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表揚孩子的媽媽
文章來源: 丫頭身子小姐命2013-06-09 15:31:18
不會表揚孩子的家長,在中國大概不止我媽一個。

我一直都是老師和別的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學習成績好,懂禮貌。跟同學關係也好,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小集體,跟哪一幫都不錯,但也不是特別親近。這個是天生的,好也不好。好處是大家都喜歡你,壞處是有時會感到孤獨。

小學的時候在爸爸廠的子弟小學,爸爸的同事都知道我,因為同學們動不動就回家說xx又考第一了。中學時媽媽學校的老師也整天在她麵前誇我,因為我和她們的孩子同一級,作文常被當作範文在各個班級閱讀(雖然現在連流水賬都寫不清楚了)。各種三好證書一大堆,最高的一次評什麽“好孩子”之類的,竟然得了全國級別的獎,當然和老師推薦文的吹噓不無關係。

但我從來沒有因為這各種獎項驕傲過,一個是從來沒有去爭取過,都是老師同學給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敢,因為這在我媽眼裏什麽都不算。我好像從來沒有從她嘴裏聽到過“你真棒”這種話,從來沒有。要說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感情也就算了,但動不動還潑涼水:“不要因為這點榮譽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你今天驕傲了,明天成績馬上就下去了,這樣的學生我見多了”。我健忘,很多傷人的話都忘了,總之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是nothing, 什麽也證明不了。不過,做人也不能太沒良心,剛剛記起每次考得好的時候好像是會得到點物質獎勵。

其實成績好確實沒什麽可驕傲的,我隻是舉個例子我媽不會表揚人。她傷害我最深的是對我拉小提琴的評價,這個真是影響我至今。10歲的時候一個中學的音樂老師開辦小提琴班,到我們學校招生,那老師也算第一批下海的老師吧。雖然是業餘愛好班,但也簡單考了下視唱節奏什麽的,我是被選中的十個學生之一。回家問我媽同意去嗎,她倒是很痛快的答應了。那時的學費是現在不能比的,才5塊錢一上午,當然是Group課程。記得媽媽花了60幾塊錢給我買了一把二分之一的小提琴,提琴拿到手的時候真激動啊,提著去上課簡直驕傲的不行,昂首挺胸的。現在滿大街都是背著小提琴的小朋友,沒什麽特別的了。

小提琴這樂器不像鋼琴,不會彈摁個鍵下去也不難聽。這琴剛開始拉的時候吱吱嘎嘎的外人聽了真受罪,尤其是質量不好的琴。但學琴的小朋友不覺得啊,興奮著呢。不記得我學了幾個星期後,我媽開始對我冷嘲熱諷了:“你這拉了些什麽啊?真難聽”,“學了這麽久,怎麽還拉不成調?” “吱吱嘎嘎,真噪人”。我這敏感的小心靈哪受得了這個,漸漸的隻要媽媽在家我就不喜歡練琴,好在他們希望我學習好,不希望我走音樂的路子,所以也不逼我,那時的家長也很少有逼孩子練什麽才藝的,學習好才是正道。

我這琴斷斷續續學了10年,中間有四年因為各種大考停下來沒有學,我也不明白為什麽在媽媽的一再打擊下我還是堅持了這麽久,大概還是喜歡音樂吧。但我上初中後,隻要家裏有人我基本是不會練琴的,記得那時放學回家趕快拉上幾下,一聽到媽媽開門的聲音就手腳麻利地收起琴和譜子。有時周末不得已在上課前要練幾下,也是輕輕的拉,一點也放不開,拉的時候腦袋裏會想媽媽一會兒又要說我什麽?不出所料,每次房間裏出來都會收到點comment: "學了這麽多年,怎麽還是這個水平?“ “拉得一點感情都沒有”,有時邊說還邊忍不住笑幾聲,我那時也沒有跟她生氣,隻是變得越來越自卑。

能堅持下來的另一個原因,應當是我先後三個老師的鼓勵吧。每個人都說我條件好,耳朵好,樂感好,有一個老師還問我家裏是不是有人搞音樂。但都說我練的太少了,我總是說自己因為學習沒有時間練,從來沒有向老師傾訴過不敢在家練。後來我結婚了,有一次老公看到我的琴,非讓我拉拉,我死活也不拉,把小時候的事跟他講了,他很氣憤,不能理解我媽為什麽會對孩子這樣說話,因為他是誇獎中長大的孩子,我的婆婆總是說他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孩,所以他一直是一個很自信的人。

我媽的各種”不表揚“還有很多例子可舉,出國後我有幾年很怪她,有幾次回去還跟她提起過小提琴的事,她對我現在還記得那些話很驚訝,也不覺得自己說的不對,堅持說隻是說了事實:就是拉得不怎麽樣嘛!

這幾年我慢慢想通了,我的性格已經這樣,再怪她也沒有什麽意義。能做的隻有自己改變自己,這個過程非常非常艱難,但也好過隻去埋怨不能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