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疫苗的有效意味著美國將終結新冠流行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20-11-16 13:23:05

今晨傳來美國波士頓郊外的小公司Moderna新冠疫苗有效的消息,確實振奮人心。這個消息在聖路易斯郡決定再次封城的當天來臨,格外令人震奮。全球現在是超過一千一百萬人感染新冠病毒,130多萬人死亡,人類科學的進步應該能夠避免西班牙流感的悲劇再度重演。

Moderna疫苗的有效百分比不僅與輝瑞疫苗相似甚至更高,有效性高達94.5%,而且還可以在副20攝氏度保存。這種能在普通冰箱保存的疫苗,可以在醫生診所裏注射,幾乎打消了人們對mRNA疫苗冷鏈保存的擔心。輝瑞疫苗需要副70度保存,但是據說注射所需的輝瑞疫苗的劑量隻是Moderna的四分之一,現在安全性數據還沒有最後出爐,聽說輝瑞的副作用比Moderna的要低。

Moderna疫苗是NIH的所長托尼頂力支持的,他自己在訪談中說,做這個疫苗的決定就是在他辦公室完成的,為Moderna與NIH合作的結果。這可是純粹的美國疫苗,在張永振和石正麗發現病毒和公布序列的那一刻就著手了。具體的情況是這樣的,複旦張永振教授在元月11日在NCBI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順序,托尼主導的NIH傳染病所就在元月13日與Moderna確定了疫苗mRNA-1273的序列,當時美國根本沒有新冠的影子,其前瞻性的視野由此可見一斑。大家隨後便分頭行動,Moderna去負責生產,NIH負責臨床試驗的實施。Moderna疫苗的製備受到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 (CEPI)的頂力資助,CEPI為蓋茨基金會、Wellcome基金會等資助的國際基金。Moderna既然是NIH主導,那美國政府當然是最大的資助方。複旦教授張永振在第一時間無私公布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是對川普總統和他的造謠大亨國務卿Pompeo的有力反擊,他們兩位將人造病毒的陰謀論掛在嘴邊胡說。

阿肯森在NIH就認識托尼,他對托尼的才智與品格備加推崇。我以前說過,托尼是對美國新冠貢獻最大的人物,必將名垂青史,他現在還與總統合作真仍奇跡。他對今天的疫苗消息的反應是:“輝瑞和Moderna疫苗為幫助我們走在我們應該去的地方的重要步驟”。

我是一個做免疫的人,在今年元月份才從同濟海外校友會前主席汪爾佳那裏知道mRNA疫苗,他是製藥公司的資深研究員。我當時是將信將疑,隻有通過學習才有所了解,可見mRNA疫苗之先進,美國之前沿。我以前就寫文章稱新冠將美國拖下水是全球人民的福音,現在看來新冠疫苗必將終結在美國疫苗上。

Moderna為非常小的公司,新冠之前無人知道,但是它的誕生地的波士頓確實是人傑地靈的地方,麻省理工學院周圍的大腦可以震憾地球。我以前說中國沒有任何一所高校趕得上MIT的十分之一,我的這個觀點受到了批評,因為有人認為接近百萬之一的都沒有。美國是一個永遠開拓疆野的國家,從這次疫苗進展就可以看出,美國可以在知道複旦張永振公布的病毒序列的48小時後就設計出Moderna 疫苗的mRNA順序,天朝還把幾乎是“水煮”的費時而低效的滅活疫苗吹上了天,這個差距是十萬八千裏。

Moderna的創辦人是加拿大籍的哈佛教授Derrick Rossi,他找到華裔哈佛教授Ken Chien,想將自己的mRNA技術應用到臨床,Ken Chien因為研究VEGF mRNA在心髒中的表達而全球聞名。他們再聯合哈佛的免疫大佬Timothy Springer和MIT的Bob Langer共同創辦了Moderna,這個小公司現在都隻有800多人。Ken Chien是哈佛本科,但是隻讀了Temple的MSTP, 仍然能做到頂層。隻是他在2013年離開哈佛去瑞典Karolinska做心髒部門的director後,就再沒有聽到他的太多聲音了。

Timothy Springer是所有學過免疫的人都知道的人物,因為他發現了係列的粘附分子,特別是Integrins。我在做博後時曾經做出過一個抗integrin beta鏈CD18的單抗,雜交瘤轉讓給歐洲公司,自己一分錢也沒有賺到。現在沒有那麽容易了,華大都不會讓這種免費的贈送發生。Timothy Springer為伯克利本科,哈佛博士,他從英國劍橋雜交瘤發明人之一,諾貝爾獎得主,Cesar Milstein處做完博士後,返哈佛做教授至今。Milstein和George Koehler當年發明單克隆抗體後曾經主動放棄任何專利的申請,認為基礎科學應該僅是為人類服務的。Milstein的美國徒弟Timothy Springer可不這麽想,他創辦的包括Moderna在內的幾家公司使他現在的身價超過了10億美元, 不知Springer的博士生弟子聖路易斯華大病毒免疫學家Mike Diamond是否也會走導師的路?

談及Timothy Springer, 讓我們說一點我們熟悉的與他相關的德州醫生,隻使用他的名字Joe。Joe是位美國普通白人醫生,他在華大受訓時在阿肯森實驗室發現了補體的重要調節蛋白CD46, 文章發表在PNAS上,這基本上是可以成就Physician Scientist的教授人生的科學成就。但是當年阿肯森的標準是醫生應該至少有兩個實驗室的研究經曆,一個相當於PhD,而另一個則是博士後,那是沒有MD/PhD計劃的年代。因為阿肯森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阿肯森便把Joe介紹到當時風頭正健的哈佛教授Timothy Springer處做第二輪博士後。這位善良的德州人Joe去哈佛後,看見哈佛教授如此殘酷和虐待手下人,馬上打消了做科學的念頭,回德州老家當醫生去了。我在阿肯森家還見過他和他的日本太太,十分善良的一家人,他們自己有孩子還領養了兩個中國孩子。我與他太太有過交流,Joe則相當木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