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特別想“羊”
文章來源: 心雨煙塵2022-04-13 05:16:04

春天裏的一簇毒把辦喜事的這家十六人關在了一起,他們中有人特別想“羊”。
                             題記

春風吹來的三月,滬上某小區有家人正在辦喜事,彩車排成了長龍已經接了新娘緩緩使出小區。突然,哢嚓一聲“停”,一道橫杠豎在了緩緩而行的車輛中,後麵的彩車嘎然而止,小區被封掉了。新郎新娘反應敏捷,為了自己的幸福棄車拔腿而跑,從還來不及關的小區後門溜了出去。這絕不是電影鏡頭,把三個攝影師和化妝師,及年紀較大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幫總共十六個人關在一個屋簷下,截止四月十二日,整整關了一個月了。先不說大家吃的,每天洗澡,每人需要一塊毛巾,誰有先知先覺要囤毛巾啊,年輕的一組和年齡較大的一組,各自為陣輪流用毛巾洗擦。一瓶洗發水,一般家庭用上一個月以上,而這十六人的陣容,一個星期瓶子就見底了。排隊上廁所,也不知道這十六個人是怎樣的隱忍,誰睡沙發?誰睡地板?但是他們中有人特別願意是陽性,可以脫離十六個人綁在一起的狀況。可是無論如何,這十六個人至今仍然無一例是陽性,就是陽不起來,也就意味著不會有人被拉走,繼續吃喝拉撒在一起。

滬上新冠檢測按門牌號碼各家把結果傳在樓棟裏,一般家庭二三個、三四個,這個家庭浩浩蕩蕩一傳就是16個。

有朋友說,家裏養十六條狗都要擠爆了,更何況十六個人呢。進這個門做核酸都得等一段時間吧。這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我們做過的一個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木頭人是中國傳統民間小遊戲,講究的是令行靜止的能力。這種“木頭人”的遊戲,就是幾個小孩子圍在一起,嘴裏念念有詞:“三三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口令完畢,立即保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麽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誰能堅持住到最後誰就是勝者。記得小時候玩得樂此不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刀切”。誰要是說了話,就被淘汰出局了;也有的人因為“亂動”,而遭到殘酷淘汰。人們看到了這種殘酷淘汰,更是噤若寒蟬、呆若木雞,不敢說話、不敢亂動,成為了木頭人。若是有人敢說話,反而被認為是幼稚,就像《皇帝的新衣》裏的場景一樣,皇帝明明沒有穿衣服,大人們都不敢說話,隻有一個小孩誠真的說,“他沒有穿衣服”。

魔都上海,從一份早餐小餛飩和大餅油條開始,再看弄堂裏的煙火,人文情懷的精致,霓虹閃爍的時尚,中外文化的融合,曆史和現代的碰撞,這個城市充滿了機遇和夢想。現在,整個魔都人們都在遵守“不許說話不許動”的遊戲規則,成了一潭死水,豈不 是“悲涼之霧,遍布華林”。

我一直認為,抗疫各國有民情和風情不同,不必苟同。周末到南加的海邊走了一遭,一襲自由的風,一波白濤的浪,一片金黃的沙,完全看不到任何一個人戴口罩,似乎新冠疫情從來不曾襲擊過加州。可是,美國華盛頓國家大教堂900次喪鍾,為死於新冠疫情的90多萬美國人而鳴。就在上周四,病房來了63歲的陣發性昏厥的病人H,他非常健談,“我認得你,我女兒和母親,去年都在你們病房因新冠而去天堂的。今天,7歲的小外甥抱著我的腿不讓我來醫院,他怕我一住院也回不了家了。”H的36歲的女兒是一個護士,2021年2月,不幸感染了新冠而被上帝接走了。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醫院完全在surge 狀態,跟遺體告別,每人十五分鍾也不允許小孩進病房。H和太太帶著小外甥一起來,說是她母親走了,這個小孩就由外祖父母照顧了。我當時很驚訝,孩子的生母走了,孩子是不是應該有生父照顧呢?H說從他出生開始,我們就從來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四個月後,H的母親也因新冠肺炎而走了。其實,H和他的太太也得過新冠肺炎,也許上帝知道他們更需要照顧小外甥把他們留在了人間。美國那時的感染多是家庭式的,我在新冠病房跌打滾爬出來,知道隔離有多重要,但是我對病毒“清零”卻是一片意識模糊。病毒不是會飛嗎?病毒不是在世界浪嗎?病毒不是像幽靈一樣在我們的身邊飄嗎?咋就清零了呢?我們看見的美國今天自由是由昨天付出代價的。

看著滬上有小朋友沒肉吃,母親呼籲,“給我們送點肉吧。”;
看著滬上有人沒煙抽,軟癱在去做核酸的路上,想入非非;
看著滬上追著陽性的主人奔跑而來被活活打死的小狗,慘無人道;
看著我妹在屋頂溜她家的不甘寂寞的小霸王,想著當初她幸虧買了複式房;
看著群裏有人曬吃的,大家異口同聲叫“地主家”;
看著滬上有錢人依然享受著VIP養尊處優的待遇,感歎, 疫情下有錢真能使鬼推磨;
看著活動房方艙簡陋設備,遇到下雨成水簾洞了,痛徹心扉;
看著老人在就診的路上得不到及時治療,命歸黃泉,頓足搓手;
看著民眾對物價飛漲,怨聲載道;
看著被憋在屋裏的人們抑鬱焦慮憂心忡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看著,看著。。。

我忽然覺得疫情下,和物質同樣需要的是解除人們心頭的恐懼和怨恨。這時候,太需要一個職業叫“心理谘詢師”,拯救一下居家隔離崩潰人的心靈。這些木頭人太需要安慰和傾訴,太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回望曆史,以後還有人會認為上海是“魔都”嗎?是的,但隻能是中國的“魔都”,決不是國際化的“魔都”。

希望上海保持最後的倔強,一直是模子,有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