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故事:一驚一乍新型冠狀病毒進病房了
文章來源: 心雨煙塵2020-02-06 17:54:50

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卻真是常在醫院幹,哪有不浸毒;


洛杉磯淩晨五點,天際的微光還未來得及把奔騰一夜的星星趕走,我的Cisco電話又響了起來。
“M,女性,47歲,哮喘發作”,床位協調員要把病人送進病房。
“請把病人送到其他unit去吧。”我振振有詞地說道。我們這個中風病房,眼下隻有兩個空床,我隻能留作收最後中風的病人。
“病人有一過性的昏厥,言語遲鈍,同時懷疑有腦內腔隙性梗塞。”床位協調員進一步解釋。
中風待排,毫無疑問這樣的病人必須收進我們的神經科區了。

冬季流感季節,我院現在抓的就是打流感疫苗的百分率。順便提一句,病毒太狡猾了,以多變、速變的形式遞增,今年流感疫苗預防交叉感染有效率隻有30%。但是,就是追求這個可以把嚴重的流感30%擋在人體外的效果,我院每個入院病人從急診室起就要貫徹落實打流感疫苗,並作為我們年終能分得紅利的標準之一。健康當頭,銀子也不能少。種種原因,沒打流感疫苗的病人就要戴個藍色的手鐲標記入院。我習慣性地打開要入院M的病史,想看看這個不是凱撤成員的病人,今天是否會以藍手鐲入院?
“Be alert: Novel Coronavirus high risk, please follow the Protocol”幾個醒目、寬大的紅色粗體字,如一個張開的血口真對我噴著。

自從中國武漢肺炎爆發,全球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這是我第一例看見我院這麽警告的病例,身上的立毛肌立刻都全體動員起來了。
Protocol,Protocol?我腦子裏閃過的第一印象,我院預防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規程在哪裏?

莫非休了兩天,再次踏進病房已錯過了醫院新章程?我一個電話打給Nursing supervisor,
“今天中午12點到下午2點有RN TOWNHALL meeting: FAQ’S and Q & A on the Novel Coronavirus(2019-n CoV)Nursing supervisor不急不慢不入主題地答道。
“不行,不行,我有病人從急診室來,從現在起我必須知道怎麽做?”我焦急地追問道。就像老磁帶卡了盤,哢嚓哢嚓地再也轉不動了,從此以後沒了下文。

與此同時,床位護士反應強烈,“為什麽就我要收這樣的病人?”
護士助理,正在把第三個手術口罩往臉上套,“N95口罩找不到了。”
我一邊打電話給醫院的工程師,“請把負壓房間的警鈴打開。”M必須安排在airborne precaution 的房間;一邊像無頭蒼蠅在醫療供應室撞來撞去,希望能撞盒n95的mask出來。

一位中國同事跑過來,一臉嚴肅地問我,“美國現在有3c認證式的防護服嗎?有朋友網上拜托要買。“(3C認證的全稱為“中國強製性產品認證”,英文名稱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CCC)

我懵,“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咱是美國,美國,咱抗病毒不抗火,快穿上PPE防護啊。(PPE 是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的簡寫,所稱PPE係指任何供個人為防備一種或多種損害健康和安全的危險而穿著或持用的裝置或器具。 PPE such as gowns, gloves, masks, and goggles provide physical barriers that prevent the hands, skin, clothing, eyes, nose, and mouth from coming in contact with infectious agents. )

此時走廊裏已響起了推床沉重的軲轆聲,
“M來了”我嘀咕了一句。
“病毒來了!”有人躲閃一邊去。

等把M安頓在床上,翻看入院醫生的醫囑,剛剛醒目的紅字全部消失了,M就如同每一個正常入院的病人。
我把電話打給急診室Charge-S.被告知:M咳嗽、哮喘、無發熱,胸片正常,因著她家鄰居是中國人整天戴著口罩。三天前各自推著自家的垃圾桶,在車道前有短暫的交流,現在M自己咳嗽,她怕患有wuhan 肺炎。於是她的病例剛到急診就出現了紅色警告。

“您知道醫院防wuhan肺炎的程序嗎?”我進一步問道。
S說道,現在,急診室如果有人出現呼吸係統疾病、肺部感染和發燒,醫生必然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最近去過中國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要做的是給病人戴上口罩,把他們隔離在急診外隔離區。對病人馬上做篩選鼻咽拭劑采樣檢查。然後聯係疾控中心,並送拭劑到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檢測,病人此時一步也不能跨進急診室。顯然,M的病例,她的鄰居也沒有去過中國。鼻咽拭劑采樣並沒有送cdc檢測報案。而她的InfluenzaA & InfluenzaB檢測都是陰性。
一場虛驚落下帷幕。

前幾日,洛杉磯橙縣一例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的病人就發生在KP,照顧病人的護士,正好是從我院急診轉過去的L. L說,病人無嚴重的不適,拒絕入院治療,最後隻能執行強行帶走隔離。新型冠狀病毒看起來比SARS溫和一些,但傳染性可能更強,因為疫情暴發的速度要比SARS更快。症狀輕微、但具有傳播性,是新冠與SARS最大的區別。一個微生物學家說道,"SARS感染後出現發燒、肺炎等症狀後才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有12天左右甚至更長的潛伏期,發病不是急性,不一定出現高熱、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等,有的患者就是有點乏力、頭痛,伴有消化道症狀。“這些病人隱藏在人群中不易發現,也不會去檢測就醫,連大夫也不易辨別。

而就在前一天,我院四樓病房的一個護士,當看到病人RSVP檢查結果” Human Coronavirus Detected ”當即驚恐萬分。
冠狀病毒,這個目前已知的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此前已經造成了兩場大疫情:在2003年的非典中,逾8000人感染SARS冠狀病毒,致死率接近10%;而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中,接近2500個感染者中,就有851人死亡,病死率高達37%。

此病毒非那病毒,Coronavirus有幾十種,當年的SARS是其中的一種。Human Coronavirus 在我們通常做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篩送中可以看到呈陽性的病例。而Novel coronavirus,並不是SARS的卷土重來,它們是親戚,但不同種。采集的臨床標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標本(如咽拭子、鼻拭 子等)、下呼吸道標本(如呼吸道吸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 灌洗液、深咳痰液等)、眼結膜拭子、糞便標本、抗凝血和血清標本等。

我院非常資深的傳染科專家Dr.C在昨天Townhall meeting上這樣說:現在南加人,人人自危。我到共公場所去,特別是超市,從售貨員到顧客,亞裔人個個都帶著口罩,我太太就是其中一個(我們大笑。Dr.C的太太是日裔鋼琴演奏家)加州一旦有可疑病例,就會被盯上,送cdc驗證,被隔離治療。所有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醫院的隔離步驟,減少交叉感染。

tip
 

然而,對於這個如今已經造成了逾20000多餘例感染、500多例死亡的新型病毒,科學家們依然有諸多未解之謎亟待找尋。

今天又看到了一個淒然淚下的消息,一個敢於說真話的年輕醫生“為眾人抱薪者,已凍斃於風雨。”身後還有一個也不幸感染的妻子和一個五歲的孩子。           問蒼天,“公理何在?”慟悼我們的英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