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會吃人嗎
文章來源: 土狼2023-04-27 05:26:52

互聯網高速發展多年後,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實施或者在嚐試移動支付。畢竟耳熟能詳的有蘋果的ApplyPay,PayPal,Zelle,中國的微信支付,阿裏巴巴的支付寶。這些是在信用卡支付以外的電子支付方式。國際清算銀行最近做的調研,發現全球規模最大的多家央行都在研發數字貨幣。

如果說以上的支付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用網絡支付代替傳統的現金支付,那麽在醞釀中的數字貨幣將是顛覆性的。在醞釀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包括中國和美國。數字貨幣的野心是完全替代各國央行發行的紙質貨幣。

它的好處首先當然是方便,央行不再需要發行紙幣,省去了印鈔廠的繁瑣生產工藝和安保措施。

其次,小偷得手的難度幾何級數增加。數字貨幣都有高保密性的密碼或者甚至是基於硬件的驗證措施,,沒有持有者的同意,小偷偷到了數字貨幣也無法使用。一旦客戶的賬戶出現異動,銀行可以自動鎖住或者限製該用戶的賬號,避免新的損失。

再者就是會計出納對貨幣的流向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在做賬或做財務報表時非常方便。不再需要每筆支出都要人工輸入,也避免的工作中的錯誤。

一旦數字貨幣實行,偷稅漏稅將成為曆史,陰陽合同也將難以存在。在紙幣時代,可以部分走賬麵,部分走台麵下。 實現數字貨幣後,流水和入賬去了哪裏,有沒有交個人所得稅,消費稅,交易中有沒有回扣等等都是透明的。

再就是各個商家可以根據每位客戶購買產品花費的金額,有目的性進行產品推送,促銷。假如這個也算是優點的話。

數字貨幣時代,貨幣就如同實名製。一切都在陽光下被暴露的徹徹底底。很多人會說,我等都是良民,沒有啥見不了光的。這句話對嗎?部分是沒有問題的,部分問題很大。

做一個比較俗的比喻,就算我們是良民,也沒有必要無死角被暴露吧, 諸如隱私到撒尿的入射角和射程也被記錄下來了。是的,在一個紙幣完全消除的社會,數字貨幣就是載體,大數據分析讓每一個人無處可遁,除非你不用錢。

數字貨幣的缺點之一就是持有者隻要花錢,將毫無隱私可言。完整的資金流都會被記錄的清清楚楚。你在哪裏吃飯,吃飯點了什麽菜,幾點買的單,在哪裏住酒店,在哪裏喝的咖啡,喜歡買什麽書,喜歡看什麽電影,電視,你的車在哪裏加的油/充的電,在哪裏做的頭發,你的一切都被記錄下來。這裏要強調一個概念,對於普通公民而言,他們的隱私權應該得到保護。作為客人,他們去哪裏消費,用了多少錢,消費習慣是什麽,都是他們的私事。實在沒有理由強製性收集他們的個人信息和用戶信息。相比之下,假如今天我們用現金去購買電影票,電影院問你要你的身份證,護照,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社會安全號以後才同意出售電影票給你,那你的感覺會怎麽樣?而一旦使用數字貨幣後,使用者事實上放棄了所有的隱私權力。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裏,夫妻二人都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私房錢。 除非不花,否則私房錢用在哪裏用在誰身上一目了然。

雖然各國政府和各大企業都口口聲聲說用戶的隱私會嚴格被保護,但曆史記錄表明大規模的個人信息,包括政府雇員信息和銀行的用戶信息都有過被泄露的案例。對數字貨幣所有任何的空頭保證,都比不上用現金對隱私的保護來得安全。

另一個理論上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一旦某人被認為是“問題人群”,政府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限製他可以消費的產品和服務,甚至讓他的資產被凍結,他進入無錢可花寸步難行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是央行發行的金錢被賦予不同的購買權力或購買限製,出現在金錢麵前不公平的情況。

最差的情況下是數字貨幣的發行是以紙質貨幣消失為代價的。如果數字貨幣可以無條件和紙質貨幣等值兌換,那麽將是一件好事。否則,結果可能會很糟糕。

更進一步,會不會出現讓個人的黃金隻能出售給政府的情況?腦洞開一下,這樣的情況在數字貨幣時代很容易做到。假設黃金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出入國家的邊境,也不存在走私的情況。在這樣的前提下,政府甚至不需要宣布個人持有的黃金為非法,隻要設置限製,讓個人的數字貨幣賬號和商家的數字貨幣賬號無法與黃金交易,而隻有政府指定的機構可以收購黃金,這樣就可以達到私人手中的黃金無法在非官方渠道兌現的結果。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個人手中的黃金將沒有事實上的流通價值,隻剩下一種向政府或中央銀行回籠的渠道。對黃金或任何物品,都可能通過這種操作對其進行限製或稱為事實上的非法。

有朋友提問,“那麽我為什麽不能賣給其他國家的央行或是個人買家呢?” 因為我們的假設是黃金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出入國境的。而賣給個人賣家的路應該還是可以操作的,但在黃金失去了在市場上交易的能力後,不會有很多個人再希望購買市場上不可流通的物品。

那麽有沒有什麽可以bypass數字貨幣呢?有的,采用商品或服務直接的交換就可以。但這樣在現實上實用性操作性都極小。對個人而言,規模之小不足以引起政府的擔憂。

倒是有一種情況,可能造成某些國家的稅收減少。比如說,A國的企業在B國有分布,產品賣給B國的客戶,而B國的一些人群手裏有A國的數字貨幣,交易使用A國的數字貨幣。這樣的操作肯定違反B國的稅法而造成B國稅收的流失。但假設A國的企業違法操作了,在稅務上是有漏洞的。因為產品和服務完全旁通了B國的金融係統。

數字貨幣無疑會加劇各國間的貨幣戰爭。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裏,強大的國家將更加方便地收割弱小國家的貨幣。近幾十年來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中央銀行的聲譽及整個金融體係的信用中介功能受到廣泛質疑,也造就了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和非國家化貨幣的橫空出世。但這個挑戰直接動了各國央行的蛋糕,比特幣也曆次遭受圍剿,幾次差點被團滅。不是因為比特幣不好,而是它太有威脅了,以至於各國央行聯手圍剿。

在新興國家日益挑戰美元的支配地位的進程中,數字貨幣的出現更增加了最終貨幣戰爭的不確定性。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是數字貨幣時代的見證人和參與者。美國聯邦政府會不會推出替代美元的數字貨幣?一定會的,隻是個時間問題。

數字貨幣不會吃人,它們有不少優點,也有很多弊端。如何趨利避害,還是個難題。

豹子土狼 2023-4-26 寫於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