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大政府和預算赤字分析
文章來源: 土狼2023-04-06 06:54:08

本豹一向羨慕政府工作,也曾經一直希望能夠找份政府工作,金飯碗旱澇保收。但缺乏機緣巧合,一直也沒有能如願。於是在真正的資本主義大本營---私營企業打了一輩子工。對Corporate America感觸太深,不忍回首。

自20年前搬到維州北部,也就是占了一點所謂的大華府地區的邊。當年初來乍到就發現這一帶為政府做事的人太多了。聯邦政府在此地,各種衙門官僚機構到處都是,加上DMV三州/市的地方政府機構,再加上機構大縣(Fairfax, Arlington, Loudoun, Montgomery Howard,等待) 的縣衙門,還有五角大樓三軍司令部,這裏不誇張地說是各級政府各軍兵種五花八門,就差婦聯和計生委了。

反射弧很長的我,不知過了多少年,才發現我所在的小區的鄰居90%為政府工作。而像我這樣的為私企打工的少之又少。常見的節奏是,我偶爾休年假,在家的校車站接送孩子,而為政府工作的孩子們的家長悠哉遊哉和我一起送孩子,然後采取衙門點卯;到了下午接校車時,他們早已下班,回家比我早。而且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遇見天上飄雪花了,政府就放假(snow day),而我這樣的私企苦逼就隻有冒雪去公司上班。而且,他們的工作太穩了,除了犯法,否則不可能丟掉工作。我的鄰居們有在司法部,勞工部,緝毒局,聯邦調查局,都是自帶光環。不開玩笑地說,在DMV地區,大家都比較有禮貌,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有政府背景,衙門中同仁。警察對大家也都很客氣,因為聯邦警察都一大群人呢,誰又知道路人甲是不是警察呢。

有一年,我在的小鎮提議安裝交通攝像頭。立馬被能量大的居民給否了。啥?路上十字路口想拍我們,這怎麽可以?!我們的隱私權呢?提議胎死腹中,到了5年後的今天,俺們的小鎮還是沒有十字路口的攝像頭。有人戲稱,說有些人怕拍到他們或她們和情人一起的鏡頭。哈哈哈。

於是我就有疑問。這政府工作,或者成為公共部門,本身靠財政撥款,它們本身不掙錢,是花錢的部門。 這預算撥款要靠工人農民服務業第三產業的私企交的稅以及美國納稅人交的稅。如此龐大的公共部門,必然給美國財政帶來巨大的負擔。

看看美國2022財年的預算,總收入為4.896萬億美元,總支出為6.272萬億美元,入不敷出,赤字預算為1.375萬億美元。而這是美元多年來一向的常態,就是赤字預算。除了在克林頓年代短暫時段沒有赤字外,其餘年份都是赤字預算。這就比較可怕啦,按常理來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但美國預算的現實是錢不夠,欠債也要花錢。在2022年預算赤字在總預算裏占了20%之多。

從上麵的大餅圖可以看出,美國財政預算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聯邦收入稅(Federal Income Tax)和工資稅(Payroll Tax),還有公司稅,其餘的收入都占很小的比例。聯邦收入稅占比第一,這也是每個納稅公民每年向聯邦政府/國稅局申報前一年的個人收入稅。而工資稅則是雇主在工資單上預扣的。在計算您的實得工資時,首先從您的收入中得出的是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 FICA 稅。 您的雇主在每個支付期結束後從您的收入中預扣 6.2% 的社會保障稅和 1.45% 的醫療保險稅。聯邦保險繳款法 (FICA) 稅收支持聯邦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計劃。 每個支付期的應付總額為個人工資的 15.3%——其中一半由雇員支付,另一半由雇主支付。 如果您的收入超過 200,000 美元,您還需要支付 0.9% 的 Medicare 附加稅。

上圖再次顯示美國預算赤字的狂飆。

所得稅和工資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誰支付哪些以及稅收基金。 雇員和雇主支付工資稅以資助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計劃。 員工繳納收入所得稅,為交通、教育和國防等公共服務提供資金

美國各州之間的收支平衡問題。2019 年,總體而言,隻有 8 個州的居民和企業向聯邦財政部捐助的資金超過了他們在服務中獲得的資金。 按人均計算,這些是康涅狄格州(1,614 美元)、馬薩諸塞州(1,439 美元)、紐約州(1,172 美元)、新澤西州(1,163 美元)、明尼蘇達州(336 美元)、科羅拉多州(239 美元)、加利福尼亞州(168 美元)和猶他州(130 美元)。 所有其他州獲得的服務都比納稅人貢獻的多,特別是在(人均)肯塔基州(14,153 美元)、維吉尼亞州(13,096 美元)和阿拉斯加(10,144 美元)。所以,加州人民辛苦了!我在的維州占了大便宜,因為政府雇員多多。

這些數據還是在和平時期。假如遇到一戰二戰韓戰越戰時期,赤字會如何,各位可以自行想象。最近不少報道關於一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全部或部分停止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而改用它們的本幣,或人民幣。提及的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沙特,馬來西亞,印度, 伊朗。很多人覺得這不是回事兒,的確其他幣種要替代美國還需要很長的路,但無論怎麽解釋也無發把這個趨勢描繪為對美元利多吧。美元在1965年占世界儲備貨幣的72.93%,趨勢可見一斑。

在2023年1月13日,財政部的耶部長給國會議長麥卡錫致信: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1188

==================================

尊敬的議長先生:

2021 年 12 月 16 日,第 117-73 號公法將法定債務限額提高至約 31.381 萬億美元。如您所知,債務限額是美國政府為履行其現有法律義務而被授權借入的資金總額,包括 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福利、軍人薪水、國債利息、退稅和其他付款。

我寫信通知您,從 2023 年 1 月 19 日星期四開始,美國的未償債務預計將達到法定限額。 一旦達到限額,財政部將需要開始采取某些非常措施,以防止美國違約。

==================================

而今年3月10日財富雜誌文章

https://fortune.com/2023/03/10/janet-yellen-debt-ceiling-warns-economic-financial-collapse-default/

文章中指出:

=============

預算將增加對一係列政府項目的資助,擴大醫療保險的償付能力,降低處方藥價格,並在未來十年內將赤字削減 3 萬億美元。 即便如此,2024 年的赤字將從 1.6 萬億美元增加到 1.8 萬億美元,聯邦債務總額將在十年後膨脹到 51 萬億美元。

============

如此大膽的債務膨脹讓我想起中國大躍進時的一個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債務也好,赤字預算也罷,需要有人有國家來買單。無外乎下麵幾種方式:

  1. 大幅增稅
  2. 大幅削減開支,減少社保,醫保福利
  3. 發行新國債,讓個人和民眾和其他國家來買單。

於是,雪球越滾越大,哪屆政府都不敢捅破這個球。捅破了這雪球,後果會像耶部長所說的:災難性後果。

你願意為這國債買單嗎?你願意與否完全不重要,我們隻能買單。

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裏我搬家了,離開的時候,新住戶看見一個破紙箱。問我這裏是什麽,我回答說垃圾。結果裏麵有三根金條。這下不淡定了,夢也醒了。究其原因是昨天看了國內一小哥買投資金條的有關視頻,這不就帶入夢中了。醒來想,還是別有這些財物,弄不好還要做夢。但有轉念一想,人家美國國會這麽多債還每天睡的香呢,咱這月光族又何須焦慮呢。

豹子土狼 2023-4-6 寫於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