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誕辰100年 看看她的書法和攝影
文章來源: AKB482014-03-18 07:36:43


(ZT)江青誕辰100年 看看她的書法和攝影



    今年,是江青誕辰100周年(1914年3月出生於山東省諸城縣東關街)。從中立角度看,這是個傳奇女性,飽含舊時代藝人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最後投身革命也成了她追求浪漫人生的一部分。

    她演戲如人生、人生如演戲;後來,把革命當演戲,又把演戲當革命。因入戲太深,哪怕被昔日的同誌送上法庭、哪怕最後聽到被判極刑,也猶如傳說中的“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一樣臨危不懼、振臂高呼革命口號,聲情並茂如同又一場革命電影中的女主角...。

     對這麽一個女人,我們無法用簡單的“好人、壞人”來概括。她對自己導演了一場夢幻劇,為了傳說中的“民主自由”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她對民族又助導了一場血淚劇,用革命的鐵蹄肆意踐踏著民主與自由。但不管留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這個女人和蘇妲己、楊玉環、武則天、呂後、慈禧一樣,已經留名史冊。

    今天,不妨看看她的如戲人生,再看看她的書法、攝影...

 



 



    李進孩、李雲鶴、藍蘋、李進、都是江青曾經用過的名字。

    江青1914年生於山東諸城,家境貧寒。她父親生她時希望是男孩因此給她取名李進孩。

    江青七歲上學,學監看她又瘦又高亭亭玉立因此給她改名李雲鶴。這個名字伴隨她度過學校以及在戲班的少女時代。

    江青1934年進入上海演藝界,後加入電影通業公司,並參加左冀劇聯的業餘劇人劇社的演出,改名藍蘋。她在上海演出話劇《娜拉》受到好評。


 


 



    江青(藍蘋)和知名演員趙丹主演話劇《娜拉》轟動上海。藍蘋這個名字也被載入了“左翼文藝”的史冊。


 



    抗戰爆發,熱情似火的江青奔赴革命根據地延安,1937年7月中旬入馬列學院學習,改名江青,寓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在延安魯迅文藝學院任教。參加演出話劇等文藝活動。1938年8月任軍委辦公室檔案秘書。11月19日與毛澤東結婚。

 



 



    我們不能懷疑當年的江青同樣懷著一顆追求“民主自由”的心,但有個規律是:大多數崇尚血腥暴力的革命者,哪怕終於槍杆子裏麵出了政權,都不會出人權。江青夫婦絕不會例外。

    用暴力奪取的政權,往往又會通過暴力來鞏固。這個時候的江青已經不是昔日的民主青年了,她成了共和帝國的紅色皇後,在臣民們如潮的掌聲下,她把整個帝國政壇當作了自己的私人戲園,如烏鴉般聒噪、如孔雀般開屏...

 



    撇開政治不談,我們再來看看江青的書法。江青的書法酷似毛澤東!她的字與“毛體”是有很相像的地方,其中的筆鋒走向,幾無二致。江青長期生活在毛澤東身邊“毛體”對她是有影響的。我們先看一幅江青的“硬筆”作品,確有硬筆的風骨。


 




    青的軟筆字,更像毛澤東的。我們以江青的幾幅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認為是毛澤東手跡的字來看看吧:


 

江青所書《七律·為女民兵題照》 《七律·和郭沫若同誌》
 


   更讓人難以辨識的是江青另一作品《七律·答友人》。因為真假莫辨,以至南方某省委的重要接待處,誤將江青書法“作品”當作主席手跡,勒石刻碑,以為紀念。


 



    由於江青的字跡酷似“毛體”,有人提出,江青是否為毛代過筆呢?江青長期作為毛的生活秘書,她的工作,就是幫毛抄抄寫寫的。因而代筆的事,是有過的。1949年4月2日,毛給傅作義的一封信,是由江青代毛筆墨回複的。可憐傅先生將之收為瑰寶,後來又由“軍博”列為佳作展覽,終被專家指出後撤下。(《檔案工作》1990)

    除了書法,江青又喜歡攝影。1959年和1961年中央在廬山召開了兩次會議,江青十分喜歡廬山的自然景色,對拍攝風景照表現了極大的興趣。那時的照相機大部分都是德國老牌產品,全部靠手動操縱,沒有一點“傻瓜”可言。


 




 

江青影響最大的一幅作品《廬山仙人洞》,毛澤東為此題詞:
 

七絕《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蒼茫看勁鬆, 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後記:本文純屬敘述文,並非紀念文。

此女的如戲人生值得敘述,此人的如戲秉性不值得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