫院打電話,但這家醫院的急救車已經出去,賓館建議我直接打車去醫院,並派一位工作人員陪我。

     盡管我的商業醫保可以使用特需醫療,但我覺得還是去這家醫院看急診。醫院離賓館不遠,出租車停在急診室門口,我隻能忍痛自己走進去。賓館工作人員幫去我掛號,我則走入一間很小的診室,裏麵有兩位醫生麵對麵坐著。

     我告訴其中的一位中年男醫生,說我非常痛,讓他看看。他板著臉說,你掛號了嗎?我說正在掛,他說電腦裏沒號無法看。我說很痛,但他對我完全不理不睬。

     之後,又有幾名病人和家屬進來,醫生就開始招呼他們了,當我根本不存在。我隻能走到走廊裏等待。我沒有想到,這裏的急診就像普通門診那樣對待病人,隻是病人沒有那麽多而已。

     從酒店到醫院的路上,天熱加上疼痛,我渾身的汗水已將上衣完全濕透,在醫院的空調房裏凍得渾身發抖,同樣沒人管我。直到我的同事趕到,幫我要了一塊大毛巾披在我身上。

     謝天謝地,總算掛完了號,醫生開了一針止痛藥和化驗單。疼痛令我坐立不安,好不容易有人找來一個簡便床讓我躺下,推著我去打針化驗。打完止痛針依然不見效果,盡管當時醫生已經懷疑我得了急性腎結石,但也隻能等待化驗報告。

     在這漫長的等待期間,我躺在急診室中。裏麵有幾十個人在吊鹽水,我痛得隻好抓緊床的鐵欄杆,不時敲打著,嘴裏發出痛苦的呻吟。在急診室的整個期間,沒有一位醫護人員主動問候一聲。

     我這輩子並非沒有經曆過這樣的疼痛。當年我中學畢業下鄉不久,就被燒水嚴重燙傷,燙傷麵積占全身18%,許多地方是三度燙傷。我在醫院裏躺了一個多月,後來還做了植皮手術。在當時的整個過程中,我沒有叫過一聲。

     但是,這次疼痛確實無法忍受,我隻能讓醫生再打止痛針。醫生準備開一針強止痛的杜冷丁,問我要身份證號碼。我說我是外籍,沒有身份證,隻有護照號。醫生馬上說,沒有身份證號碼可能無法開這個藥。我想,難道外國人在中國隻能痛死嗎?還好,電腦總算接收了護照號碼,這一針下去,疼痛不久就明顯減輕,但我整個人也已精疲力盡。就這麽在醫院急診室折騰了三個小時後,我才回到家。

     短暫的疼痛過去了,但是這種痛苦的經曆卻難以忘卻。在我出國20多年後,第一次與祖國的醫療體係有了如此直接的接觸。

     我沒有對醫務人員有任何抱怨,我知道這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哪一家醫院的問題。

     如今,中國整個社會似乎對醫患矛盾已經變得麻木不仁,往往將問題怪在某些醫務人員身上,怪在某些病人和家屬身上,更是怪在煽風點火的媒體身上,似乎這一切問題都是某些人造成的。

     我的這次經曆也是上天給我的恩賜,讓我必須關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病痛和醫療經曆。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老百姓都能夠享有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在病痛折磨我們的時候,能夠得到人性的關懷和治療。

作者: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 蔡江南  2014-09-09
 


相關文章:

     中國與世界
     從社會保障看中國脆弱的一麵
     中國仍需遙望美國一百年 
     一個中國男仆和他創建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
     一個中國棄嬰的童話
     中國能從英國學什麽? 
     一個人的馬來西亞
     
與張磊共進午餐
     美國人為何肯幫中國反腐?
    
對凋零者的紀念
     
那些出身寒門的巨貪
     
土改,中國傳統道德崩潰的開始
     淘寶網上的“送飯黨”   
    
群體沉默的惡
    
觀察:“中國出了個習近平”
     韓劇席卷中國背後的深思
    
難忘今宵 25年前的彭麗媛在廣場上
       
走近周永康的美國親家
     
江誌成 江綿恒 江澤民與日上免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