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無線電收音機的故事
文章來源: 土狼2023-10-06 05:03:30

自打幼年的時候就被無線電收音機吸引。第一台收音機是外公家裏的,那是一台上海產的電子管收音機,體積不小。每次看見外公在調節電台時,木質的幾盒內發出給各種頻率的聲響,有些類似電報機的滴滴聲。麵板上有綠色和白熾燈的本色,從內部照亮了麵板。隨著開機時間的增長,機器裏的熱量漸漸使機殼溫度變得溫暖,也散發出一種迷人的氣息。上小學後,我曾經幾次打開木質的機殼,看著裏麵的元器件。還試著拔出兩個電子管原件,再小心翼翼地插回去。這大概就是男孩的好奇心吧。

而第一次見到礦石收音機,大概也是在三歲的時候。那時舅舅大學放假回南京,給我看他自己裝的礦石收音機。那玩意兒太神奇了,竟然可以不需要電池就可以工作。我也在幼小的年齡就知道了什麽是天線,什麽是地線。礦石收音機是無源接收設備,不像其他無線電設備使用由電池或牆壁插座的電流供電的放大器來使無線電信號更大聲。礦石收音機需要使用耳機來收聽。而且最好是用靈敏的高阻抗耳機收聽。收聽的時候就是頭戴耳機,聽一會兒,再將耳機傳給身邊的其他人聽。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礦石收音機就是真實的不需要能源的永動機。

上小學的時候,家裏有了普通的晶體管收音機。那時的收音機都有中波和短波頻道。父母都會叮囑隻能聽中波,短波不要聽,因為可能是敵台。

第一次偷聽短波是一個人在家裏,家長都在外麵忙著。自己在家鎖了門,調低了聲音,把短波頻道從頭到尾都掃描了一次。當時在西安,估計西方和台灣的電台信號都太遠,好像不記得受到過。倒是蘇聯的電台信號很強,但節目比較枯燥。播音員應該是俄羅斯人,說的漢語外語的口音很重。

進了大學,自己在大三時買了一台收音機,那時主要就是聽短波的美國之音的外語節目,純粹就是學英語。同學們很多也在這樣聽,氛圍很寬鬆。但我的收音機質量很一般,每次都需要把天線拉的最長,否則就會信號漂移。

大概在80年代中,偶然看見同學手裏拿著他父親從美國做訪問學者帶來的SONY短波無線電收音機。我當時就被這精美的電子產品種草。

終於,在來到美國以後買入了Sony ICF-SW7600GR AM/FM Shortwave World Band Receiver

Jide1買入的時候大概是150美元左右。這款經典的機型早已停產。正因為停產的緣故,現在在eBay上,這款機型價格可以貴到近1000美元,有些誇張了,見下圖。

這是一款我極為喜愛的短波全球收音機,更是包括了調頻,中波,短波,甚至長波。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多數大概很難理解一個收音機有什麽稀罕的。因為,今天的人可以利用APP去訪問各個電台的節目。但收音機的魅力是獨特的,它們不依靠互聯網,不需要APP,少了一切的中間環節。隻要電台在播報,收音機就可以接收無線電廣播節目。這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是嗎?另外一條就是,今天大家的收音機,比如在汽車內的那種,是沒有短波電台接收功能的。在我看來,完全是被閹割的次品。

下圖顯示無線電廣播中的各個波段的頻率範圍。

很感慨像索尼短波收音機這樣的標記型的產品竟然會停產。這台機器隻有608克,小巧卻功能強大。它鎖定電台的能力遠遠超過我曾經永遠的上海產的那台。我完全不需要把天線完全拉出來。

人生如戲。當年在大學期間聽美國之音學英語,現在生活中美國,從來不會去聽美國之音。最長聽的節目就是NPR新聞,再就是世界各地的音樂台。音樂是真正超越文化和國界的,不管是美國的,俄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日本的,德國的。

這台日本原產的收音機質量很好,希望它能一直工作下去。因為,短波收音機代表著一個時代。

豹子土狼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