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不如不見?- 雲南印象(多圖)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12017-07-29 09:06:25

 

如果說熱愛大自然是我的天性,那麽旅遊便是天性使然的詮釋。我自認為走遍天南海北,但雲南一直都是我向往的地方,回國後我雖無數次因參加全國性會議和去兄弟院校做交流,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但卻始終無緣實現我的雲南夢。 

這次受邀去雲南和南寧兩地,給國內一些大專院校的教師做虛擬現實和大數據方麵的技術培訓,竟讓我夢寐以求的雲南行合情合理,且易如反掌。 

我有個癖好,即所到之處,都熱衷於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風貌,尤其喜歡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所以花錢體驗生活自然成為我行程的目標之一。而以我的經驗而言,實現它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逛老街、吃小吃、參觀地方博物館和去當地的名勝古跡瀏覽一番。現在正值大學放暑假期間,最不缺的就是時間,而且外出講課多數由主辦方出資,除此之外,還會給些報酬,節儉些用,再添些銀兩,遊山玩水的旅資基本就夠用了。 

這次的雲貴之旅,感觸最大的是兩地雖然物產豐富,地理環境優越,全國56個民族,雲貴就占了其中的52個,如此少數民族居多的地域卻相對貧窮,更沒有出現像美國那樣的融合和興旺的社會氛圍和欣欣向榮的人文景象。這與繼往開來的管理者不無關係吧?!另外就是民風彪悍,個人素質較差,懶惰和文化水平較低。如各個公園裏的衛生超級差,服務意識和業務水平很低,旅遊公司能騙即騙,非常不負責任。 

當然兩地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雲貴特產水果,多的讓人目不暇接,且非常便宜。我曾遇到一個少數民族大娘,手裏舉著6、7斤重的一把芭蕉,叫價卻隻有區區4元錢。我實在看不下去,掏出5元錢買下,然後分給一車不認識的人分享。在此,我第一次見識和品嚐了蛇皮果、酸梅果和聖果,而芒果、葡萄、香蕉、火龍果、龍眼、桃子和梨等更是按堆論價。好水果這口的讀者,如果想過足水果癮,夏天來雲貴包你如願以償。 

就餐飲而言實在不敢恭維,合口味的很少,盡管當地人津津樂道,那些曾在《舌尖上的中國》裏出現過的美食,在我這裏卻連下咽都成了問題。比如南寧的酸魚湯,酸的就不地道,還是當地的名菜。 

另外就是民風,說是質樸,莫如說是缺乏教化。比如我在旅遊區要了隻烤鴨,本想解饞,誰知上來的除了兩個鴨腿,就是脖子、鴨頭和鴨屁股,鴨肉基本看不見。忍不住問了一句,便立刻被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辯解和無理取鬧搞得我食欲全無。最讓我難以忍受的,還是大街小巷裏到處彌漫著的油炸臭豆腐的難聞氣味。 

導遊和司機本是來服務的,但脾氣卻大的出奇,一語不合,便亮出少數民族身份來,口出不遜,且橫眉冷對。 

好好一個滇池,本是高原明珠,卻被一些無知者搞得像尿水一樣汙濁不堪。去機場的路上,當地司機告訴我,昆明政府花了三十萬元往滇池裏放綠葫蘆,現在花了七千萬元清除它,卻毫無功效。難怪昆明貪官多,市長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 

原本期望值很高,卻被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搞得意興闌珊,不看還好,看後悔之不及。還好尚有洱海、石林、麗江古鎮和氣候撐門麵,否則雲南真的很不堪。雲南盛產大理石、雪花銀、木材、黃龍玉,又有滇池、西山、洱海、拉市海、虎跳峽、瀘沽湖、古鎮、茶馬古道、唐宋三塔和九鄉溶洞等得天獨厚的曆史和自然資源,加之四季如春的氣候,本來應該是另一番天地,卻總讓人有種相見不如不見的感慨,可惜了!

我對雲南的印象是水麵上的浮萍,難免有失偏頗,但這的確是我觀察後的結論。

 

 

 

 

洱海

 

情人湖

 

 

 

 

南寧虛擬現實培訓班

 

在事業中建立起來的友情

 

 

在大數據培訓班做老師,我雖然最後一位壓軸,但學員們一個沒走,這可是在風景如畫的雲南啊。而且來者都是全國名校的資深教授和教師。我很感動,也很投入!

 

培訓班現場,與會者沒因為身處美麗如畫的昆明而放棄學習的機會,讓人感動

 

即興留念

 

唐宋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