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的博士導師真是楊振寧嗎?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18-12-12 14:52:34

我在得知張首晟去世的消息後,基於很多浮出水麵的消息,我是這樣在朋友圈留言的:“張教授家裏的聲明,RIP。李政道桃李滿天下,楊振寧的博士生據說不超過十人,尋短的張教授是其中之一。從現在知道的信息初步判斷,張教授純粹因抑鬱症死亡的原因不高,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從這聲明看是二位女兒(如果不是兒媳婦)和一位兒子。抑鬱症自殺青春期比較多見,John Nash都活過來了,後來死於車禍。[流淚]”

沒有想到,我的一位在美國大學做到講座教授的朋友在我帖後留言:“楊振寧不是他的導師,是Peter van Nieuwenhuizen”。留言教授的領域接近物理學,這使我著實吃驚,意味著我的信息錯了。但是也不能完全怪我,因為所有中文的介紹材料都是說張首晟從柏林自由大學本科和碩士畢業後,去紐約石溪大學師從楊振寧,那麽情況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張首晟作為少年大學生,以15歲的年齡考入複旦本科78級,因為高考成績極其優異而被公派到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讀本科, 後來據說也拿了碩士,然後去紐約石溪大學讀理論物理學的博士。隨便找張此文前麵年輕的張首晟與楊振寧合影的照片容易,畢竟他們是一個係或研究所的,但是說明不了直係的師承關係。師承譜帶在這年頭很容易查出,楊振寧太有名,他的簡曆裏沒有學生的名字,隻有獎項與榮譽;但是Peter van Nieuwenhuizen的履曆表中,很清楚地將張首晟列為弟子之一。

美國博士項目是需要有位直接的導師的,如果是實驗科學,你需要在這位導師的實驗室做好多年的研究才能得到學位。當然你的博士論文還有一個由5-6位教授組成的委員會,作為博士生你需要定期向這些委員會匯報你的進展,他們也會為你的實驗方案給出參考意見。現在的信息說明楊振寧應該不是張首晟的博士導師,很有可能是他的學位委員會的成員,有很少數的情況是兩位導師共同指導一位博士生。張首晟的博士導師也不是等閑之輩,張首晟最引以為傲的狄拉克獎章,他的導師Peter van Nieuwenhuizen也曾經在二十多年前(1993年)獲得過。

至於中文媒體廣泛報道的:“張首晟去了美國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物理學大師楊振寧,攻讀博士學位”的原始信息,隻可能來自張首晟或楊振寧倆人,我們無從知道誰最先說的。這裏時間也很重要,因為張首晟博士畢業時並不太順利,他是先去的工業界,並沒有像其他最為傑出的博士去著名大學做教授,楊振寧當時幫了多少忙我們不得而知。那麽是否張首晟做出名了,楊振寧才開始在媒體上收這位弟子呢?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楊振寧是有類似的經曆的,他僅比李政道大幾歲就曾稱自己是後者的導師或引路人,大家可讀我以前文章的節選。(雅美之途,2017年2月22日)

“談及中國人不抱團的特性,我想借此講講我們隔壁州的伊利諾大學的John Bardeen(巴丁)的故事。巴丁是至今唯一的兩次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但從他第二次的獲獎,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人的師生之間是如何相互提攜與互助的。巴丁早年因與人合作在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改變世界的晶體管而獲諾貝爾獎,沒有晶體管你我現在是不可能靠電腦芯片交流而隻能是依靠大箱式的傳聲器。巴丁獲獎後依照諾貝爾獎的規則,提名自己在伊利諾大學的一位博士生施裏弗為諾貝爾物理獎候選人,大部分諾貝爾獎的提名人為諾貝爾獎得主。但是當諾貝爾委員會在審核巴丁的提名時發現,施裏弗和庫珀建立的超導BCS理論裏麵巴丁本人做出了不可分割的貢獻,BCS正是他們三位名字的首個字母,所以若授予施裏弗諾貝爾物理獎也必須包括巴丁,結果在1972年授了三人。這個故事的確實性應該在2022年可以揭曉,諾貝爾委員會有50年後公布提名人的規定。

反觀我們中國人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為了功勞之爭可以出書把罵架從紐約一直罵到中國。楊振寧可以在李政道為原創的鐵證麵前顯盡人性之醜陋,自己在芝加哥大學當不了費米的學生卻以僅年長數歲為理由而以李政道的老師和引路人自居,而李政道恰恰是費米的正宗弟子。楊振寧還在諾貝爾授獎的禮議場合,向李政道要求以年資更深的一方先去與瑞典王後握手。他們的決裂來自《紐約客》的猶太人寫的文章,道出的原因是楊振寧強調每次提及宇稱不守恒他的名字必須在前麵,而原始論文是李政道在前麵。以致於全球學術界為紀念他們發現宇稱不守恒的五十周年記念會上,兩位被邀請罕見同時出席,結果一方在台上講當時理論突破的細節,另一方在下麵聽時則大聲插話道:“That's not true!"("這不是真的!”),這種德性真是令人汗顏。”

我的猜測是:作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肯定提名了張首晟作為諾貝爾獎候選人,拿他的話說就是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隻是時間的問題。隨著張首晟的去世這屬於中國人的潛在諾貝爾獎也放飛了,楊振寧是否真的做了提名,隻有40-50年之後當諾貝爾委員會解密時才能知曉。當然我們還需要看張首晟當時的直接合作者是否在未來獲諾貝爾獎,楊振寧的不靠譜的評論是不少的,諸如類似“清華學生已超過哈佛學生”等等。

張首晟與Peter van Nieuwenhuizen(後排右一)出席石溪大學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五十周年慶典。

Peter van Nieuwenhuizen的履曆表。

石溪大學現任校長Samuel Stanley。現任校長為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出去的感染病學家, 華人的女婿。Stony Brook以前全稱為SUNY, Stony Brook(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現在仍在SUNY係統,但是他們把名字直接改為了石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