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犯孫輩們的靖國神社和戰爭(圖)
文章來源: AKB482014-08-26 06:56:32


戰犯孫輩們的靖國神社和戰爭


(上)



東鄉和彥


  炎炎夏日,身穿深灰色西裝的前外交官、京都產業大學教授東鄉和彥(69歲)的身影出現在東京都九段地區的靖國神社院內。他說:“站在這裏可以體會到神道的氛圍。”

  靖國神社是將戰死的日本軍人和其家屬作為“神”供奉的神社,和彥的外公、太平洋戰爭時擔任外長的東鄉茂德(1882-1950)便在其中。

  身為文官的外長為什麽會供奉在那裏呢?因為他是甲級戰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東鄉茂德任外長。日本戰敗後,茂德作為戰爭領導者被捕並被關押在東京巢鴨監獄。1948年東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審判)上,茂德被判有期徒刑20年,2年後在服刑期間患病身亡,享年67歲。



東鄉茂德
 

  茂德的入贅女婿為原外務省事務次官東鄉文彥(1915-1985),而文彥的兒子是擔任過外務省條約局局長等職務的東鄉和彥,也就是東鄉家“第3代”外交官。

  與東鄉和彥由同樣經曆的,就是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9歲),他的外公也曾被關押在巢鴨監獄。

  “你的外祖父不就是甲級戰犯嫌疑人嗎?”從孩童時期起安倍晉三就被人這樣追問,自己對“保守”的親近感,可能就是源於對這種言語的反駁——首相自傳中這樣寫道。這裏的“外祖父”,就是原首相岸信介(1896-1987)。


岸信介(前排左三)與家人合影。其中,前排左四為安倍晉三。

    岸信介也是開戰時的一位閣僚(時任工商相),作為甲級戰犯嫌疑人被囚禁在巢鴨拘留所約3年。1948年12月原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被執行絞刑,岸則未被起訴而獲釋。在1953年的眾議院選舉中,他又一次回到了政治舞台,並於1957年就任日本首相。東京審判是戰勝方的單方麵製裁,我從來沒有作為罪犯的意識——岸在那之後這樣說道。岸的女婿是原外長安倍晉太郎(1924-1991),晉太郎兒子就是安倍晉三,身為現任首相的同時也是政界第3代。

  2013年12月,安倍首相參拜了靖國神社。該神社在1978年合祭了14位甲級戰犯,在那之後,首相參拜這一把戰爭領導者作為神祭祀的神社到底是對是錯,便成了政治及外交的問題。合祭的14位中有1位就是東鄉茂德,茂德的孫輩東鄉和彥說:“作為遺族,很感激能合祭在此”。但是近幾年,東鄉和彥認為“遺族的情感和國家利益必須分開考慮”,首相應該暫時停止參拜。

  該如何追悼戰死的人,又該如何評價戰後這個時代——孫輩們的判斷不一

文: 《朝日新聞》編輯委員  鹽倉裕  2014.8.24



(中)
 
 

祭拜外祖父的東鄉和彥(攝於7月23日)

祭拜外祖父的東鄉和彥(攝於2014年7月23日)
 


  “孩子們/切勿征戰/如若要戰/戰之必勝/勿忘勿忘”

  這是東鄉茂德在巢鴨監獄中寫下的一首短歌,教導子孫後代“不要發動戰爭”、“如果要打仗,就必須要打勝仗”,並要求子孫們絕對不能忘記這兩點。

  東鄉茂德之墓位於東京青山靈園。

  今年7月23日是東鄉茂德的忌日,其孫東鄉和彥在外祖父的墓碑前合掌祭拜。

  東鄉和彥談到:“日本現在正麵臨著可能和中國開戰的巨大危機,這是戰後最具現實感的一次危機。祖父那首短歌正反映出了我們現在的處境。”

  東鄉茂德在日美開戰危機漸近的1941年10月時,出任了日本外相。他並曾向當時的軍部提出質疑“(日本)對美國有勝算嗎”,且為避免戰爭的爆發盡了努力,但日本還是強行偷襲了珍珠港。

  到日本戰敗之命運幾乎不可挽回的1945年4月,東鄉茂德再次出任外相。麵對呼喊著徹底抗戰、本土決戰的軍部,東鄉茂德主張盡早結束戰爭,為實現在昭和天皇的“聖斷”下進行投降開辟了道路。

  熟知戰爭史的紀實作家保阪正康談到:“在帝國主義時代追求非軍事主義外交,這一點就是東鄉茂德的特征。”

  東京審判中,東鄉茂德麵對追問侵略戰爭指導者責任的聯合國表示,對美開戰是被逼無奈後的自衛戰爭。

  東鄉和彥在孩提時代經常從母親那裏聽到這樣的話:“你外公為了不讓日本陷入戰爭,粉身碎骨,傾盡了全力。”

  90年代後半,時任外務省幹部的東鄉和彥曾遭到自民黨右派議員頂撞:“外務省為什麽沒有對東京審判的不正當性進行過批判?”

  當時的東鄉和彥努力忍耐著,將這些話憋在了心中:“東京審判是勝者的審判這一點,即使老師不教也已銘記於心。”、“接受了這一審判而出發的戰後日本怎樣在國際社會生存下去,這才是我們這些人拚命在做的事不是嗎?”
 

關鍵詞:東京審判        
  二戰後,聯合國仿效審判納粹德國領袖所用的紐倫堡審判,成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由米英法蘇聯等11個國家各派1人做代表、合計11人組成。1946年5月開庭,並於1948年11月宣判領導戰爭的25名甲級戰犯全部有罪。其中原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被判處絞刑。
  由於後來才加入了“破壞和平罪”等國際法中原來沒有的罪名,因此也有批判指出這種用之後製定的法律來審判的做法是有問題的。······
  另一方麵,也有表示肯定的評價,如審判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日本軍部的野心,成為了國際法曆史上問罪戰爭的先驅等。日本在1951年簽署收回主權的《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中接受了此次審判。

文: 《朝日新聞》編輯委員  鹽倉裕  2014.8.25
 



(下)

前首相岸信介墓前,安倍晉三首相合掌祭拜。(攝於8月12日)

前首相岸信介墓前,安倍晉三首相合掌祭拜。(攝於2014年8月12日)
 


  今年8月12日,山口縣田布施町的岸信介墓前,出現了身穿藏青色西裝的安倍晉三首相的身影。首相手持線香,閉眼靜佇了10秒左右。

  二戰前,岸信介作為操縱“偽滿洲國”的權力者而嶄露頭角。戰後從巢鴨監獄獲釋後,岸信介提出“修憲”,創立了日本再建聯盟,以反抗占領軍的鎮壓為跳板躍上了政壇。

  對岸信介頗有研究的國際政治學者原彬久說,“岸信介認為在被占領下建立的戰後體製是美國利益的產物。打破這種體製是政治家岸信介的目標”。

  岸信介任首相期間所製定的安保條約1960年修改中,改變了舊條約的不平等性。其外孫安倍首相也提出了修憲和“對等的日美關係”。

  原彬久認為,“安倍繼承了外公‘未完成的交響曲’,並準備將其寫完”。

  對於完成了安保條約修改的岸信介,東鄉和彥表示“很尊敬”。“對於在安全保障方麵大膽重新評估戰後體製的安倍首相也很讚同。但是,我認為曆史認識方麵需要謙虛一些”。

  東鄉和彥曾經在2006年建議,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應該暫時停止。而小泉純一郎首相的繼續參拜,導致了日中首腦會談的中斷。他呼籲,首先應該展開關於戰爭責任的國民討論,在此基礎上找出戰犯合祭問題的解決方法。

  那麽,對於戰爭責任,日本人在戰後真的有親自表明自己的想法嗎。東鄉和彥認為“隻有一次”。那是在戰後50年之際的1995年,當時的村山富市首相發表的談話。

  村山首相在談話中承認,“(日本)通過殖民地支配和侵略,給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諸國的人們帶去了巨大的傷害和痛苦”,表明了“深切的反省”和“歉意”。

  東鄉和彥說,“正因為否定東京審判,才更加肯定日本人通過自行判斷得出的村山談話的價值。關於戰爭責任,村山談話是戰後日本所到達的最高點,堪稱珍寶”。

  另一方麵,對於安倍首相去年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東鄉和彥擔心這很可能成為挑釁中國的行為。當時美國也表示“失望”。

  東鄉和彥說,“美國不會幼稚到派自國軍隊參與因日本無謂的挑釁引起的紛爭”。

  他還表示,“這也是一場‘文化之戰’。必須在深刻了解美中兩國想法和心理的基礎上,發出讓對方感到‘誠然如此’的信息。不然的話,日本將在國際社會上被孤立,這場‘文化之戰’也將敗北”。

文: 《朝日新聞》編輯委員  鹽倉裕  2014.8.26

相關文章:
     日本甲級戰犯東鄉之孫談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麽?
     如何看日本?如何看中日關係?
     
日本將邁向軍國主義老路? 
     為慰安婦伸張正義的道路上,她們的政府辜負了她們
    
日中曾就低調處理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
     
向哲浚—重新被記起的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
     
中國版東京審判庭審記錄為何姍姍來遲?
 
     
日本解禁的集體自衛權到底是什麽    
     
從日本防衛大綱的切換看現代史 
     
日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由來 
     
日本自衛隊創建六十年的曆史
     回顧:中日這些年的和解與反目
     中國的“地溝油”與日本的ODA
     日本對華情報戰的甲午背影 
     安倍晉三為什麽拒絕“德國式道歉”?
     關上亞洲的“潘多拉魔盒”
     日本和中國的“減敵外交”與“增敵外交”
     對中國的南海外交宣傳策略進行反思
     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的日本人(圖)
     遊客大過天 讀領事館兩篇告示有感

     日本是充滿噪聲的國家嗎?
     “無論如何都不要和吝嗇的男子結婚”
     “提前5分鍾行動”:日本的常識,世界的非常識
     中國記者:東京的垃圾哪裏去了
     日本女性的晚婚與晚育 
     從中國地鐵看日本和中國的共同點
     日本最近的奇聞軼事一、二 
     孫文的女人
     
日本基督教血淚史 和一個中國人的傳聞
     回顧日劇三十年 你觀看過幾部?
     走進魯迅日本留學時的階梯教室

    
中國遊客在日本最喜歡買什麽?
     日本大學的學生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