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揚帆起航 __ 爸爸的回憶(2)
文章來源: 家宴2017-02-26 19:22:30

爸爸的回憶(2)

我家有幾畝瘦瘠薄地,算自耕貧農,勤耕苦做,收下的糧食不夠食用,隻能加以野菜稀粥,勉強渡日。父親龐振昌是一個忠厚,聰明能幹的農民。一年到頭勤勞於農事,是全家農耕的主要勞動力,是支撐這個家庭的頂梁柱。聽老一輩的講,父親勤勞忠厚也很聰慧,能做全套農活,手工也很好,待人寬和,樂以助人,幫鄰裏打繩,算賬等。十分不幸,在我五歲時,父親感染重病去世,那時他才27歲!族人,鄰裏都惋惜不止。

父親去世,我和母親孤兒寡母,家庭生活更加艱難。所以我開始發蒙讀書時,苦難和眼淚就伴隨著我。沒錢買書,沒錢買筆(毛筆,那是都用毛筆),墨和紙(訂本子做作業,寫字用)。讀高小時五、六年級要上夜自習,沒有油燈(沒錢買油)我低三下四的借助同學油燈照過來的一點光線。我家生活這樣的苦,我的學習條件是這等的惡劣,偏巧我十分想上學,又偏巧我學習的成績名列全班第二。老師喜歡我,村裏父輩知道也很讚賞我。在我的家鄉和鄰近的村莊,小孩子入學較晚,我是上學早的學生之一。因年齡小,個頭(身高)低,學校排座位是從低到高,先女生後男生。第一排常是女學生,我坐第二排,或接著女學生坐第一排末尾,可有誰能在物質上幫助這個窮苦的小學生呢。

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戰爭開始,河南省內鄉縣於1945年淪陷。我家離城較近,常有日本馬隊、步兵侵犯村莊。這時學校停學,老百姓都拋家離舍向北邊山裏逃。我和母親(這時已分家,母子二人單獨生活)隨同儭房五媽(五嬸)逃到她娘家----戴君河。五媽家三弟兄,人口多,勞動力強,是自耕中農。靠她家的幫助,我們帶著被蓋、糧食逃難。五媽娘家是一戶四口之家的自耕中農,年老和兩個孫子,雖勞力不強,還能夠支撐。兩位老人人品極好,待人和氣誠懇。他家三合院房舍,新增添我們逃難的三家十多口人,我們住在西廂房草樓上。戴君河是一個隻有幾戶人的小村莊,有一條小河(或叫小溪)常年有水,流水淙淙,很是清澈,有竹林,有樹有山。房東家門前有個大曬壩,旁邊有一棵很大的槐樹,樹幹高出,樹冠像一把碩大的緣傘,熱天是一個納涼的好去處。出門向左邊,一條小下坡路可以走到小河邊,河邊有一片很大的斑竹林(是房東家的)。剛過春節不久,我們就逃難到那裏,一直到夏天。所以春天我們看著竹林出筍,一個一個頂破地表長出來,老竹新筍多麽大的一個家圍成一大片,享受日月光華,小河流水,竹葉瑟瑟,綠草茵茵,道也詩情畫意,景色秀麗迷人。可惜我們是逃難,不是旅遊觀光,沒有心情欣賞這裏大自然的秀美好賞賜。日本侵略中國,學校停學,人們背井離鄉。農耕荒蕪,人心惶惶,誰知何時才能返回家鄉?!

逃難到戴君河,帶了糧食沒有柴禾(燒柴),要到坡上去撿柴。一次我們幾個孩子上坡撿柴,不幸我跌下陡坡,小小年紀還休克一陣方蘇醒過來。好哉,老天有眼,沒有收去我這條小命。

逃難五個月,家裏的麥田沒有中耕,到了夏季收小麥時才回家,收的糧食中很多草籽。秋季日本投降了,學校複學了,我又回到學校讀書。

 

又: 奶奶曾經告訴我們,跑日本反的時候,他父親留守家園。日本人進村,問他要雞蛋,他聽不懂,日本人大耳光煽在他的耳朵和臉上,從此他左邊的耳朵就聽不見了。小日本胡作非為,村裏人對這些壞蛋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