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十年後重新工作啥感覺?-4
文章來源: AprilMei2024-05-12 14:40:27

      工作了一段時間,感覺還能承受。接到電話以後不再緊張了,我可以很冷靜地一步步介紹自己,問清此電話的緣由,簡單的對話就直接翻譯,複雜一點的就先自己理解案子內容,然後幫助解決。我目前大概的接觸範圍主要包括銀行和醫療保險公司的年度家庭訪問檢查。銀行包括開戶,轉錢,防詐騙,信用卡申請和用戶調查等。如果雙方語言清楚,沒有背景噪聲,我會很容易翻譯。如果語言不清,手機上噪聲太大,有些是從中國打過來的,就會聽著費勁。

         先說說工作的好處吧。首先又可以動腦子了。雖然平時在家也看書,看影視,處理日常事務也要動腦,但和工作不可同日而語。工作的壓力總是有的,電話一響就要馬上進入狀態,聲音不好就要調整音量,口音太重就會加重我的緊張感,生怕漏掉重要信息。有時客戶囉嗦難纏,我也要冷靜處理。客服這邊有時也會有帶口音的,也有聲音不那麽清楚的,我都要耐心處理。這些小壓力可以保持我的大腦正常工作,不脫離社會。

         第二個好處就是時間線清晰了。以前每天混日子,不記得每天是星期幾,周末到了也沒意識到。如果周末不和朋友約了爬山就會忘記到了周末。現在每天都盼著周末,不是不想幹活,就是時間不多了以後任何周末假期都顯得更加珍貴。我一般習慣早起,所以早上在萬籟寂靜的晨光裏工作,看著窗外一點點泛白的天空,一個長一點的電話過後突然發現太陽已經升起,是一種久違了的成就感。

         第三個好處是學習新東西,包括新概念,新詞匯等等。有些醫療詞匯我本來完全不知道,但對方會為我詳細解釋。有些詞匯我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客戶這邊也會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比如Pace Maker,我剛開始沒明白,英語這邊就解釋說是心髒裏佩戴的一個小儀器。結果我用中文一解釋,對方就說出來了:起搏器!以後再聽到就不陌生了。還有一些銀行詞匯,我以前並不熟悉,尤其是business account有關的,現在也知道了。

         凡事有利必有弊。工作的缺點就是壓力,每接到一個電話,心理是有點緊張的。當明白了整個事件後才開始放鬆,這時會發現人的身體是緊繃著的,對健康非常不利,尤其對我這種容易焦慮的人來說是需要克服的。再有就是客戶那邊的無理要求。盡管我能盡量做到旁觀,不投入情緒,但有時對方把我當成了出氣筒和靶子,我不得不用大量的中文做出解釋。我每次翻譯除了雙方說的話以外,還經常要加入大量我自己的話,為了解釋給中文客戶。

         碰到英文一竅不通,電子技術也一竅不通的客戶可以把一個人的耐心徹底磨平。

         客戶:你讓他把我信用卡這幾個月的消費都念出來,我錢都花哪兒了?

         我:你錢花哪兒了你自己不知道?不能進去看嗎?

         客戶:我不會看,也不想看。

         我:XXXX!我已經失去耐心。

         再幹一段看看吧,看我能堅持多久。看我能碰到多少有禮貌的客戶來建立我的耐心,給那些無理的客戶去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