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們的觀念如此不同
文章來源: 老裴00002014-03-03 10:49:55
磚頭挨了不少,倒也不是壞事。我就一直想,我看問題為什麽跟好多人不同呢?什麽原因導致的不同呢?特別是幾個我特別相信的,也特別聊得來的朋友都說我觀點有問題,那我是得好好想想,毛病出在哪兒。

沒錯,每個人的看法都有他自身的局限性,包括自己對自己角色的定位和對未來的期望,肯定受到我們成長環境和社會背景的影響。

老查的母親和我的母親一樣是非常勤勞的,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美德的主婦。她們不光操持了裏裏外外的家務事兒,也有一份自己引以為豪的能夠養活自己和孩子的職業。老查的父親和我的父親一樣,大男子主義,外頭的事情都是天下的頭等大事兒,家裏的事情再急也得等自己手上的工作忙完再說。

從小我經常體驗的情形就是:我媽身上背一個,手上抱一個,擠著人多得不行的公交車帶著倆生病的孩子去醫院。背孩子的長長的軍用背帶我媽一直留到我們很大,還給我演示過她一個人怎麽把孩子用背帶纏得又舒服又結實還漂亮,我那時候覺得我媽特別能幹,渾身上下都是自信的氣息,雖然末了她總會抱怨我爸幾句,說他家裏的事兒孩子的事兒,什麽都不管。可是我並沒有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們大院的爸爸們很多都跟我爸一樣,我們大院的媽媽們也很多都跟我媽一樣,所以沒覺得有什麽出格的。

我跟老查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就特別有得聊,家庭背景類似,小時候的經曆類似,價值觀類似,他覺得找老婆就得像他媽那樣,我覺得為人妻就得跟我媽那樣。

人們常說,女兒容易複製母親的命運和道路,其實兒子也一樣容易複製父親的命運和道路,或多或少而已。很多事情很多觀念在不知不覺中間就受到了影響,不管是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還是評判對錯的道德觀念。

有時候看看這世界上很多跟自己完全不同的思想觀念,我覺得很奇妙。其實每個人的觀點都來源於他自己的生活,他的家庭背景,以及那些言傳身教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我的觀點跟你的觀點肯定不一樣,因為咱們生活的背景不一樣。這事兒也沒法說到底是好還是壞,但是各人觀念不一樣,那做出的選擇就肯定不一樣。

我從小接觸到的那些可以作為人生楷模的男人,都是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的人,都是為了事業犧牲家庭孩子的人,所以我從來沒有覺得他們的模式有什麽不對或者哪裏錯了,相反,在我的潛意識裏一直很崇拜那些做事專心,認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因為我自己相當的散漫,而這種散漫在很長時間裏都讓我非常痛恨自己,覺得自己的碌碌無為都是這種散漫的個性造成的。

值得慶幸的是,人的想法不會一成不變,中年以後就會形成比較牢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修正期已經過去了,剩下的,就是按照這個成型的模式去過自己的生活。慢慢地,我懂得了應該如何接受並且喜愛自己,散漫是一種適合我的個性,擁有這種個性,我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人生的終極目標不就是獲得快樂和幸福的經驗嗎?我沒有必要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放棄實際上適合自己的東西。我更應該改變觀念,去接受並且喜歡那些適合自己的東西。

我想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處在一個怎樣的人生階段. 人生中間有很多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在那些特定的階段裏,我最應該做什麽事情,舍棄那些看起來非常重要,但卻和這個階段不相匹配的事情。

對不同的觀點最好就是敞開心懷接受,並且了解自己和那些不同的觀念之間的差距在哪兒,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差距,這些差距對修正自己的觀念會有個什麽意義。不要存有太多是非對錯的標準,隻要弄清楚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這樣不光可以快意地生活,更容易接受未來的不快和艱難,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你的觀念為你自己做了選擇,你就必須承受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沒什麽好抱怨的,抱怨也沒用。

我的生活別人過不來,反過來說,別人的生活給我過,我也不見得快樂。什麽樣的日子叫幸福?自己過得舒坦就是幸福,勤扒苦做任勞任怨的人可以是幸福的,養尊處優,成天風花雪月的人也可以一樣是幸福的,隻要這種生活方式適合你,並且為你自己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