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銀色的月光下
文章來源: 康樂園小夜曲2013-09-19 07:32:17
 
在那銀色的月光下


 
文革前年紀還小,不太懂得歌曲音樂也沒有機會接受任何音樂啟蒙教育,當開始能夠有記憶地聽歌曲聽音樂時,周圍響起的卻是《文化大革命好》這類戰鬥歌曲,那是一個連《咱們工人有力量》這樣的文革前革命歌曲也被稱為封資修音樂而被禁的時代。

第一趟聽到小夜曲,大概是文革結束後的一兩年,70年代後期舒伯特《小夜曲》在中國的公演和播出,標誌著平民百姓重新能夠接觸西洋音樂的時代回來了,也讓我開始染上了對西洋音樂的業餘愛好。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尋覓往事的蹤影

差不多是四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大概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剛開始學小提琴,那是文革年代,《在那銀色的月光下》這般的糜糜之音一律被禁,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是來自父親的小提琴,聽了幾次之後我也能在琴上慢慢地演奏出來。當小學老師的家父是個業餘小提琴愛好者,文革期間我們一家生活在一個小村莊,在這個有點山高皇帝遠的小村莊,沒有人懂得這些封資修音樂也沒有人會去追究什麽。

從歌曲《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改編過來的小提琴曲,同樣優美動聽,不妨先聽下這首小提琴曲。

 


在那金色沙灘上
灑著銀色的月光
尋找往事蹤影
往事蹤影迷茫
……
往事蹤影已迷茫
猶如幻夢一樣
你在何處躲藏
背棄我的姑娘
我騎在馬兒上
箭一樣地飛翔
飛呀飛呀我的馬
朝著她去的方向

 
《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原為一首俄羅斯民歌,後來許多俄羅斯人到了新疆定居傳給了當地的塔塔爾族人,這首歌是王洛賓從一位塔塔爾族人那裏學來的。1949年王洛賓於新疆軍區任職,經常跟當地少數民族一起飲酒唱歌,有一次一位塔塔爾族青年唱了一首歌,王洛賓記了下來便改編成今天我們所聽到的《在那銀色的月光下》。

“尋找往事蹤影,往事蹤影迷茫”,父親已在20年前離開了人世,每當在夜深人靜之時聽起這首歌,我好象還能迷茫地聽到早逝家父當年之琴聲。如果要評選中國最佳小夜曲,我心中的首選不是官方的《草原之夜》,而是這首《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四十年前的小學學習、三十多年前的中學和大學生活,時光仿佛坐在馬兒上,象箭一般地飛翔。

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思緒正尋覓著它自己的方向
……




廖昌永、莫華倫、劉歡三人演繹的《在那銀色的月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