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上的戰場和課堂——24年後再看德阿決賽隨想
文章來源: 阿留2014-07-14 22:09:15

昨天的世界杯決賽,德阿兩大豪強在兩個生肖輪回後再次決鬥大力神杯,冥冥中注定重現了同樣的比分,而場麵火爆和精彩程度比24年前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火爆得像戰場,精彩得堪稱當今足球的課堂,頗有回味。
 
整場比賽德國隊20次犯規,阿根廷16次,各得兩張黃牌。克拉姆腦震蕩、小豬飆血、諾伊爾“流星趕月”式擊球的同時也閃電般的砸扁了瓜瓜,這些類似“戰場”的“激鬥”場麵必然讓大家對其火爆程度印象深刻。





本場比賽體現了當代競技體育高度對抗的特點,也可以說是殘酷性。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保護運動員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比如諾伊爾的出擊,一般而言門將先觸球則判對方衝撞守門員(瓜瓜的黃牌估計是照此辦理滴);未觸到球則是門將犯規,如果在禁區內最重可以紅牌罰下+點球。而這一次,雖然諾伊爾先觸到球,但伊瓜因顯然不是衝撞,倒是諾伊爾有危險動作。這樣的情況,以後怎麽判?聯想到內馬爾差點被背後飛膝廢掉,應該考慮相應措施吧?伴隨對抗程度的不斷提高,規則必須對運動員的安全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再看兩隊的精彩表演。首先阿根廷給巴西隊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告訴他們什麽叫“知己知彼”,以及如何據此製定有效的戰術。這場比賽,阿根廷放下架子打防反,快速通過中場直擊德國隊身後,創造了多個很有威脅的機會。比如上半場,阿根廷的控球時間隻有30%,而“一劍封喉”的機會並不比德國隊少。如果瓜瓜梅梅運氣好一點,或者迪聖母在場上,勝負真的還很難說。其實24年前,阿根廷就做了一次巴西隊的老師,弱勢下硬是把桑巴軍團擋在8強之外。阿根廷球迷在巴西人麵前裝長輩,應該說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哈。

德國則同樣給荷蘭上了一課,內容是如何在頑固的對手麵前保持耐心,如英文解說所述,靠著整體實力一點一點把阿根廷grind down。終於,他們抓住了一個看似不是機會的機會,以少打多的情況下依靠一記準確的傳中和格策幹淨利索的射門擊敗了對手。反觀荷蘭隊,固然整體實力比德國有差距,但從下半場後半段開始不斷滋長的急躁情緒也是點球失利的原因之一吧。

德國隊此次奪冠,真的是名至實歸。從2002年以來,世界杯上成績最好、發揮最穩定的就是德國隊。前三屆他們都敗在應屆冠軍腳下,這次終於從“冠軍的試金石”升華到冠軍的寶座。有趣的是,現有的三支奪冠4次以上(含)的球隊,其第三和第四次奪冠均經曆了24年的漫長等待:巴西從1970等到1994,意大利1982等到2006,德國則是1990等到2014。這三支球隊都是世界杯上最優秀的隊伍,尚且要等這麽多年,可見捧杯是道路多麽的艱辛!

四強中學費交得最多的當數東道主巴西隊。兩場被狂灌10球,看似偶然,實際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因素。在歐洲加大投入,並把科學化的訓練方式不斷引入足球運動的時候,巴西人單靠自己的天才還能抗衡多久呢?天才斷檔的時候怎麽辦呢?縱觀巴西隊的5次奪冠,都是天才輩出的時代,前後分為兩個時段。58,62,70三次奪冠,是貝利、加林查、迪迪、瓦瓦等爆發出了第一個黃金時代;94和02則是羅馬裏奧+貝貝托和3R+2卡(卡福、卡洛斯)交相輝映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這次呢,前場僅有內馬爾一個人擔綱;他一旦傷退巴西隊就像沒了牙齒兼雄風不振的老虎,在和獅子、獵豹的對攻中被咬得遍體鱗傷,虎威掃地。小馬哥22歲第一次參加世界杯就承擔這麽大的責任,他的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堪當大任,真的是一個人扛起了巴西隊。雖然沒有大羅那樣的蓋世天才,但他確實很有領袖氣質,做得好有希望成為巴西隊的齊達內。

而巴西老帥斯科拉裏,真是應了那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記得02年巴西隊的世界杯預選賽打得十分不順,斯科拉裏臨危受命,最終把巴西的點點星光聚焦成耀眼的激光,造就了5星巴西的輝煌。而本次半決賽戰略的重大失誤,則使其英名掃地,甚至說在巴西球迷心中“遺臭萬年”也不過分。好在巴西人還算厚道,強烈要求老帥下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他2002年的貢獻。其實這樣的成就,一個教練一輩子能有一次就十分幸運了,在你爭取第二次的時候上帝總要為難一下,不能什麽好事都讓你得了。老帥這下也可以安心退休了,如他自己所說,生活還要過下去。

東道主巴西沒有奪冠,但想想他們並不孤單。90的意大利、06年的德國世界杯,東道主也都沒有奪冠,隻是沒有像巴西敗得那麽慘而已。謹祝願桑巴軍團鳳凰涅磐,浴火重生;老帥斯科拉裏順勢而退,安度晚年;小馬哥下屆世界杯破繭化蝶,再造輝煌!

90年看世界杯德阿決戰時俺還是個中學生,現在已經是“早生華發”,人到中年啦!偶們都會老去,但世界杯永遠不會老,它會4年一度如約上演綠茵場上的華美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