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人民,可曾向總書記匯報人民的好縣長張欽禮?
文章來源: JIalin2014-03-18 20:26:03

蘭考人民,可曾向總書記匯報人民的好縣長張欽禮?

  ——謹將此文獻給人民的好公仆張欽禮同誌

  張宏良

 

   昨天上午,習總再次視察河南省蘭考縣,又一次走進了焦裕祿展覽館。記得 2009年還是國家副主席的習總去蘭考時,當地的退休幹部和人民群眾向習總匯報過焦裕祿的好搭檔、人民的好縣長張欽禮的感人事跡(張欽禮當過縣長也當過書 記,由於人民的好書記有了焦裕祿,我們就把張欽禮稱為人民的好縣長,讓兩位生前好搭檔、人民的好公仆在曆史豐碑上交相輝映、同放光芒。)。不知道這一次, 蘭考人民是否再次向習總匯報過咱們的好縣長張欽禮?

  張欽禮是當年焦裕祿的好搭檔,焦裕祿是書記,他是縣長。隻是他不像焦裕祿 那樣,僅僅在蘭考待了兩年時間,就將自己獻給了蘭考大地和蘭考人民,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畢生戰鬥在蘭考大地,帶領蘭考人民戰勝了無數艱難困苦,跨越了無數 個生死大坎,終於完成了荒沙造林的偉大奇跡,完成了焦裕祿的生前心願,結束了數百年來蘭考人民逃荒要飯的悲慘曆史,為蘭考人民當代以及子孫後代奠定了建立美好生活的環境和經濟基礎。需要在此特別強調的是,張欽禮繼承好搭檔焦裕祿的遺誌,帶領當地人民把蘭考縣這個荒沙重災區變成魚米之鄉的那年,也就是李克強 總理在安徽為外出逃荒農民開證明的那年,由此更加可以看到,張欽禮把百年逃荒要飯的重災區變成魚米之鄉是何等不易!

  可是文革結束後,就是這樣一個為人民立下卓越功勳、幾十年如一日泡在鹽堿 地裏、不分白天黑夜和老百姓一起在荒沙造林、一生廉潔如初以至家徒四壁的人民好縣長,卻被胡耀邦一夥完全以莫虛有的政治罪名,判處死刑(後改為無期徒刑) 投入監獄。幾十萬蘭考人民猶如五雷轟頂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淚眼蒼天,暗中祈禱,祈禱上蒼保佑他們的好縣長張欽禮,能夠早日出獄平安。

  2004年,曆經28年牢獄之災的張欽禮在鄭州去世,親屬將其骨灰送回蘭 考家鄉安葬。骨灰到達蘭考的那天,誰也沒有料到的感天動地的一幕出現了:蘭考人民奔走相告,”張書記回來了”,“咱們的張書記回來了”,得知消息的男女老 少紛紛丟下手裏的工作,人們留著淚水從四麵八方奔向張欽禮送葬的道路,十幾萬蘭考人民組成了一條無邊無際的送葬長廊。為張欽禮招魂的白幡遮天蔽日,男女老少呼喚“張書記”的哭聲響遍四野八荒,有的老人甚至哭昏在送葬的路旁。

  十幾萬人民群眾自發地為28年前被捕入獄的一位囚犯送葬,這是人類曆史上亙古未有的空間前奇跡。雖然,曆史上也曾出現過人民群眾自發為清官海瑞送葬的境況,但海瑞是死在任上,又是受到朝廷嘉獎,與張欽禮這位28年前曾經在任的 囚犯完全不同,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俗語講人走茶涼,可是張欽禮這位走了28年的縣長(書記),卻依然沒有茶涼,不僅沒有茶涼,十幾萬老百姓在用滾燙滾燙的心,來迎接他們的好縣長好書記,迎接他們好縣長的靈魂回歸家鄉。

  當地人民為了表示對張欽禮的懷念,自發地為他們的好縣長張欽禮建造了一座碑林。有一家一戶建造的,有幾個人合夥建造的,也有以單位名義建造的。其中一個墓碑上刻道:“我們父子靠經營墓碑賺錢為生,可是為張書記造碑我們免費。” ——這就是人民的好縣長張欽禮,這就是樸實偉大的蘭考人民!

  今年是張欽禮去世十周年。十年過去了,張欽禮的碑林一直靜靜地坐落在中州大地上,坐落在那無邊的原野上,在向著曆史訴說,向著現在訴說,向著未來訴說,訴說著什麽叫艱苦奮鬥,什麽叫為人民服務,什麽叫文化大革命,什麽叫什麽叫毛澤東時代的幹部……

  實在寫不下去了,我的淚水在流,我的心在痛。

  人民的好公仆、好縣長張欽禮同誌永垂不朽!

  20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