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隨筆 十 故鄉的風
文章來源: 牛城地主2013-12-19 15:50:59
十六字令
風。遮天蔽日卷沙猙。今何在?依然原上騰。

上回說了雲的美,現在說說風的猛。其實,不管是什麽風,隻要一大,就沒人喜歡了。

對地理不太懂,也沒有心思去研究,猜測那裏也許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吧,因為土是黃的,又是高原,海拔近二千米。四周的山上沒什麽樹,隻有高度不超過十厘米的一叢叢叫不上名字的草,密度還不大。遠遠望去,基本上就是黃色的禿山,但其中也偶有紅或黑色的山,大概土質不同吧。植物不多,也許以前是海底的緣故,含鹽量高,影響了植物的生長。

那些山上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叫發菜,平時象頭發一樣,粑在地表上,黑黑的,也許比頭發粗些,是一種菌類。百度上對其定義是這樣的:發菜,又稱發狀念珠藻,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看來,有它就代表了貧脊,廣東人卻取其音,認為是發財的意思。幹時單絲很難采摘,下雨後會膨脹。雨後沒上過山,不知那裏的發菜的情況,但在田間地頭上,有很多,狀如一片片發起的木耳,也有絲狀的,但不喜歡采。對了,木耳也是菌類,見水就發。夏天的雨後,提一個小籃子,在露滿水珠的田梗上,草叢中尋找著。它們軟軟的,滑滑的,嫩嫩的,一個多小時就能采滿一小籃子。回家清洗(清洗很難,上麵沾了許多小草,要洗很多遍)後,若能和肉炒一炒,真是美味啊,比木耳嫩很多。在那貧窮的年代,偶爾有此美味,真是享受。

發菜肯定有保護土壤,不讓其水土流失的功能。小時候就聽說它很值錢,一噸可以換幾輛汽車雲雲。聽說青海草原上的冬蟲夏草已基本被挖光,青海湖裏的鰉魚也不多了,這美味的發菜肯定也沒辦法幸免於難吧。

那黃土山上極少有大石頭,含沙量大,粘性也極差,大概是上億年都沒有植被覆蓋,極缺有機肥之故吧。人們一但挖開了表皮,底下的黃土就無依無靠,有風就跟著走了。

現在想起來,有風的季節大概都集中在開春和深秋 兩季,可能是因為氣候的變化需要風來調節。由於南北都是大山,應以東西風為主,加之夾在兩山間(增加對流?)象穿堂風,風速極快。

那風一刮起來,卷起土和沙,遮天蔽日,能見度極低。人若在風中,極難移動,頭發上,耳朵和鼻孔裏會積很多沙子,且萬萬不可張嘴。風過後,各個牆角會積攢厚厚的一堆黃沙,書桌上也是厚厚的一層。本來風一來,是可以躲在家裏的,但那時上初中,學校離家有三裏路,憑我們的小短腿,天氣好時都得走半小時,且這風一刮,豈是一時半會兒能停得了的,要是碰著這天氣...

還好,這風不是天天都刮,沒風時,還是不錯的。

後來在北京時也感受過春季的風沙,但比起青海的風,又弱了很多。

人類的活動,改變了自然,但似乎都是往壞裏整。按眼前的開發速度,對金錢的渴望,真不知還能給後代留些什麽,難道留給他們的隻是越來越大的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