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科女生們的故事(1)
文章來源: 薔薇啊薔薇2013-09-09 13:25:11
            那些文科女生們的故事(1)



            們對學文科的女生大致有這樣的印象: 小有文采,小有姿色, 小有才藝,小資情調。學文的女生,因為不象理工科生有那麽多功課的壓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涉獵不同方麵的書籍, 比較容易文藝範。所以文科女生在學校中總是受到男生們較多地青睞。

        社會上有這麽一種說法: 文科女生一回頭,傾倒整個男生樓; 文科女生二回頭,路上汽車亂碰頭; 文科女生三回頭,天上牛郎翻地球;  文科女生全回頭,泰坦尼克繼續遊。 文科女生如果有點姿色, 加上那個年代瓊瑤小說的熏陶,通常讓她們比較多情善感,愛情對她們很重要,總想擁有浪漫唯美的情感。文科女生在最初畢業的那段時間,事業上往往是無所作為的,她們大多不象理科生那樣深入車間或加入設計項目組,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到工作中, 所以有更多地時間打扮自己,折騰生活,  因而故事也大多曲折些。

        盈芝是一所綜合性大學英文係的女生。盈芝的身材很好,1.65m的身高,還是校遊泳隊的,經常練遊泳,身材凹凸有致。 盈芝的臉也是尖尖瘦瘦,符合現在流行的巴掌臉,所以雖然她有120斤,看起來卻一點也不顯得胖。盈芝對自己的樣貌有一點不是很滿意, 就是眼睛比較小,還是個單眼皮。但這並不妨礙盈芝成為英文係的一枝花,也許是因為她整個人很洋氣的緣故吧,在新生入學時,一身白色西服洋裝,微喇的西褲勾勒出修長的雙腿,在80年代中後期大學生穿著還比較樸素的年代,盈芝顯得特別時尚突出。盈芝的父母都是大城市的醫生,她雖是家裏的獨生女,但並沒有像其他的獨生女一樣,對父母有很多依賴。相反好像跟母親不是很親近,想要畢業以後遠走高飛。

      盈芝雖然是個吸引人的女孩,但由於英文係的男生很少, 她並沒有太多的追求者,加之住在有看門的女生宿舍裏,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她接觸男孩子的機會。大學二年級,盈芝跟同班另一個漂亮女生搬到了青年教工樓裏,大大增加了她倆接觸到青年才俊的機會。很快盈芝認識了一個男孩,據說是隔壁另一個高校校長的兒子,男孩子從個子,外貌到談吐都是那種處於平均值的男孩,可以說配盈芝稍遜色了些,盈芝跟他接觸考慮的可能也是他家庭的優勢吧。實際情形果然不出所料,很快盈芝認識了同在英文係讀研究生的明武,明武風度翩翩, 談吐風趣, 常常逗得盈芝開開心心的。明武在讀研究生之前還工作了3年,有些社會經驗,顯得成熟穩重,盈芝似乎對明武的方方麵麵都很滿意,唯一是在年齡方麵有點憂慮,因為明武比她大了7歲多。盈芝20, 而明武已經27了,對於盈芝來說好像很老了似的。不過盈芝的母親對此持樂觀的態度:“大幾歲更懂得體貼人。” 於是盈芝便輕輕鬆鬆地跟明武在一起了。

        明武比盈芝早畢業一年, 分到了沿海大城市的一所高校裏當英文老師。 寒假的時候盈芝去探望明武並聯係工作, 準備畢業後到同一城市工作。  寒假回來, 盈芝對好友雪梅傾述:我什麽都體驗過了, 如果現在就去死,都沒什麽好遺憾的了。雪梅聽到這樣的說法,暗暗感到吃驚, 因為對於雪梅來說,她們21歲的年紀應該是風華正茂,對世界滿是憧憬,怎麽就會想到“死而無憾”了呢?雪梅猜測:難道跟明武的感情那麽快就淡了?

       畢業後, 盈芝還是去了沿海的那座大城市, 跟明武在一個學校裏當老師。過了一年, 明武爭取到公派英國做訪問學者的機會, 而留在學校裏的盈芝因為隻有本科學曆,是不可能有什麽發展的,於是盈芝跳槽到一家知名的外資企業做市場宣傳。 明武在外的這一年, 盈芝遭遇了幾個追求者,其中最能打動芳心的是一位美籍華人, 有著令人動心的鮮花攻勢, 最重要的是他講一口標準的紐約英語, 盈芝對雪梅說: “ 我們學語言的, 對語音語調很敏感的, 我好喜歡他那純正的紐約音。” 雪梅不是學英語的, 自然不懂純正的紐約音是什麽樣的感覺, 但她還是從盈芝的談話中知道了: 美籍華人隻比盈芝大2歲,而且身形高大俊朗, 愛說愛鬧, 跟她很談得來。後來,盈芝還是沒有跟美籍華人走到一起,她說一想到明武在英國為了她,想要多賺英鎊,多餘時間都到雞肉加工廠打工,以致現在看到雞肉都想吐,她還是沒能下決心離開明武。

       明武回國創建了自己的英文培訓學校,幾年裏有了自己的事業,雖然有點謝頂, 但依然風度翩翩,為人很有學者風範, 不過盈芝對他的感情卻並沒有進一步加深。 此時的盈芝有很好的工作,  在一家外資企業的市場部作主管, 但看到同學們都出國了, 她不甘心學英文的自己卻從未踏出過國門。想移民,明武有自己的事業, 不願放棄;想留學,但她又不是個敢獨自闖蕩的人, 雖然多番聯係,最終還是放棄了去德國的留學機會,轉而選擇在國內一所高校學習MBA。

       此時盈芝已經30出頭, 同學朋友們大都有了孩子, 雪梅提醒盈芝可以要個孩子了, 可是盈芝卻說不急, 生孩子簡單得很,是個女人都會。想來,盈芝還是不滿明武沒有讓她實現出國的夢想,沉穩體貼的優點也在歲月蹉跎中成為老沉死板的缺憾。後來盈芝遇到了蕭平, 她的一位MBA同學, 這次蕭平的熱烈追求, 終於讓盈芝離開明武,投入了蕭平的懷抱。  蕭平幫盈芝實現了出國夢, 她移民到了加拿大。可是,蕭平沒有跟盈芝一起在加國坐移民監,他為了自己的事業在把盈芝送到加國後,回國了。盈芝期待著可以懷孕,然後在加國待產,並拿到身份回國。盈芝在加國偶爾打打工, 消磨著時間,並等待著蕭平幾個月一次的探親, 兩年過去了, 她沒能懷孕,卻等來了蕭平要離婚的決定, 她不知道是蕭平有了新人, 還是嫌棄她高齡不能生育。

      盈芝回到了國內,準備跟蕭平辦理離婚。第一天去辦事處的時候, 由於去晚了他們沒能辦成離婚,於是決定第二天再去。當第二天蕭平久等不到盈芝後, 終於在寓所發現盈芝已經服用了大量安眠藥, 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盈芝在21歲時的那句似是幼稚的話: 現在去死, 我也沒什麽好遺憾的, 竟然一語成讖; 沒有愛人, 沒有子女, 沒有兄弟姐妹, 沒有家庭親情,沒有事業, 沒有希望,讓盈芝徹底放棄了這個世界。

      讀者們, 看了盈芝的故事, 你有什麽感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