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不會中文
文章來源: 土狼2023-10-11 05:09:58

中文是我的母語,也是閱讀本文的絕大多數人的母語。無論一個人的母語水平如何,基本上說這個語言也是他/她最擅長表達的。所以,在工作中各類語言能力的填表上,最高等級就是“母語”:Native Language, 隻有對於非母語才分成各種段位,什麽聽說讀寫等等。

很多中文為母語的人說中文是世界上最牛x的語言,漢字的數量多得驚人。根據新華網的數據,究竟有多少漢字,至今學界都沒有定論:《康熙字典》收錄了47035個,《中華字海》收錄了85568個,我國最新的內碼字集GB18030則總計收錄漢字70244個。

而根據知乎作者“小可愛Bart”的帖子。據Test your vocabulary網站上兩百萬份測試的結果,大部分母語為英語人的單詞量為20000-35000之間。英語為母語的4歲兒童詞匯量已經有5000個,8歲詞匯量為10000個。(四級的詞匯量大概為4000個左右,八級為10000個左右,也就是說4級詞匯量相當於母語為4歲的兒童,8級詞匯量相當於母語為8歲的兒童。)原文鏈接為:Test Your Vocabulary
 

當然上述的比較存在很大的缺陷:關於中文是按照漢字的字數統計;而英文是按照詞(word)統計的。這是由中英文的語言構成內在差別決定的。坦率地說,絕大多數說母語的人能夠掌握的漢字或者英文單詞的數量都遠遠少於上麵這些數字。

從上麵這些數字看,我們無法去判斷哪個語言更牛x。中文和英文屬於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文被廣泛使用的國家和地區更加多。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人員流動的增加,讓更多的中國人走向世界各個角落,也拓展了中文被使用的區域。

即使如此,我依舊不能說中文是世界上最x的語言,同樣我也不能這樣說英語。正如莊子說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對英語,日語,德語沒有達到能夠評價的水平,在這樣的條件下,自然我就不是那條魚,又怎能理解說其他語言的魚之快樂呢?這個邏輯應該同樣被賦予母語為其他語言的人群,他們也普遍理解不了說漢語人群的魚之快樂。

各族說各族的語言,寫各族的文字,多樣化的世界看似更美麗。

然而,這幾天我在感恩自己能夠享用中國文化的長處,優點和美好的同時,忽然發現海外中文媒體的世界是很熱鬧的,不,正確地說是鬥爭性很強的火藥味很濃的。我忽然在想,假如我不懂中文會是什麽樣子的。也許這種現象不僅僅在海外,但明顯的是海外的感受更加深刻。

首先,中文媒體/自媒體上的非黑即白的語言和選邊的鼓噪就不會影響我。很多時候看中文報道,感覺到了如大字報一樣鋪天蓋地的洶湧澎湃。觀點立場的尖銳對立顯得格外明顯。不想置身於其中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看不聽不聞不問。

其次,我會花更多的時間融於社會,而不是刷中文手機,看中文博客,跟中文推特。

多出來的時間,我會聽音樂,各類的音樂。前幾天下了一個App,可以讓我方便地旋轉地球,指向任何一個available的音樂台,欣賞各種風格的音樂。我驚訝地發現,音樂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是絕對超過語言的。那些從前不曾想到的各種音樂台存在於世界上各個角落,而歐洲更是布滿了音樂電台,從一個角度映射出文化的多樣化,包容以及活力。而當我旋轉到中國時,音樂電台的數量要少得多。我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是不是那裏的很多人都忙著刷手機呢?好奇罷了。

當我完全不會中文的時候,我對其他語言的掌握會進步很快。我想學日文,西班牙文,德文。我也許周末會去韓國人的教會,或者美國人的教會。曾經去過一次韓國人的教會,覺得那裏的人很熱情,穿著很正式有儀式感,女人妝化的也好。感覺挺不錯的。

當我完全不會中文的時候,我應該不會被各路據說是緬北的騙子騷擾。這絕對是福利。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我的朋友老徐因為生活太寂寞了,每次收到騙子的信息,都秒回,還和騙子長談聊天。老徐的確太寂寞了。

當我完全不會中文的時候,也許我的性格也會隨著對另一種語言的掌握而更像另一個民族呢?我常常被南美人對生活的熱情,對造物主的虔誠打動。雖然漢語裏歌中不少唱到:隻要今天不要明天。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的中文群體來說,那就是騷情地唱唱罷了,不會當真的。而我遇到的幾位講西班牙語的南美人,真的活的灑脫。他們的生活就是歌,真實的隻要今天不要明天。這也是我想學習西班牙語的原因。人間應該沒有淨土,但南美洲是樂園。

常言道,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各種語言應該都很美吧。

豹子土狼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