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八缸自吸車
文章來源: 土狼2023-10-18 05:10:53

小明上周找本豹,幫他參謀一下應該買什麽車。話說,在我小小的朋友圈裏,大家都喜歡找我提供參考意見。從辦移民,到搬家,到買大件等等。一則因為本豹熱心且涉獵麵較廣,雖然都是很表麵的皮毛;二則因為從來不收一分錢。當然,不收錢就也不會對提出的建議負責咯。

記不清上次為朋友看車提供參考意見是哪一年了。我本來以為這是小事一樁。直到我看了幾個朋友想買的車型。以下是我的觀察。

首先,因為通脹的緣故,新車的價格都漲了不少。而且,車商手裏的現貨很少。小一點的車商一個月就進幾輛車。真的不知道他們的場地租金,員工工資靠什麽支付。

其次就是現在買車基本靠搶。過去買車和車商討價還價基本是必修課。其實也挺煩的。車商的慣用伎倆就是把客人曬在一邊,然後告訴客人自己去請示老板,看看客戶要求的價格能不能接受。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當年的銷售員都是讓從遠遠盯著客人,假如客人失去了耐心,起身要走,銷售員就從天而降,好言相勸,拉住客人。這樣幾個反複,買一輛新車,普普通通也要4個小時。現在到好,客人基本上失去了討價還價的地位。新車太少了,能不加價買到已經是很幸運了。好處就是省了很多時間,因為基本上沒有貨。

最大的感慨就是現在貨不對版。發動機氣缸數量和氣缸大小嚴重縮水,普遍以渦輪增壓發動機代替自吸發動機。我不是賽車手,不需要太大的發動機爆發力,一直喜歡可靠平穩的六缸最好是八缸發動機。但看來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裏舉幾個例子:比如在氣缸數量上一直走奇怪路線的Volvo,從前的頂配搞什麽5個氣缸的。好像連六缸都不出。現在倒好,一直到XC90的頂配,都是2.0升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要不就是混動的,純電的。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連豐田的SUV旗艦Land Cruiser,從前的大八缸自吸不要太爽。現在被嚴格成小六缸的渦輪增壓。真想說一聲:大哥,您幹脆改個名字吧,別壞了曾經陸地巡洋艦的名聲。不僅SUV如此,售價超過10萬美元的旗艦級轎車淩誌LS 500, 還有現代的Genesis G90都縮水成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了。

其實,汽車製造廠的日子真心難過。政府減排的標準越來越高,製造廠不得不聽命。必須以複雜的機械---渦輪增壓技術來提高平均的油耗。而渦輪增壓發動機複雜的機械成本無疑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畢竟消費者很少打開車前蓋對比零部件的複雜程度,隻看馬力過得去就好。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溫度遠高於自吸發動機,而溫度越高,發動機壽命就越低。

而且,很多電汽混動的車輛馬力的標識把發動機的動力加上電池的動力,其實也是屬於耍滑頭的。啟動時這樣算一下也就罷了,在高速行駛時,電池被充電,那裏來得馬力輸出到車的傳動係統上?

內燃機的廠商處於一個時代的轉折關頭,前有政府法規,後有電動車,兩側有新興市場出口的洪水,也實則不易。做實業好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還是希望看見氫能源的汽車。不過可能希望不大。因為一切取決於政策和資本。

看來我還是好好珍惜手中的八缸自吸車,因為它們代表著一個時代。

豹子土狼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