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三日 – 波羅的海秋天印象 (3/3, 釣魚記)
文章來源: goolie2013-10-30 15:25:27

釣魚記

傍晚回到Podamirowo,熱心的房東已為我買好了釣魚證,外加兩盒魚餌,共50茲羅提,那天在郵局時錯在哪裏,已不那麽重要了。

幾年前,也是在休假之前,我從超級市場買了一套漁具,自此,每次旅行度假,隻要有可能,就把它帶上。我得老實承認,到現在為止,雖說不是“顆粒無收”,確也鮮有斬獲。我最大的成果,是一條一公斤半的鱒魚,當然,釣魚的地點也很重要,那是一個人工魚場。妻子對我釣魚的熱情,雖然樂觀其成,但更多的是冷嘲熱諷,她打擊我說,那次那條魚“肯定是昏了頭了“。

這次可是真刀真槍,我說,“二子他媽,你把大木盆準備好“,二子他媽也不含糊,說,”今天,就吃你釣的魚了“。雖然這話讓我有點壓力,卻是目前為止聽到的最正麵的”鼓勵“了,讓我徒增一種”養家糊口“的使命感。

格裏格先生告訴我,現在是釣鱸魚的季節,最好用活餌。我打開裝魚餌的小盒子,裏麵赫然有幾條又肥又長的蚯蚓,在特意放的土裏鑽來鑽去。雖然將活著的蚯蚓,穿到那又細又尖的釣鉤上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想到自己的“使命”,也想象一下妻兒那“饑餓中期盼的眼神“,心裏就釋然了。

拋魚線入水後,那種悠閑又有所期待的感覺,十分美妙,通常你會點上一支煙,享受這一時刻。之後,你就得接受耐心的考驗了。

很不幸,我釣魚的那天,考驗我的除了耐心,還有大風。有一個流行的說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很想補充一句,現實還刺骨的冷啊!二子媽的評論,我也不得不點頭同意:要是漁民,咱家已經餓死兩口子啦!

第三天的早晨,棧橋上的桶裏,增加了幾條做誘餌的小活魚。我知道,這是房東在暗中助我。當我正在做新的嚐試的時候,格裏格先生來了,他告訴我,鱸魚一般在水底活動,所以不應該用浮漂,另外,魚線應該拋得遠些,我問,大致多遠,他說四、五十米吧。我看了看我五米之外的魚漂,有點崩潰。

這時,格裏格昨天下的魚線在動,他慢慢將魚線收回,一條大約一磅重的鱸魚被拉了上來。我阿Q樣的興奮,心想,釣不著魚,有張照片也行啊。

格裏格先生竟有點自責,這兩天瞎忙,沒時間告訴你一下,不過你看,魚可是有的呀!

明白了點釣魚的道理,卻該啟程回家了。我曾經寫過另一篇有關波蘭的博文:從兩個德國、波蘭笑話談起,如果說第一次去波蘭,改變了我一些從眾的偏見的話,這次這短短幾天,讓我開始喜歡這個國家,尤其,那些平和,熱誠的波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