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的三鞠躬能換來中美金融三年曖昧期嗎?
文章來源: 土狼2023-07-11 05:07:22

耶倫是美國的財政部長,是美國金融財政的第一號人物,作為內閣部長的耶部長位置比美聯儲主席鮑叔更崇高。而來過華盛頓特區的人都知道,美國的內閣中,財政部離白宮的距離最近,可見它的重要。連護衛總統的特工局都是屬於財政部的。由此可見財政部在曆任總統心中的地位。

在任的耶部長不僅權力大,還是女性,看上去很謙和。姓耶的人不多,但牛人很多,比如上帝耶和華姓耶,比如基督耶穌姓耶,當然平民神秘的美女耶利婭也姓耶。所以姓耶的當美國財長,那是無可挑剔啊。

根據偉大的維基百科:

=== 

珍妮特·路易斯·耶倫(Janet Louise Yellen,1946年8月13日出生)是一位美國經濟學家,自2021年1月26日起擔任第78任美國財政部長。她曾於2014年至2018年擔任第15任美聯儲主席。 擔任這些職位的人還領導過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也是第一位擔任這兩個職位的女性。

 

耶倫在布魯克林貝裏奇出生和長大,1967 年畢業於布朗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 1971 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1 年至 1976 年,她在哈佛大學任助理教授;1977 年至 1978 年,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專職經濟學家;1978 年至 1978 年,她在倫敦經濟學院任教。 1980 年。耶倫是哈斯商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名譽教授,自 1980 年以來一直擔任該校的教員,並成為尤金·特雷芬工商管理教授和經濟學教授。

=== 

這樣牛叉亮眼的履曆,就問你服不服吧?不服你也當個美國財長滴幹活。據說耶部長出身於猶太家庭。我沒有去查,因為美國財長不是猶太人的可能倒是少數。作為公民為國家服務不講出身,猶太人聰明會理財,挺好。

在拜登政府的閣員,從新聞報道看,要說耶部長對華友好排第二,真的還沒有人能排第一了。國防部長奧斯汀肯定不會比耶部長更受中國待見,商務部長雷蒙多肯定不會比耶部長更受中國待見,國務卿布林肯也肯定比不了耶部長人緣好。在美國對高企的通脹開戰的一年多以來,尤其在銀行暴雷風潮以來,更是在美國債務上限快被擊穿的2023年5月,耶部長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去中國訪問。想必耶部長頻頻喊話,太平洋西岸的中國也是看在眼裏。

有誌者事竟成。耶部長終於應中國政府的邀請,在7月6日到9日抵達中國訪問。

不知是心誠所致感動了天,還是悶熱的京城在正負電荷摩擦後實在憋不住了,或是人工降雨人定勝天的大招,反正耶部長的美國政府專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的時候,天剛剛下了雨。空中驚現彩虹。伯恩斯大使手指天空,對耶部長指向彩虹的方向。耶部長看著彩虹,滿臉慈祥,就像一個沒有官職的貴婦人。不知道熟悉聖經舊約的她看見彩虹,會不會想起彩虹之約。

但美國財政部長並非國務卿,來東方的次數應該有限,對於東方的禮儀也不會精通。上飛機前幾天估計看了《甄嬛傳》的耶部長惡補中華文化和禮儀,苦於學藝不精,隻掌握了鞠躬禮就倉促上演。見了何立峰,當麵就是一連三發三鞠躬。何立峰當時被這場麵驚住了,他事先設想了很多場景,握手,擁抱,招手,揮手,但耶部長不按常規出牌讓他本能地退了半步,給出耶部長流出鞠躬的空間。礙於外交禮節,何立峰不能擅作主張鞠躬鞠回去,一定要保持萬邦來朝的威嚴。於是就是沒有對鞠躬的回應。

耶部長這平地一聲雷的三鞠躬,給她的北京之行增添了有趣的花絮,也被中美兩國媒體廣為傳播。

上一次我參加集體三鞠躬是在一次追悼大會上。那時跟著高音喇叭參加追悼會。隨著主持人的指令,與會的男女老少齊齊向麵前的遺像三鞠躬。親自參與的三鞠躬還真隻有這一次。

後來在日企上班,對上次一般按日本禮儀鞠躬。但我腰不太好,掬不下去,就隻有屁股象征性地後撅一下完事兒。去日本出差時,遇到職位比我低的向我鞠躬,我會驚出一身汗。別別別,還是寧可我給您鞠躬吧。據說在佛教的殿堂,普通人是不能站在磕頭的香客前麵的。估計也是這個意思吧。

很多美國人批評耶部長外交失節,低人一頭。我倒是認為不宜拘泥小節。耶部長是做大事的人,在一眾要和中國脫鉤的聲浪中,積極要求去東方大國,又豈能是池中之物。盡職的官員是為了其所服務的政府,再好點的會想著國家。否則按照耶部長的身家來講,何苦奔波鞠躬,有求於人呢。

相反地,假如她一味追求表麵禮節上的平等,而錯失本來應該達到的此行的目的,那才是本末倒置呢。

中國據說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近來還有報道說除此之外還有3萬億美元的影子外匯儲備。可以說是傲視天下。而美國深受美債日益高漲的危機,但另一方麵美聯儲事實上手握印刷美元的大權。可以說兩國各有絕活。

我不是經濟學人,不懂財政金融大計。也不是耶部長和中國政府官員會談的聽牆師,自然不能點評會談內容和哪方得哪方失。但從耶部長老神在在地享用雲南菜的照片,可以推斷老人家心情不錯。一位77歲高齡的女性,深入東方大國,豈不是今日的諸葛孔明再世嗎?

Oops!我的比喻有問題,孔明赴東吳的確帶來了短暫的孫權和劉備兩個集團的關係緩和。但不久以後,兩家就動了兵戎,華容道上把關雲長的首級都割了下來。

所以我的比喻用得不好,自罰三杯。但不禁要問,耶部長這次訪問帶來的積極局麵還能為中美的金融市場帶來幾年的好天氣呢?能不能維持三年的曖昧期呢?就是說不清道不白,又愛又恨那種。

耶部長憑一己之力的確很難。看看雙方的衝突點幾乎是全方位的,而耶部長的努力假如能讓天空的彩虹保持三年,就是奇跡了。因為下一次的債務上限又會一天天逼近,再來幾個耶部長也難易扭轉乾坤。

突發奇想,耶部長要是選上了美國大統領,估計中美關係會比較緩和。女人是天才的外交家,哈哈。

豹子土狼 2023-07-11 寫於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