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談香港百萬人大遊行
文章來源: 布周山2019-06-18 20:52:29

香港前幾天爆發了兩場“反送中”大遊行,組織者稱第一次遊行有一百零三萬人,第二次有兩百多萬。香港警方稱第一次遊行有二十四萬人參加,第二次有三十三萬。不管準確的數字是多少,上街的香港人不在少數,這是事實。為什麽有這麽多香港人上街?有人對百萬香港人上街的原因做出了分析。一種觀點認為,原因是外部反華勢力長期滲透香港,極力操縱香港民眾;另一種觀點認為,是香港當局有較嚴重失誤,在立法前隻同部分上層人士溝通,沒有很好聽取廣大民眾的意見;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中共當局從九七年香港回歸至今的一係列不當政策、特別是盲目許諾“五十年不變”等造成。

應當講上述三種分析都有道理,從不同角度揭示了香港百萬人大遊行的原因。但上麵三種主要講的是政治原因,實際上經濟因素才是基本的原因。眾說周知,曆史上香港的經濟主要依靠貿易和金融。長期以來中國大陸相對封閉,大量的對外貿易要通過香港這個自由港,這就使香港成了亞洲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曆史上富裕程度大大超過中國大陸。

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七年香港回歸以來,中國大陸同世界的貿易來往越來越直接,香港作為中國大陸與世界貿易中轉港的地位逐漸喪失,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逐漸不複存在,加上近年來香港的發展偏重於金融和地產而忽視實業,使香港經濟狀況每況愈下。這同中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了較大的反差,加上香港的貧富差距較大,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少數富豪手中,這些使香港人特別是底層人民的生活相當艱難,對大陸人的優越感逐步喪失。

以人均住房麵積為例,美國人均65.03平米、英國人均49.4平米、法國人均40平米,中國大陸人均麵積也達到了36.65平米,其中北京人均住房麵積是31平米。而根據2016年的一個統計,香港82.2%的家庭住戶麵積在20至70平米之間。53.5%的公屋家庭住戶麵積在20到40平米之間,人平均住房麵積隻有10平米左右,還有人統計香港人均住房麵積隻有4平米,遠低於發達國家甚至低於中國大陸。香港的房價也是高的驚人,是家庭年收入中位線的二十多倍,高居世界第一。從GDP看也是如此,1983年香港人口隻有590萬,但GDP達299億美元,占整個中國大陸GDP的13%。到了2018年全香港的GDP大約為2.4萬億元(人民幣),隻占中國大陸90萬億元(人民幣)的2.6%,已經低於相鄰中國大陸城市深圳。香港經濟發展緩慢,香港底層人民生活艱難,對大陸人的優越感逐步喪失,過大的貧富差距使這種情況雪上加霜,底層人民的不滿情緒不斷發展,這是造成香港社會基礎不穩的基本原因。

一個社會的基礎不穩,底層人民普遍不滿,外部勢力才能有機會介入和操縱;香港當局和中國大陸的政策上的失誤才能成為導火索。所以說經濟是基礎,經濟不景氣、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人民生活艱難才是香港百萬人大遊行的基本原因。經濟的不景氣不是短期的問題,是長期積累起來的,這就是所謂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