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長眼中的美國教育 (3)供孩子上學,得花多少錢(上)
文章來源: 知名度比較高2014-09-01 09:42:41



2014831   星期日

美帝的教育,是各州各自為政。但總體來說,其本質都是大同小異。

以馬裏蘭州為例,從K – 12,也就是天朝的學前班 ——高三,是實行免費教育。這個政策當年著實挽救了我們這些政治局沒親爹、國內外無幹爹,一窮二白的留學生/博士後類。

當年,兩個孩子一起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月差不多$2200的托兒費(孩子小的時候,價格更貴)!當時的國際金價是$450/盎司。也就是說,每個月,扔出去大概140克金子啊~~~ 有木有!而一個廉價的博士猴,一年的工資也就$2.5 – 3.5萬,留學生就更慘,每年一般不到$1.8萬,您說這日子可是腫麽過的!

總算,孩子上學了!

突然,從身心上有了一種掙脫了枷鎖的解放!

學校早上915上課,我天天和孩子們8點半起床,吃過早飯,就在家門口步行2分鍾的地方等校車。



開學的第一天,孩子高高興興地上了校車,開心地跟司機說:“Good morning~”卻沒有回頭跟我說一聲“白白”。這是孩子要飛的前奏嗎?



沒有了昂貴的托兒費,加上工作的變遷,感覺日子一下子過得高大上起來!

 

公立學校,說是免費的,就的確是免費的。校車也是免費的。對於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連午餐也是免費的。


在這裏,必須要強調一點:學校對於保護學生的隱私,保護學生的尊嚴,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每天午飯時間,學生們要排隊,自己領取自己的午餐。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午餐卡,要在收銀機上劃卡後,才可以領餐。劃卡後,收銀機顯示應付的午餐價格。普通學生的午餐卡,餐費會自動從賬戶裏劃走,家長要定期充值;而貧困家庭孩子的午餐卡,是特殊帳戶,不需要家長往裏麵打錢。

所以,整個學校裏,無論校長、老師、餐廳服務人員、學生,沒有人知道哪個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在吃免費午餐。這樣,極大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每天下午3點半放學,放學後有各種課外興趣班。學生可以自願參加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多個。所有興趣班全免費。如果家長有良心,就每年為公立學校係統的課外興趣班項目捐$30,專款專用。


學生到了
4年級,就有了“天才班”教育製度,為那些已經在學高了2個年級還嫌學得淺的,或者在某個方麵表現出超常能力的學生設置。“天才班”由專門接受過“天才教育”特殊培訓的教師授課,以確保不埋沒了每個學生的潛能。

如果碰上了“天才班”都滿足不了的學生腫麽辦?好辦,特殊教育,有一個算一個。

還有一種情況:隨著各國移民的紛紛湧入,很多移民的孩子,英語並不流利,或者上課根本就聽不懂。對此,公立學校特設英語補習班,為這些學生迅速解決提高英語的問題。

 

總之,無論是什麽教育,隻要是在公立學校,就是免費。

這種免費,不僅僅是隻有美國公民才可以享有。不管你是當地常駐居民,還是臨時訪客,不管你是不是有合法身份,哪怕你是個偷渡客,隻要你能證明你住在這個學區,要上學,公立學校就必須接受你!

 

這聽起來,似乎是好得到了天堂一樣,在美國養娃就不花錢了?

當然不是!

想花錢,就總有花錢的地方。咱華裔的傳統是不給孩子在教育上扔錢,就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孩子。

怎麽扔?咱明天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