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學了俄語
文章來源: 布蘭雅2018-09-20 19:46:15

沒錯,我學過兩年俄語。後來發現毫無用處。

怎麽想起來學俄語的。那是青春期對外語的愛好。什麽英語華語馬來語都是天天聽的,泰米爾語雖然不懂但也是法定語言之一,沒有神秘感。能夠選到底,就是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這些。

我選了德語。為什麽?我喜歡音樂,說起音樂家,不管是德國的還是奧地利的,一抓一大把。也曾經想過法語,可是,法國有啥音樂家?比才?德彪西?還有呢?想不起來了。而數學家一抓一大把:拉格朗日定律,拉普拉斯算子,羅比塔法則,泊鬆比例,笛卡爾平麵,柯西定律,帕斯卡三角形。。。。所以,法國不夠文藝,德國才文藝。後來知道我錯了,反了。但當時就選了德語。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門德爾鬆,施特勞斯,。。。。

可是德語學了一年,第二年就膩味了。為什麽?和英語太像了。很多單詞一模一樣,隻不過第一個字母大寫,text 變成Text就是德語了。不行,得換。第二年,德語隻上了一星期,退了。換啥呢?這時拉丁字母全否定了。什麽法語,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語?阿拉瑪!那不是馬來文的古文嗎?所以俄語就是唯一能選到的了。因為斯拉夫字母不認識,看著有神秘感。而且,手寫體的俄語非常漂亮好看。最關鍵的,和芭蕾有關。

從33個字母開始,學得可有興趣了,一學就學了兩年。直到後來沒機會學下去為止。當然,俄語和那些拉丁字母的也是有很多相同的,比如Text,變成了tekst,圖書館,和德語是一樣的,是 biblioteka, 德語是Bibliothek。

可是,俄語的詞形變尾非常好玩。唐七巧說,不敢看俄國作品,因為那些名字太長了。但那些都是俄語裏正常的詞尾變換啊,因為有性數格,一個詞就幾十種變換,換藥不換湯。說慣了就不用大腦思考,直接就順口說下去了。打個比方,有個人叫“伊萬”,他的兒子,可能就是伊萬諾夫,女兒就可能是伊萬諾娃。然後伊萬諾夫的兒子,可能叫伊萬諾夫斯基,女兒叫伊萬諾夫斯卡婭。俄國人的名字全稱,是 “名字-父稱-姓”,父稱和姓都可能這麽斯基斯卡婭的,寫成中文就一大堆,讓同學們望而生畏。其實簡單的要死。

後來證明,選修俄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新加坡這麽個南洋小島,用俄語的機會幾乎等於0。甚至不應該選德語,我應該選修的,是法語。可是,當時誰知道呢?人生不能重來,是不?

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