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西去】瑪瑙斯,我來了
文章來源: XQQ2024-02-29 20:50:22

結束了19日的巴西之行,我不緊不慢地在家裏收拾著行囊。展開在亞馬遜雨林洗滌過的衣衫,一股來自植物王國的清香撲鼻而來。那個日日如蒸桑拿,天天須頂烈日的“森林之城”瑪瑙斯的所有記憶,瞬間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瑙斯在哪裏?

瑪瑙斯是巴西北部亞馬遜州的首府,靠近赤道,且被亞馬遜雨林團團地包繞,故有“亞馬遜心髒”之譽,也有人稱它是“熱帶巴黎”。

瑙斯市逗留的數日裏,我蜻蜓點水般地穿行在它的大街小巷體會著原始與現代的融合,感受著繁華與衰敗的交織。對這個城市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盡管我的認知是片段的、瞬間的,卻依然是絢麗的、生動的。我試圖將印象中的瑪瑙斯圖片拚接起來,就像手工製作一幅拚布被單。

(一)不可錯過的亞馬遜劇院(Teatro Amazonas)

我應該是在見到這個文藝複興時期建築的第一秒就被它驚豔到了,因為它不是佇立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旁,或者羅馬的威尼斯廣場上,而是巍然屹立在亞馬遜雨林中的一座孤城。

眼前的這座“寶石宮”建1896年,耗時15年,耗資1000萬美元。它雖然仿照了巴黎歌劇院,卻是妥妥的巴西範兒。宏偉的半圓型穹頂覆蓋著36,000塊象征巴西國旗色的彩色瓷磚,這些黃綠圖形與牆麵的玫瑰色和廊柱的乳白色交相輝映,打破了傳統設計理念,卻也凸顯了巴西特色。

進入大廳,我再一次為劇院內極盡奢華的法國路易十五裝飾風格而震撼除了地板用的是巴西硬木,其餘所有的玻璃、水晶、大理石…都來自歐洲各地。

從觀眾席仰望屋頂,可以看到代表歌劇、舞蹈、音樂及悲劇的四幅壁畫。最奇特的是,將此四幅畫麵隔開的圖案,竟形成了巴黎埃菲爾鐵塔從下往上看時的四條腿的效果。

亞馬遜劇院內的每一盞華麗典雅的吊燈和每一座栩栩如生的浮雕,都在提醒我們瑪瑙斯曾經擁有過的鼎盛與輝煌。

那是十九世紀末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一戰的爆發,橡膠變成了搶手貨,這無疑給亞馬遜地區帶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因為這裏的原住民早在1600BCE就能從亞馬遜雨林的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裏提取天然橡膠了。橡膠熱潮Rubber Boom)帶來的巨大紅利,讓昔日偏僻貧窮的叢林村莊瑙斯華麗轉身,蛻變為富裕而精致的世界級都市,它的城市電氣化甚至領先許多歐洲名城。曆史學家Robin Furneaux曾如此描述當年的橡膠暴發戶們,“如果一個橡膠大亨買了一艘巨大的遊艇,另一個就會在他的別墅裏買一頭馴服的獅子,第三個則會給他的馬澆香檳。”

然而,兩個不幸事件最終扼殺了巴西的橡膠工業。其一,1876年英國人H.Wickham將7萬顆橡膠樹偷運至英國,並最終落戶於遠東;其二,災難性的橡膠樹黃葉病無情蔓延。早期脆弱的橡膠生產鏈隨之嘎然而止,瑪瑙斯重新陷入了衰落和貧困的沼澤,百姓的日子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美好的事物如刹那芳華,轉瞬即逝。

市內隨處可見的華麗建築,無不折射著橡膠時期的昌盛。

(二)偶遇中國商家

在旅館等電梯時,我百無聊賴地盯著電梯門上跳動的數字。

“來旅遊的?” 一位亞洲小夥兒主動搭訕。

“是啊,你也是?”我這麽應著,心裏卻覺得蹊蹺。來到巴西第四旅遊城瑪瑙斯,就是想在亞馬遜河裏釣幾條傳說中凶殘的食人魚Piranha,在熱帶雨林中摘幾粒讓人滿口生津的百香果Maracuja,還能幹嘛呢?

“我是來出差的,我們的廠子在這兒。”小夥兒答道。

“什麽工廠?為啥在這兒?你從哪裏來?” 像是個丈二和尚,我不由得拋出了一串兒問題。

小夥兒倒是耐心,他解釋道,“我們是2019年來這裏建廠的中國私營電商。自瑪瑙斯上世紀中成為自由貿易區後,各國企業紛紛來此投資設廠,可以享受到政府優惠的稅收政策;此外,亞馬遜河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瑪瑙斯擁有世界最大的浮動碼頭,可停靠8000噸貨輪,優良的水運條件利於商品的運輸。”

“可是,可是,這兒既悶熱又潮濕的熱帶季風氣候,有多難熬啊。”我說著說著,聲音弱了下去,自己也覺得講的話挺沒出息的。我的腦海裏好像放起了一部幻燈片,亞馬遜河岸你來我往、熙熙攘攘的一幅幅畫麵快閃而過

15世紀,西班牙人來了,首位穿越亞馬遜河的探險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到達了亞馬遜河河口;

17世紀,葡萄牙人來了,他們在此地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定居點-Rio Negro堡壘;

19世紀第一次橡膠工業繁榮時期(1879-1912),帶著“白色黃金夢”的巴西及世界各地移民來了,大批南美土著人隨之被悲慘地淪為“工業奴隸”;

20世紀的第二波“橡膠熱”浪潮中(1942-1945),美國人來了,為了給二戰聯軍提供急需軍用物資,無數的巴西“橡膠戰士”喪命於瘧疾/黃熱病/肝炎和黑豹/蛇/蠍子的雙重襲擊;

21世紀,中國人來了;

今天,我來了(*^_^*)!

你方唱罷我登場,他鄉有時是故鄉。我正想感慨一番,電梯門開了,我和中國小夥兒一起步入電梯,他不緊不慢地接著說,

“憑借實惠的水運價格,我們從國內裝運的零部件集裝箱在港口卸貨,在這裏的工廠加工為成品,再裝船運往巴西及世界各地,一個流程下來成本很有優勢。”

“巴西勞工的素質怎麽樣?“我關切地問詢。說實話,雖然來巴西隻有幾天,他們的辦事效率真是讓我頭大。

“當然不能和咱們大陸員工比啦。不過,總體說,還算努力。”電梯停了,小夥兒和我揮揮手,走了出去。

Good Luck!”我看著他的背影,還在回味著他的一席話。

(三)今日瑪瑙斯的市井氣息

繁華俱往矣,今朝的百姓又是怎樣砥礪前行呢?讓我的鏡頭帶著我的好奇,記錄下今日瑪瑙斯的世俗喧囂和生活景觀。

家常小吃木薯餅Tapioca由木薯粉製成,可單吃,也可卷入其他餡料,唇齒間會留下淡淡清香

葡式菜肴極為多見,也是殖民文化的產物。

賣奇珍異果的街頭小販

推西瓜車的漢子

賣巴西堅果的青年

熱鬧的小商品集市

參加彌撒的年輕人

Pop合影過的藝術家Rosa dos Anjos和她的藝術之家

人見人愛的導遊Gero為我們送來救生衣

兩位帥哥導遊

城市的垂直壁畫

街心公園一瞥

感謝團友雪雪的精彩攝影!

感謝博主蘇蘇在“世界風情”裏的留言

帕瓦羅蒂紀念片第一站就是馬瑙斯歌劇院。

來源: 蘇.蘇 於 2024-03-08 09:20: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 次 (1765 bytes)
回答: 【到巴西去】瑪瑙斯,我來了 由 XQQ 於 2024-03-06 19:18:05

很多人去亞馬遜,到了馬瑙斯就以為是到了亞馬遜,殊不知馬瑙斯隻是巴西亞馬遜的開頭。

自從去過馬瑙斯,之後就會關心來自馬瑙斯的人和事。正如前麵所說,紀錄片裏帕瓦羅蒂在馬瑙斯那幢粉紅色的歌劇院,對著大門敞開幾乎沒人的劇場放聲高歌,就像回到他的故鄉莫迪納。

以前ABT每年芭蕾舞季給黛安娜維西尼瓦跳伴舞的大帥哥馬塞拉戈麥斯,就是來自馬瑙斯的。還有一個,是在葡萄牙聽到的街頭歌手,叫San Oliver,以下是第二天又聽到他歌聲後,寫他的日記。

“我們散步繞到高塔電梯,傳來了清亮悠揚的歌聲,我們二個人一起叫起來。於是就拍下一段視頻,最響的bravo,是我叫的。歌聽完我響像粉絲一樣上前讚揚,我說我們followed you,我說昨晚我們在電梯這裏聽你唱,回家就找了油管來聽,我還在歌下寫了讚美你的話。我家領導也使勁問他,好聲音結束了嗎?得了第幾名?他說通過了半決賽,後麵就不知道了。我們說網上介紹你來自巴西的馬瑙斯啊?馬瑙斯我們去過的,就是亞馬遜的起點城市。我說現在我認識兩個來自馬瑙斯的名人了,一個是San Oliver,一個是在美國芭蕾舞團跳芭蕾的馬塞拉戈馬斯。

San Oliver 聽到馬瑙斯有些激動,眼圈也有些紅了似的。

歌手英文不是太好,我們鼓勵了他好幾句,然後揮手告別。領導手機上找Uber的時候,我又轉過頭偷拍了幾張San Oliver收拾離開的鏡頭。那麽有才華的孩子,可惜不是星二代,不知今後是否混得出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