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工所見:70年代中國電子儀器同西方的差距
文章來源: 越王2014-09-28 06:24:21

學工所見:70年代中國電子儀器同西方的差距

 

如前所說,我們學工是在上海的一家電子儀器廠。這家廠應該說在國內算是比較知名並且先進的。為什麽說是國內先進的,有一件事為證,而這件事卻也反證了當時國內的技術和世界的差距。

 

那是1972年初,西方某國有一架飛機在巴基斯坦墜毀。巴基斯坦當時同中國和西方的關係都不錯,連促成尼克鬆訪華巴基斯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們有各種西方先進飛機的航班。聽說有先進飛機在巴墜毀,中方提出要拆檢,以便偷學幾招。巴方居然也答應了,隻是希望不要讓某國發現,因為該國要求保護墜毀飛機的殘骸。於是那架飛機的許多重要零件被拆了下來,送到中國進行檢視。

 

我學工的工廠是造電子儀器的,部分電子儀器就送到這家廠了。我所在的車間是造壓力傳感器的,飛機上拆下的2個電子壓力傳感器被分到本車間。令大家吃驚的是,車間裏的技術人員們連怎麽打開這2個傳感器都不知道!

 

本車間造的傳感器,用扳手,螺絲刀,加上電烙鐵,基本上可以完全拆散。可是飛機上的傳感器,就是一個黑乎乎的圓柱體,一個可樂罐大小,一端連著根電線,全封閉,根本無從下手拆。

 

大家研究了半天,能想出的唯一辦法是把它鋸開。鋸開了不是要被發現了嗎?管它呢,先滿足了好奇心再說。為了預防這家夥在鋸開時爆炸或漏出有毒氣體,當時隻讓一個鋸的人留在車間裏,其它人暫時避開。

 

鋸的過程很容易,既沒有爆炸,也沒有有毒氣體漏出。那玩意兒是鋁合金的殼,很容易鋸開。打開後,大家還是傻了眼,裏麵沒幾個零件,但沒有一個人能Fig Out到底是什麽原理“傳感”的,和本車間造的傳感器完全不同。

 

大家很掃興,用一些膠帶把傳感器的殼粘上,東西就送回去了,什麽也沒學到,隻是看見了和先進技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