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生最缺乏什麽? -- 一個海歸大學教師的思考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12014-05-12 07:37:13

在數周的教學實踐中,我最為欣慰和感受頗深的就是看到我的學生們一天天在進步,是那種潛能被一點點挖掘出來,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的進步。


因長期填鴨式教學,使得國內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而如何挖掘學生們的潛在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變成一些開始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肯於協作、並能夠爭先恐後展現自我價值,以嶄新麵貌出現在我們麵前的學生,是擺在所有有責任心的老師們的大問題!


其實我所講授的是一門讓人覺得非常枯燥乏味的課程(醫院信息係統應用基礎,HIS)。其內容龐雜,邏輯性不強,偏重理論,又很抽象,而且教材陳舊。這和學生們在大一學過的程序設計和數據庫課程有很大的差別。尤其對非專業的醫學生們來說,還似乎容易讓他們認為這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從而產生一種有如食雞肋的錯覺。這一點,在我第一堂課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已經完全得到了證實。如果不是有考試跟著,可能他們甚至都不想走進這扇為他們敞開的大門。在與其他上過這門課的老師交流中,我更加體會到講好這門課並非易事。


為了講好這門課,我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學習者和一個實踐者,既作為一個普通患者親自去國內使用HIS的醫院體驗生活,然後對現行的係統做了全麵、係統、認真的研究。再查閱大量的國內外資料,結合自己曾經有過許多開發係統和在國外近二十年看病和工作的經曆,重新認識它的意義並調整了授課策略。然後在有了一種不吐不快的衝動情況下,開始了給學生們授課的實踐。

可謂工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反應就很積極,這讓我很受鼓舞,也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自我完善和教書育人的決心。鑒於HIS在我國醫學領域的應用雖有方興未艾之勢,但其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非常落後,而且全國各地應用的情況和水平也參差不齊,與國外的先進水平和普及率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縱向看(國內外HIS發展曆史和現狀)、橫向比(國內外橫向比較)的教學方式。在做好課件的基礎上,理論聯係實際,給學生們一個全新看問題的視角,並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培養合作精神,積極參與共同研習,學會收集可用信息以及為我所用的方式方法。根據國內學生知識麵窄,自我意識強,自主學習能力差等特點,先向學生們介紹了社會學的一些概念,如人類文明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再發展為信息社會的過程和基本特征。讓學生們懂得他們所處的曆史時期和在怎樣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生活,從而加深了他們學習這門課的願望。


然後把5個班的班長找來,讓他們把自己所在班級按10人一組分成三組,然後組裏再自主分工,落實任務。班長對我負責,組長對班長負責,組員對組長負責的分工合作方式。每次下課前由我都會給出下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們事先明確他們將要學習的內容,並根據這些知識點每人準備2到3分鍾的PPT課件(自主選擇其感興趣的話題)。在我講新課前,隨機選擇5個學生先做3分鍾有針對性的發言。具體要求是形式上做到提綱挈領、內容上言之有物、而且目的明確,要提出問題,並給出解決問題的想法和建議,還要有支持其論點的參考文獻(3篇外文,5篇中文)。演講後先由其他同學點評和小組討論,最後再由我做歸納性總結,既修正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上的問題和不足,並對講解好的個人和小組提出表揚。幾次課下來,我發現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而且進步很快,從剛開始的抓不住重點,缺乏自信,不得要領,懼怕回答問題,團隊意識薄弱,到後來的信心倍增,爭先恐後,團結一致,甚至可以用英文闡述問題,自覺完善,端正學習態度,漸漸走上正軌。


比如學生演講提到HIS實際應用的比例問題,我就啟發他們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看待這個問題,以及怎樣才是科學對待該問題的態度。比如說明HIS的普及率並不能反映出真正實際應用的情況,其係統的完善性、成熟度和功能好壞,是否符合國際標準都有待商榷和加以甄別,有些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HIS。再有就是提醒學生對課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要具體分析和理解。比如書中提到的醫生手工書寫病曆的情況,並不代表HIS的整體水平。啟發學生將書中介紹的內容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指出這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也是學生們應該重視和在學習中需要實踐的東西。還有就是對學生認識上的片麵性進行耐心的引導。用曆史和現實的例子,啟發他們客觀、全麵地思考問題,比如美國打伊拉克時,為什麽伊拉克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連導彈都不能升天的原因在哪裏? 再讓他們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三十年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和進步,讓他們明白“崇洋”但不媚外,知恥後勇的意義,以及學好這門課程與他們身上所肩負的曆史使命的內在聯係。還引導他們明白要學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隻要立場鮮明,演講主題出自自我思考的結果就值得提倡和鼓勵。當然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和接受程度,采取表揚和批評相結合的方法,耐心引導他們學會客觀、全麵地思考問題的習慣。總之處處以體現教書育人的目的為宗旨,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國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 知識麵較窄;
2. 對知識的渴望度不高;
3. 等、靠的懶惰現象嚴重;
4. 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5. 缺乏團隊精神。

由於長期壓抑和被動接受知識,學生們普遍缺乏展現自我的意識和能力,但與此同時,也有可塑性強的優點。因此,對他們而言,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端正學習態度刻不容緩,否則將來很難成為棟梁之材。我試圖給教學打開一扇門,其實現方法是盡量采用啟發式教學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覺悟和綜合素質,其好處是:

1. 能增強學生的三個意識:
-----自主學習的意識;
-----自我超越的意識;
-----團隊合作的意識;

2.能轉變學生的學習習慣:
-----從被動吸收到主動獲取知識;
-----從不複習所學內容到能積極溫故而知新;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到所學課程的現實意義;

4.培養未來成為“科學家醫生”,即複合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看到我的學生們一天天成長、成熟起來,自信又重新回到他們的生命中,我想不由衷地高興都做不到。


我教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學生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培養、挖掘他們的自身能力和潛質;使其具備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覺悟,並掌握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和技能,為其未來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我以為這就是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和應該具有的使命感。對一個老師而言,就是要教書育人。而且在我看來其後者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前者,甚至尤為重要。試想一下,連人都做不好,又如何做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