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如何適應在美國的競爭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22-09-26 20:44:08



這幾天教育部宣布,自2013年以來,80%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海歸人數猛增。

但是前段時間校友寫博文講述自己認識的海歸,因為水土不服正在爭取歸海的故事。該學生在國內每月隻掙4000人民幣的收入,這隻是她在美國的可能收入的一個零頭。

我現在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關於歸海或大齡也要到美國來的谘詢,一般我都會給出這樣的建議:“勸你不要來美國!”。

我不知道留學生因為愛國回國的成份有多少,文化不適應也是因素之一,但是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是在美國麵對全球精英的競爭後選擇回國的。這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我以前談美國的情況多,現在發現英國的情況更為嚴重。

印度留學生獲得美國簽證的數據最近首次超過了中國留學生,今年上半年美國給印度籍的F1學生簽證是77,796, 而同期中國學生的F1簽證隻有46,145。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的簽證數量分別是106,005和53,278。現在完全顛倒過來了,這些數據說明中國留美學生腰斬,印度學生則是迅猛增長。美國疫情和政府操作貢獻了部分原因,我們還應該找更為重要的原因。

雖然印度籍簽證人數近期超過中國學生,但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校園的人數仍然是最大群體,中國學生以34.8萬對印度籍的23.2萬。

大家知道印度人遠比中國人容易留在美國,在美國H1簽證市場上中國學生始終處於劣勢,但是這不是一個美國特有的現象,所以很多原因應該從中國留學生自身去找。

留英的中國學生仍然是以10.6萬對比印度學生的8.2萬,但是在申請英國工作簽證上印度人對比中國人是3.5萬和1479,印度人申請工作簽證是中國人的23.6倍。中國留英學生真正留在英國工作或打天下的人數,據說不足所有爭取在英國工作的2%。鑒於英國擁有大量灌水的碩士項目和隻有三年的本科,不知留英家長們是否明白?無論自己的海歸孩子能否參與國內的競爭,他們都不願意參與英國市場的競爭。孩子們賺回留學的投資更是遙遙無期,那麽留學英國的目的到底是什麽?我不喜歡總說美國好,但是美國的情況應好過英國。

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找工作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在2012年就忠告過自己的學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家境好到送孩子們出來的家庭,沒有將孩子的素質培養好就送他們出來了。弱不經風的小中男和嬌滴滴的女孩子,無法麵對全球競爭,這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留學低齡化後很多問題都曝露出來了。

首先是因為他們的絕大多數在美國或英國都是學的坑爹困娘的專業,什麽金融或管理,22歲畢業的外國大學畢業生去管理美國人?或者英語都說不好的人去掙10萬美元年薪?這是非常不現實的,即使美國ABC都需要優秀的才行。在我看來,即使學商學院也應該是會計等專業對中國學生比較好。反觀印度人幾乎都學工程、電腦、科學或醫學,什麽好找工作就學什麽。這涉及我在谘詢學生職業選擇的第三條,你在擁有興趣和天賦後還需要關注市場的需求。

其次就是吃苦耐勞的程度和抗壓的品質嚴重不足,他們與我們當年沒法比,他們始終有退路。我們當年沒有,我們必須靠自我奮鬥,沒有任何老可以啃。我需要指出來的是,現在出來的最頂尖的大陸學生,在語言等方麵的條件比我們當年好多了,他們幾乎沒有太多的理由不能在美國發展。

我見到的留學生家長幾乎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留在美國,有些甚至認為孩子黑下來都可以,有家長親口對我說的。但是他們的孩子在與全球精英硬碰硬的對抗中明顯地敗下陣來,隻有回國一條路可以走,甚至連回國去拿4000人民幣月薪都行。他們的父母也隻有將淚水往肚子裏流,因為父母在國內沒有培養好他們吃苦的品質,在美國的競爭失敗,再不回去得抑鬱症怎麽辦?

根據數據統計,37%的海歸學生掙10萬人民幣以下的年薪,這種收入在一線城市隻有依靠父母補帖才能活得好。這與美國的薪資差得太遠了,也辜負了父母花百萬或幾百萬人民幣送他們出來的初衷。

我們經常需要定期解答學生的問題,根據周末與即將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的對話,他問我這個媒體的報道是否正確:因為歧視的原因中國在美國的人才紛紛回國?我給他的回答是這完全是無稽之談,我們在美國好好的,根本沒有看見這麽回事。與此相反,我經常見到回國後又需要出來的谘詢,最大年齡超過40歲的都有。

我們必須明白,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中超過80%的人選擇留在美國發展,從這可以看出美國對高級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其實現在的美國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華大實驗室出現招不到人的窘狀,找博士後和技術員是件令教授們頭痛的事情。美國公司的機會確實需要抽簽,我們大學的工作機會根本沒有簽證的限製。我在美國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缺人的時候。美國現在的失業率隻有3.5-3.7%, 低值為50年之最。

我還是一位相當稱職的谘詢師,在十年前就這樣告訴過我的學生,希望他當年聽進去了我的話。

新年祝福及感言

雅美之途;2012年元旦

一位北京的學生在完成申請後,寫來新年祝福同時也表達對最終被那所學校錄取的擔心。下麵是我的回信。因信談及一般感觸也勿涉及隱私,所以放此當作年終或新年感言。

“美國曾經被稱為The land of opportunity, 我想美國現在對於像你這樣擁有抱負的如此年輕的學生,同樣應該是機會之地。當然誠懇和刻苦努力是在這裏生存的基石,這個你在國內家裏也是父母經常教誨的。而我要強調的則是要多與美國社會交流,多參加學校裏的活動並多交美國朋友。課堂上更應慎密思考後多提有智力水準的問題,在美國沉默的少數族裔是最沒有出息的。

開始你會覺得孤單或不適,但美國是一個相對包容的社會。這一點能很好地從美國選出一個能耐確實有限的黑人總統看出。雖然歐洲自認比美國更左更自由派,但北非裔成為法國總統或土耳奇裔當選德國總理,這還是不可想像的。

我們見到中國人自然親切,你剛來時更會覺得如此,但是如果全紮在中國學生堆裏自成封閉的一體。這樣不但連最基本的英語都無法進步,你對美國的政治經濟或核心文化也不會關心,沒有美國知心朋友就更談不上了解美國的風土人情了。我這裏說的美國核心文化有些並不是你在電視或好萊塢電影裏看到的。試想想如果這樣度過大學四年,將來找工作時如何了解來自美國主流的麵試官的想法或心理?

我們到中國超市或餐館看見新來的中國學生總是有些感慨,特別是在你的停車處看見他們開的奔馳寶馬或林肯休閑車的時候。他們二十出頭而有些人的頭發己經變得比瑞典後裔或德國後裔更金發。他們這些花費全部來自父母,我就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怎麽想的,就是為炫富,國內父母也看不見他們的孩子在美國的風光啊!

寫這麽多,隻可能發生在普通申請表都基本完成的時侯,也預祝新年好運氣!”

昨天又見這景象,一堆中國留學生從印第安納開奔馳車來聖路易斯吃Dumpling Soup, 與我們這些老華僑的普通日本車並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