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級的年齡分布—我們班級的情況
文章來源: 越王2014-06-05 17:35:40

七七級的年齡分布我們班級的情況

 

 

我們一個班級有110多人(115人左右),應該算樣本比較大,有一定代表性。

 

年齡最小的是76屆高中應屆生,一般是59-60年出生,最大的一組是66屆高中生,大致46-47年出生。也就是說,我們班基本以66屆高中生為最大。實際上,77年中央抓緊恢複高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讓所有人有考大學的機會,所以當時年齡放寬到66屆高中生。因為66屆以前的高中生,文革前都曾經有機會高考,就是從66屆開始,失去了高考機會。

 

因為班級大,全班分成8個小組。每組14-15人。基本情況是,每個小組都是2頭大,中間小。所謂2頭大,就是每組有3-4人是最大的,即66-67屆高中畢業生,還有3-4人是76屆應屆生。然後中間的是從75屆高中生到68屆高中生。這批人共有68高(高中畢業生,下同),66初(初中畢業生,下同),67初,68初,69初,70初,72初,73高,74高,75高,共10屆。每個小組14-15人,其中2頭大的占了6-8人,而中間10屆的人,隻占剩餘的7-8人,平均每屆一人不到。

 

從全班範圍說,2頭大的各占大約20-25%,剩下的10屆隻占50-60%。這個基本上和這些人的基本文化水平相關。66-67屆高中生,無疑水平最高,雖然荒廢10多年,但是敢於參加高考的,大多是荒廢較少的,而且即使荒廢,比起中間的那幾屆,還是要高很多。而應屆的76屆,也算那幾屆中書讀的最多的,而且77屆的考題,幾乎是根據那屆的教材而出,所以被錄取最高也是正常的。中間的,尤其是68初到72初的那幾屆,幾乎沒讀什麽書,所以錄取率最低。

 

國人對年齡比較敏感,各小組成員年齡分明,等級也分明。66高最大,資格最老,最受尊重,76高在他(她)們麵前幾如子侄輩。67高在66高麵前基本低了一頭,在其餘學生麵前比較神氣。中間的那批,在66-67高麵前,沒有任何脾氣,但是在76高應屆生麵前,常常可以擺老資格,因為,他們是有過社會經曆的,76高們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經曆,隻能聽老資格的人吹。

 

我是72初的,常常開玩笑要那些76高的叫自己叔叔。理由是,我72年在工廠當工人時,76高還是小學生,一個小學生見了工人,不叫叔叔叫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