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拾趣(六)我又回到了上海安福路
文章來源: 心雨煙塵2023-06-14 05:43:25

四月的江南熙風吹拂著鬢發,一腳跨出這間門麵狹小,外表毫不起眼的進賢路上“茂隆”本幫菜館,幹煎帶魚的外酥裏嫩好吃到直想舔手指。

“請儂去吃幹煎帶魚”,這大概是中學沈同學對我的最後承諾。五年前,告別在繁華都市霓虹閃爍的夜幕裏,那場聚餐似乎少了一點什麽。沈同學執意要第二天再請我們去吃幹煎帶魚,而我則是玩瘋的日子到盡頭了,要回state前一天停止所有的娛樂活動,我要陪伴父母。說好了,下一次我們約好一起去吃幹煎帶魚。可是 天有不測風雲,他被上蒼過早地帶入了天堂,我們與沈同學再也沒有了下一次。

這不,一回故裏我的黎明中學同學就又提起了幹煎帶魚,不隻為舌尖上的美味卻是一段對老同學的懷念,並約好我們仨人一起同行。如果說剛剛那頓飯四張長桌、一張圓桌就是全部格局,吃的就是情懷;現在我們三個中學同學要到安福路去走一遭穿越青蔥歲月。

叫上了滴滴打車隻十幾分鍾的路,眼前已是一番鬧忙。
安福路,昔日法租界最熱鬧的小路之一,以法國海軍將領Dupleix命名的小街,原名為巨潑來斯路,1943年汪偽政府接手上海時,用了一個江西地名改名“安福路”。
安福路,東起常熟路,西到武康路,中間夾著烏魯木齊中路全長862米。這段不長的路,當年有三個小學一個中學,上海市黎明中學位於安福路240號。

我們居住的時代,安福路真是幽深與安謐,安靜到一點也不張揚;街道是比鄰狹窄的,狹窄到兩旁的梧桐樹伸出的枝幹在空中接吻;黎明中學是無名小小的,小到現在黎明中學已不複存在改成了安福路愛菊小學。她是一所藝術小學,讓藝術的種子在孩子心中萌芽。 與安福路上的文藝氣息有一種天成的融合感。

安福路這條安靜中欲自帶文藝氣息的小路:
上海青年話劇團,這處花園洋房原來是上海市長吳國楨的官邸;
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這原是民國任過外交部長、國務總理王寵惠私宅;
上海電影發行公司,靠近武康路有花園的住宅據說原是孔家產業;
(這段文字來自於文學城名博皆校友毛囡學長,謝謝原作者。)

上海電影發行公司現已改建為“永樂匯322園區內的電影時光booker”書店

那時,每天有好幾個住麥琪裏的同學路過我家等我一起去上學。
中學同學多多少少都被文藝氣息熏陶著,我們班就可以組成一個管弦樂隊,大提琴、小提琴、黑管、雙簧管、小號、小鼓等。而我是一個完全不被文藝細胞浸潤的棄兒。學校的文藝演出,男生把《長征組歌》朗誦的氣勢磅礴我則混在大合唱的隊伍中為黃河怒吼;女生把《紅燈記》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唱得字正腔圓;把白毛女跳得北風吹紮紅頭繩,我則默默地為她們收拾演出服。偶爾寫寫快板書歌頌英雄,算是也有一點點對班級文藝演出作出貢獻的時候。但我也不是一無是處,絕對是雞立鶴群。四肢發達,爆發力強。跑步有速度,彈跳力很好體育占強項。那是一個德、智、體全麵發展的時代,文藝好不算,小資情調重。班上的三好學生非我莫屬,絕對占了體育好的優勢。

黎明中學這所徐匯區毫不起眼的中學成就過大人物:
原政治局常委,現任國家副主席韓正是70屆畢業生;
獲得第1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導演特別榮譽獎電影導演胡雪楊黎明中學80屆畢業;
還有一、二級教授當過我們的教師;
在曆任教師名單中物理組有後來為交通大學一級教授朱物華,二級教授趙富鑫;數學組有後來為華東紡織工學院二級教授曹鳳山,華東師大二級教授姚啟鈞。教過我們英語的趙燕生老師是趙四小姐的弟弟。
校友中其他官員、畫家等有點名氣的也不少:
(這段文字來源於我們文學城的知名博主皆校友,毛囡學長。)

從前的安福路民生設施方便:從老虎灶,點心店、文具店、煙紙店、糧店、修車鋪、再到煤球店、理發店、打醬油拷老酒,藥房、食品店、和平浴室,樣樣俱全。記得小時候,我常常手心裏攥著奶奶給的幾個銅佃,在烏魯木齊中路的拐角處一家叫“大又興”食品店,從玻璃瓶罐裏買一塊“石頭”黑巧克力解解饞。

四月,午後的暖陽裏,我們仨人從武康路頭開始,如數家珍走過一間又一間精品店,這是原來某同學的家,床就放在這個位置現在正掛滿著潮式的衣服;那裏的洗澡間也完全改建擺放著各種裝飾品和精油;噢,這邊鐵門緊鎖已貼上了曆史遺址的標鑒,以前住的A、B同學都去了日本,C同學去了澳洲,還有那個紮著兩根小辮子的D同學,四人幫打倒的時候據說她父親與四人幫有牽連,全家“失蹤了”,她是我的同桌,我好想知道你現在在哪兒?唉,這邊的洋房牆麵斑駁,裏邊的男生早已在美國事業有成;

三頓半概念店的空間紀錄:安福路上自由生長。
今年一月,有上海的好友來洛杉磯給我帶來了“三頓半”咖啡。這不,“into_the force”就跳躍在眼前。冷萃咖啡係列細膩之處吸引了眾多目光。一天三頓飯是物質世界,另外半頓是精神世界。

杯身數字1-6,數值代表的是烘焙度由淺至深,和口味是由酸向苦逐漸過渡。稱得上是家被賣咖啡耽誤的設計公司—三頓半 SATURNBIRD COFFEE。就是說即使你不喝咖啡,也極其容易被它的設計種草。雀巢用30年打下的江山,竟然被他用設計一朝搶去了C位。
在鐵粉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寧可不吃飯,也要三頓半。”
我這次回美國帶給同事們的禮品就是“三頓半 ”,當然我是在網上order的。

走進以前小學的弄堂,籬笆牆特色的轉回了曆史。

再往裏走去,今天卻是小商品展示: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摩肩接踵,大多都是來看熱鬧、蹭熱度的,真正買的人卻不多。

我們隨後拐進了弄堂的另一邊。
同班同學至今還住在安福路上的隻有二個男同學了。其中一個F就住這裏。我們仨人中的一個女生E,以前也住這裏,她家就在這個F男生的樓上。我們停在F家門前按下了門鈴,沒有回音。我們仨就在門前嘰嘰喳喳議論一會,側身看見E同學原來的家木質樓梯口掛著拖把還在滴水。我知道F男生早就在外麵買房子過著現代化的大空間生活。十多年前我們就在這個安福路家聚會過一次。F的房子是我們班上同濟大學學建築的同學幫忙設計翻修的,結果被告知天井不能有屋頂,當然嚴格地說也不能有遮陽棚。那天正巧落雨,我們抬頭看著雨水順著拆成一條條的鋼管滴注成水簾洞打得天井噠噠滴。安福路的舊房子太潮濕不能住人,盡管已經多次翻修一直解決不了他家住底樓的苦惱。
“可我必須回來住,國家規定若半年以上舊房子沒人居住就得歸國家處理。” F同學不想放棄寸土如金的安福路。家裏人走得走,去得去,也隻有他依然留守著這塊寶地。
“這種房子以前隻要20多萬人民幣,若有遠見,誰不想多買幾套啊。” F感概道。

我們從側麵活絡地穿出弄堂前麵就是綠門了,那把綠門上的門鎖還是古老的Spring鎖。
腦子裏閃過木心的詩《從前慢》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等我逛好了安福路回到家,手機裏的微信上已經收到我那個F同學的信息。他說,今天樓上鄰居告訴他,有三個美女到家來看他,他絕對不相信。把家裏的探頭一看,“原來儂回來了,而且說話聲音最響。”啊哈哈,自然少不了約在小南國吃頓鮮爽豐滿、好吃到眉毛也要落脫的薺菜大餛飩,再喝喝咖啡聊聊舊事 。

我們仨人沿著人擠人的街道,穿過水泄不通的馬路繼續前行。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儼然海派文化的品味,我們住足留影。看話劇去安福路288號”是全上海最新潮的生活標誌。

我對話劇一直有興趣,又得益於畢業後工作的華東醫院的隔壁就是上海戲劇學院,經常受到邀請去看戲劇學院的內部演出。正值大氣明豔“大宋佳”的畢業匯報演出《哈姆雷特》,能夠感受得到她骨子裏透露出來的嫵媚和霸氣。

這次回去也有好友邀我去安福路上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去看話劇《家客》,三位非常優秀的演員生動演繹一段特殊年代的人生經曆。我因日程排得太緊,想當文藝青年都不行,遺憾地錯過了。


我們過去居住的地方,已經平地矗立起了高樓“金苑”。


當人們橫穿密密麻麻的沿街店鋪,走過看過一個個品牌,可曾想過這厚重到粘稠的曆史?

安福路成為文藝沙龍有她的文化底蘊;曾幾何時,安福路卻成了網紅打卡點,一定與“小公主”有關;

安福路上“小公主” :
這位留著平頭、身材豐滿的婦人,每一天都會穿上浮誇的蘿莉塔風格公主裙、戴上皇冠,搭配項鏈、皮鞋、手提包,配色和衣服呼應,而且每天都不重樣。
我問住在安福路上的老同學F什麽感覺?
“ 我理解不了她的心態,也接受不了她的審美,但是我尊重她的選擇,保持尊重,不評價是自我修養的要求。”

潮人豪車紮堆, 街拍勝地,在安福路上不但人想當網紅,狗狗絕對也想參予。陪著主人端坐的狗,梳妝打扮漂亮,吸人眼球,回頭率絕對高。

很可愛的是,我們快要走到安福路盡頭與烏魯木齊中路交界處,看見男主人牽著柴犬,狗狗四肢叭地耍賴不肯起來,任何誘物都沒有用。但是人們走過去拍拍牠,牠卻熱情嫵媚地裂著嘴巴、搖著尾巴,擺出一副非常友好的樣子。
男主人說,“牠特別喜歡討好別人,老少通吃,就想獻殷勤,不肯回家。”
我說,“這麽可愛就帶牠往前再溜達一下吧。”
“今天已經走過二圈了,牠就是人來瘋。再走一圈又要一個多小時。整天就服侍這個小祖宗。”主人的話是又愛又無奈。
噢,原來住在安福路上的狗也霸氣都想當網紅。

問一下穀歌:
如果你想要知道現在年輕人生活中什麽話題性最強?什麽最流行?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去安福路上走一遭就全明白了。
可以在RAC Coffee悠閑的吃個網紅brunch;到隔壁野獸派買束鮮花;再到對麵的HARMAY閑逛。當然,BM也是要逛一逛的。下午茶時間,新晉網紅店三頓半原力空間走一遭,多抓魚裏看看二手書,CASA CASA和心愛的人逛逛家居,暢想一下未來的生活。

有人說,安福路是一條有香氣的馬路。它始終散發著迷人的氣息,藝術馥鬱,美食飄香,是生活最美好的味道;
有人說,這條單行馬路永遠不會冷清,也不會太過熱鬧。因為在安福路上,生活與工作、藝術與商業的距離剛剛好。

我則看到:大量的人潮到安福路來紮堆,擁擠的馬路,緩慢的單車道,喧囂的街道,宇宙街拍中心,年輕而熱鬧;張揚又時尚;
若是扣住“精致而不奢侈”,大量的新品牌,大大小小的酒吧,Enoterra藏酒;Sunflour烘焙麵包,以及開放式的格局敞露在陽光下各種各樣的咖啡店。安福路的故事則要更為豐富,更為細膩。整個街道文藝、精致的氣息早已在近百年的曆史中沉澱、凝固了下來。

擠在人頭攢動的安福路上,人們低頭看熱鬧,我則抬頭看見了茂盛的法國梧桐延綿了一路,將陽光的濃度調和得恰到好處撒向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