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啊,饅頭!
文章來源: starstar2013-07-23 23:02:43







我對饅頭真是又愛又恨。


我愛饅頭,不管是大學食堂的粗曠版饅頭,還是酒店飯前小點的迷你型饅頭,我都愛得很。 我覺得不管什麽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饅頭那種淳樸的香甜。而吃饅頭的感覺就象洗淨鉛華後做回自己,很痛快,很真實,很享受。


我恨饅頭,是因為這麽多年,我就一直做不好它,而我這麽地愛它。即使別的麵點我做得還不錯,但當友人誇讚我的麵點手藝時,我很覺得氣短。我連饅頭都還沒做好,怎麽還有臉去接受別人的讚揚。前幾年,我經常用哀傷的目光看著我蒸癟的饅頭,然後仰天長歎:饅頭啊,饅頭,我這麽愛你,為什麽你不讓我把你做得可愛一點呢?


真真是愛之深,恨之切。


今年,我終於打了一個饅頭的翻身仗:饅頭是越做越滿意。最近做的這次,不但我喜歡,我的家人喜歡,連在我家玩的鄰居的8歲美國小姑娘都一口氣吃了五個大饅頭。不知道我這算不算給咱們中華傳統美食在國外發揚光大做出了一點點貢獻呢?:)


今年饅頭做得越來越好的原因有三。一是總結了多年失敗的經驗教訓,二是參考了網上的很多討論,三是這次回國從姐夫那裏學了一招。下麵就是我做饅頭的過程,但因為兩個孩子在家的緣故,忙碌中照片照得不多,請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吧!


麵粉:3


溫水:1


白糖(可不用):2 大勺


快速酵母:一小勺


先用溫水把酵母和溫水和勻,然後再把麵粉和白糖加入,揉成團。 溫水一杯和麵粉三杯隻是大概,水和粉的用量可根據麵團的硬度隨意增減。我的經驗是這時的麵團柔軟的程度象耳垂一樣就可以了,原因是第一次發酵後會再放麵粉,現在麵團太硬的話,再放麵粉的話會很難揉勻,當然你力氣大的話,這個就不是問題了。









 




現在開始第一次發酵,一定要讓麵團發酵至兩倍大。冬天的話,你可以把麵團放進未用的烤箱,然後在烤箱裏放一壺燒開的水,這時烤箱的溫度就會足夠溫暖讓麵團發酵。夏天的話,就利用自然資源好了:我把蓋好的麵團直接放到屋外。









 



第一次發酵後,把麵團壓平,然後加入1/2-1杯麵粉,先加入1/2杯,然後根據麵粉的柔軟度再斟酌麵粉的用量,第二次揉勻後的麵團的柔軟程度應該象鼻尖一樣。麵團做好後,就可以給饅頭整型了。這時可以把麵團搓成條,然後用刀切成一個個小方塊就行了。也可以把這些小方塊一個個做成圓團。


饅頭整型後,就可以放進蒸格裏,進行第二次發酵,第二次發酵也要發酵至兩倍大。發酵的方法見上。






第二次發酵好後,就可以蒸饅頭了。



先用大火燒開水,然後把大火換成小火, 如果這時水開得很厲害,一定記得加半杯冷水進去. 因為如果水太開, 溫度太高, 饅頭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膨脹起來, 但一開鍋, 馬上就會塌陷下去, 這是因為饅頭裏麵短時間膨脹起來的氣泡很脆弱,承受不住外麵的空氣正常的壓力。所以我的經驗是饅頭一定要用小火蒸,讓它慢慢漲大,開鍋的時候就不會塌陷了。


 



蒸饅頭的時間大約是15-20分鍾。我的饅頭大,所以我蒸了20分鍾。









 



看看蒸好的饅頭。




 



看看裏麵的組織。好吃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