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亞型可能加速群體免疫的步伐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22-01-31 16:57:46

現在將奧密克戎稱為Ba.1,它的妹妹突變株稱為Ba.2。我從學術習慣暫時將妹妹突變株稱之為亞型。從基因組分析它們非常相似,它們確實密切相連,恐怕世衛組織都不會給額外的希臘字母來命名了。

看過一些資料以後,我幾乎想再次猜測,奧密克戎亞型可能會加速群體免疫的步伐,它可能是結束疫情的總減速設計師。原因其實比較直觀,那就是亞型以1.5倍奧密克戎的速度傳播,但是它致病的程度仍然與奧密克戎相似,以輕症為主。這兩大特征隨著歐洲全麵開放和躺平,以及可以預見的美國跟進,將會帶來大麵積的人群與亞型接觸,以被動的方式被病毒抗原免疫,新冠拂風吹打在歐美人的臉上。

丹麥健康部門的發言人說:“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BA.2 variant causes more disease, but it must be more contagious,",住院病人在奧密克戎和亞型之間也沒有區別。

福山認為管理得最精致政府的國家丹麥,在去年12月份時亞型才20%左右,現在已經成為主導突變毒株。丹麥現在是迎難而上全麵開放,雖然去醫院的人數增加,但是新病例和死亡人數與ICU是脫鉤的。可以預見存在滯後效應,但是丹麥每日的新病例是5.1萬多,對比18位的死亡,他們覺得扛得起。從基因突變的數量來看奧密克戎仍然是最高的,亞型也不少,但是要低些。最令人欣慰的是英國研究發現加強針對奧密克戎和亞型同樣有效,分別是67%和70%,具體使用的是什麽疫苗我們不清楚。

我在談論奧密克戎是否會成為新冠終結者時,給出的一個條件就是不會出現比奧密克戎傳播性更高,以及致病性更強的突變株。現在居然真出現了傳播力比一傳七或八的奧密克戎還高的突變株,但是謝天謝地它的毒性不高,至少從現在資料來看。

美國對疫情之貢獻和失敗的原因,我都在文章中有所闡述。作為對世界抗疫貢獻巨大的國家,從字麵上看,美國在新冠防疫上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差勁。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家比較,這裏包括英法德、丹麥、西班牙和愛爾蘭,美國新冠加強針和完整免疫都是墊底,加強針隻有其他國家的40-50%。美國是一個優質疫苗成堆的國家,隻要伸胳膊就可以免疫接種,但是仍然被反疫苗人士攪混水,有些醫生和專業人士都昧了良心參加反疫苗演說以傳遞錯誤信息。其實幾十億新冠疫苗所造成的死亡是罕見的,青少年心肌炎也是可以忍受的範圍。因為疫苗接種率低,美國的死亡人數和住院人數是其他西方國家的2-7倍和2-8倍,從這些數據看德國和愛爾蘭都很不錯。美國怪不了別人,隻有怪自己。

美國現在新冠死亡已經突破90萬人,更可悲的是這裏大約一半的人是在美國輝瑞疫苗被批準一年後發生的,也就是45萬。讓我們做點粗略計算,現在認為輝瑞疫苗可以90%以上防止新冠死亡,45 X 90% = 40.5萬美國新冠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我們密蘇裏鄉下隻有35-41%的疫苗接種率,每次突變株襲來他們就死一批,送到華大插管就太晚了。

美國現在的感染人數是全麵下降。這是前段時間華大附屬醫院的新數據,雖然住院和ICU趨飽和,但是住院, ICU和插管的大多數仍然是非新冠病人。醫療體係沒有被擠兌。當然絕大多數病人沒有打疫苗。

但是同濟美國醫生校友不同意上述解讀,可能各醫院情況不同,當然這隻是前段時間的留言,現在明顯好轉。這是她的留言,大家小心:

“醫院床位沒飽和,不代表沒擠兌。全國範圍醫院內很多常規藥品甚至打針的針頭都缺貨,夜班護士人手不夠,ratio超出正常比例。護理quality嚴重下降。我這周三個病人夜間摔倒,一個還有輕微腦出血。還有病人擇期手術推遲一個多月,因為沒有床位。這都是實實在在擠兌。而且你看的隻是ratio和percentage,大點的醫院幾乎都在不停增加病房,我們醫院就過去3個月就增加了好幾十張床包括一個新的ICU unit,擴充的人手和經驗都跟不上醫療需求。所以有床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