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花梨木嵌螺鈿掛屏的翻新及改進燙蠟法
文章來源: 牛城地主2017-01-18 20:05:28

前兩天去一古董店逛逛,買了幾件小瓷器,又看上了一對花梨木嵌螺鈿掛屏。掛屏品相不錯,就是有些部位掉了些色。它們掛在店裏有段時間了,原來是四個,主人downsize,家裏隻能掛得下兩個,就把這兩個拿到古董店寄賣。

抓住它們有些缺陷的毛病, 很殺了番價,店主征得賣主同意後,以150刀成交,還留了電話,要是主人想賣另外兩幅的話,先會與我們聯係。


二掛屏, 可見表麵有的地方脫色

這是梅蘭,另外兩幅應該就是竹菊了。掛屏是指貼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鑲嵌在鏡框裏供懸掛用的屏條,出現在清初,多替代畫軸在牆壁上懸掛,純裝飾。一般成對或成套使用,四扇一組稱四掛屏,八扇一組叫八掛屏,其內容五花八門。

嵌螺鈿是中國古老工藝,據說從周朝就有,到清朝得到發揚光大。基本意思是把貝殼或彩螺磨成薄片,雕成形狀,嵌在木頭,漆器,金屬等基體上,這是個功夫活。

這對掛屏不算太老,解放後的產物吧。褪色也許是陽光的緣故,紅木家具嚴禁放在陽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別的硬木家具也一樣。這個掛屏表麵明顯是上色後上了大漆,褪色後想修複不大好辦,大概也隻好翻新了。

大漆屬屬天然漆,是漆樹上的分泌物加工後的產物,中國幾千年前就開始使用了。它跟現在常用的化學漆如polyurethane 不一樣,不容易產生龜裂。

去除大漆也沒有什麽太好的方法,店裏賣的去漆的striper對它不管用,網上說用酒精和Lacquer thinner的混合物可以去掉,我以前試過,不大管用。

隻好用最傳統的打磨方法了,好在一般漆層都不太厚。為了避免深劃痕,從220號砂紙開始(細號的海綿砂塊也行),把漆層磨掉後,再用320#,400#,500#。

嵌螺鈿的高度與木頭表麵一致,去除漆麵的打磨不會破壞它們,但在有螺鈿的區域最好別太用勁。經過一個小時的手工操作,把正麵都打磨、拋光了。


打磨正麵


打磨邊框

花梨木的本色偏黃,為了與原件四邊匹配(紅色),上了層Rosewood stain。


Rosewood stain,Woodrockler買的


上完色後的效果

關於紅木上蠟,也叫燙蠟,我一般就用Lowes買的Finishing Wax,感覺效果不錯。以前是用一小塊布先把膏狀(溫度低時較硬)塗在木頭表麵,然後用電吹風機的高檔加熱塗過蠟的部分,用細棉布將多餘的蠟去掉,拋光。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由於蠟較硬,不太好控製塗蠟的量。近來改進了方法,先用吹風機加熱木頭表麵,趁著木頭表麵熱時把蠟熔於其表麵。一般的做法是左手持機,右手同時在加熱後的區域塗蠟。

改進後的方法燙蠟速度增快了許多,對於有雕件的部位尤其有效果。以前在這種部位上蠟一直是令我頭痛的事情,試過蜂蠟,但效果似乎不如這種蠟好。

一共花了兩個小時完成了從打磨到上蠟的全過程,速度還是很快的。


上完蠟後,表麵亮多了


掛起來

局部欣賞

這對掛屏算不上古董,可以算是不錯的工藝品吧,在家裏掛著也挺養眼。要是能把另外兩個買到就更好了,就看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