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施光南和廖昌永發出的歎息
文章來源: 翹搖2016-11-07 09:31:54

  施光南是著名作曲家,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鳳尾竹》等等。可以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人都能唱幾句施光南的歌。可惜,時光剛剛進入九十年代,施光南就突然辭世,令無數人扼腕唏噓。

  除了為他英年早逝,施光南有一部作品,《多情的土地》,其際遇也令人歎息。這首歌誕生不久就獲獎,但是這首歌遠沒有象《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那樣響徹大江南北。我第一次注意到這首歌,已經是2013年!是在youtube無意間看了一段錄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cKS56JfY0。在發現這首歌的同時,也發現了廖昌永。

  廖昌永唱的《多情的土地》,渾厚、真摯、飽含感情,唱出了對大地、對勞動的熱愛,表達了一個勞動者健康自信的精神。聽了一遍又一遍之後,自己學著唱一唱,感覺是這樣的:胸中升起浩然正氣,心中湧起款款深情,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原來《多情的土地》是如此上乘成功之作!就奇怪這首歌一直沒廣泛流行,想了半天,終於理解了這是怎麽發生的。《多情的土地》創作於八十年代初。當時,人們普遍對社會的未來懷有美好的理想,以自己是一個勞動者,能為祖國和社會做貢獻而自豪。不僅是農民,許多人,包括工人、學生、知識份子、幹部等等,都有在農田勞動的經曆。當時的生活方式,也讓人們與大自然比較接近。田野、河流、樹林、新鮮的空氣,讓人在精神上愉悅和開闊。《多情的土地》就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這種精神麵貌。

  要把這首歌唱出它應有的魅力,需要深刻的領悟能力和深厚的歌唱功力。一個歌手首先需要理解這首歌的內涵,有過硬的聲樂功底,再用歌聲表現出自己的理解,將聽眾帶到廣闊的土地、美麗的田野,感受勞動帶來的喜悅。可惜當年有機會公開演唱這首歌曲的歌手們都唱得不夠好,以至於這首歌沒引起聽眾足夠的注意。

  過了很多年,廖昌永展露頭角,他演唱的《多情的土地》深刻地打動了觀眾。奈何上世紀八十年代早已過去,人們的生活方式、理想和精神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很多人欣賞廖昌永唱的這首歌,但是這首歌已屬於過去的時代,失去了被人們競相傳唱的機會。

  廖昌永高中畢業就考上音樂學院,之後不出十年就拿到國際聲樂大獎,成績斐然。演藝事業、教學事業一路順利。但是,以廖昌永的才華而論,他還是有些委屈的。廖昌永唱的那些歌劇過於高雅,大多數群眾沒法欣賞。他唱的能為大眾欣賞的歌,如《多情的土地》、《今天是你的生日》、《同一首歌》、《過雪山草地》等等,莫不純淨渾厚、優美感人。奈何這些歌或早已流行,或者時代已不給這些歌曲流行的機會。於是,廖昌永這麽一個極其優秀和成功的歌唱家,成名將近二十年,迄今擁有的聽眾,遠不如一夜歌星!

  施光南和廖昌永沒在同一個時代活躍,是深可歎息的事。否則,他們可以密切合作,施光南譜的曲和廖昌永唱的歌會被更多的人欣賞。有許多人,如果他們注意到廖昌永,一定會成為他的聽眾。隻是廖的歌聲還沒有飄到他們的耳朵裏!前一兩個月,有網友偶然發現廖昌永,立刻激動地記下自己的感受,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前一兩個星期,有位朋友對我說,她出國前就喜歡施光南的《多情的土地》,這些年在國外也能方便地看到國內的電視節目,她希望有機會再看到演唱《多情的土地》,可惜一直都沒有碰到!我一聽,趕緊介紹廖昌永,這位她還不曾聽說過的大歌唱家!

  施光南和廖昌永都是出名的人,未有懷才不遇的不幸,但是他們的才華和勤奮還是遠勝他們的名氣。對於他們來說,更大的名氣並不能改變他們自己的生活,卻能把他們的才華和勞動結成的碩果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這一聲歎息,不僅僅是為施光南和廖昌永,更是為我沒有機會早點欣賞到《多情的土地》而歎息,為許多一定會喜歡、卻又尚未發現這首歌的朋友而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