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同一天發生的兩場變革
文章來源: AKB482014-06-06 06:30:54


1989年6月4日發生的兩場變革


 

 
波蘭華沙



    25年前世界改變了軌道。1989年6月4日,波蘭舉行的半自由選舉拉開了整個蘇聯集團共產黨統治垮台的帷幕,同日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卻將中國推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這些事件的餘波仍然未盡,不論是在烏克蘭還是在南中國海。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下午,我和興高采烈的波蘭朋友回到位於華沙的報社,在電視上看到來自天安門廣場的首批模糊的鏡頭:在北京的街頭,中國抗議者的屍體被人們用臨時擔架抬走。

    從那一天開始,天安門的鬼魂便籠罩在東歐上空。從東柏林到索非亞,人們低聲說道:“記住天安門!如果我們做過了頭,那一幕可能會在這裏上演。”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的悲劇是歐洲的幸運。天安門的反麵教材促使歐洲人堅守非暴力、談判和妥協的道路。

    之後,影響的方向反了過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從歐洲共產黨政權的垮台中吸取了教訓。正如一位中共領導人在2004年所說的:“我們可以從蘇聯、東歐共產黨喪失政權的慘痛教訓中得到深刻啟示。”

    因此,要實現經濟增長;不要與群眾的想法脫節;要定期輪換最高領導層;要將各個階級背景的最優秀學生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還有,要鎮壓社會的一切自我組織和集體行動——因為這是歐洲同誌垮台的原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曾公開憶起蘇聯的垮台。

    過去25年裏,中國和波蘭在各自的道路均取得了一些成就。中國經曆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個人自由得到顯著提升。中國官方電視台喜歡拿這些成就與烏克蘭的流血和混亂場景作對比,但它對自由、繁榮、民主的波蘭卻不怎麽報道。

    波蘭在1989年6月4日的所作所為是驚人的創新:它開創了政權和平更迭的新模式。波蘭1989年以來的成就是非凡的,但沒什麽新意。今天波蘭的政治、經濟和法律體係,就是各種久經考驗的西歐模式的一種混搭。

    中國在1989年6月4日的所作所為毫無新意。麵對主動站出來爭取自由的男男女女,鄧小平采用了共產黨領導人一貫采用的對策:向他們開槍。相比之下,中國1989年以來的作為卻充滿創造力,它將市場經濟的活力與持續的一黨專政結合了起來。列寧主義式的資本主義!這就是為什麽在比較政治學學者眼中,今天的中國是地球上最有趣的地方。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中國正上演著政治領域非常罕見的一幕:一場前途充滿變數的全新實驗。

    我相當有信心的一件事是:盡管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仍然在對波蘭施加種種影響,但波蘭十年之後還是會成為一個西方式的、歐洲式的自由民主國家,就像法國和德國那樣。

    但中國呢?它是會在它那沒有地圖引導的旅程中摸索前行,就像鄧小平說的那樣“摸著石頭過河”?還是說,它的政治經濟體係與日益嚴重的社會緊張之間的矛盾,會引發另一場危機?

    如果危機到來,那麽它會促成政治改革,還是會助長轉移民眾視線的民族主義(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冒險便是一例)?還是說,後者會反過來引發前者?甚至導致更可怕的情形?

    詩人詹姆斯•芬頓(James Fenton)曾憤怒地寫下詩句:“他們還會回來/回到天安門”,這樣的場景真會出現嗎?如果是,那麽還是在天安門廣場上,那些死難者將被頌為烈士。如果你在1979年說十年後布達佩斯英雄廣場(Heroes Square)將舉行大歌劇般的儀式,隆重地重新安葬匈牙利“1956年革命”的領導人(納吉)的遺骸,那麽沒人會相信你。但這一幕恰恰發生了,就在波蘭的曆史性選舉的數天之後。(注1

    曆史充滿意外,中國並非不可能重現匈牙利的那一幕。但就目前而,中國似乎更有可能沿著自己這條1989年後的道路發展下去
 


 

    再進行最後一個對比。本周在華沙,波蘭人在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陪伴下自豪地紀念他們的“六四”。而在北京,一切與中國“六四”有關的事物——基本的事實、照片、名字、甚至是死難者母親舉行的悼念——都會受到壓製。有的人依然害怕班柯(Banquo)的鬼魂。

    我祝願中國以它的偉大成就為基礎,修補那些同樣引人注目的缺陷,找到自己的和平演進之路。但我明白一點:隻有當中國能夠直麵它這段艱難的曆史時,我們才能信心十足地說,中國沿著一條與後共產主義歐洲截然不同的前進道路,發展出了一套穩定的體係。

作者 蒂莫西•加頓•阿什  FT  2014.06.05   



注1:
1989年1月底,匈牙利宣布1956年事件不是反革命事件,而是一場人民起義;納吉是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下,為拯救國家而鬥爭的;匈牙利政府還為納吉舉行了國葬。東歐劇變後,匈牙利宣布把每年10月23日匈牙利事件爆發日作為國慶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