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之旅,什麽賺錢做什麽生意
文章來源: 多倫多橄欖樹2023-05-01 06:25:02

這次回國,發現小街巷裏,很多小超市,很多小菜場,還有就是早點鋪,還有菜場與超市綜合一起的小店,叫什麽”老王”,或者”老李”生鮮。

最初,我還是習慣去以前熟悉的大菜場去買菜,偶爾一次,做菜的時候發現生薑沒有了,而媽媽吃那道菜一定要加生薑才喜歡吃,所以趕緊下樓去買。

阿姨告訴我門口就有一家小菜場,你去買,快一些。

我走出院門,不出二十米就有一家小型菜場,平時走過路過都不知道好不好,從來沒打算去買過菜,我和爸爸一樣,專門挑選已經去習慣的菜場買菜,老爸常說,我們老主顧了,買東西好放心的。

不過緊急情況嘛,就嚐試一次吧。

走到不太大的小超市門口,就看到了我要買的生薑,近處看看那些菜,新鮮度並不比大菜場差,隨後,我拿了生薑,又順手拿起旁邊一棵顏值很高的流心包菜,兩樣東西一起買了回家。

從此,我就常常光顧那家小菜場了,因為那個留心包菜真是太新鮮也味道很好,媽媽喜歡吃看起來有顏值的菜,並且健康養生的,留心包菜炒豆瓣,也是我老爸特別喜歡的一道菜,隻是,我親愛的老爸太過於節省,總是買倒籃的菜,每次包菜炒出來,都沒有那種如翡翠般的青綠。

後來,我有一次去我姑姑家玩,姑姑家也做留心包菜炒豆瓣兒,兩種食材都是最新鮮的,炒出來就美美的,樣子美,味道美,端上桌子,再用一個漂亮的碗碟,使得吃飯不僅是充饑,還變成了享受,變成了一天中精彩的亮點。當時姑姑就說,你爸爸總是省錢買便宜的,我就買一大早剛上市的菜,你看,味道完全不一樣,而且沒有什麽要扔的,這樣其實也不浪費,可能更加省錢呢。

那時候,我高中了,回家說給爸爸聽,爸爸說,我們早晨哪裏有空閑呢。

唉,是的,我們家裏早晨就是打仗一般,姑姑家門口就是自由市場,走去就可以,她上班也是走兩步就到,我父母上班,就遠了。我又扯遠了。

回來說那家小菜場,生意真是很好,我們自己進去拿東西出來,老板在門口收錢,有時候看到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可能是他們的小孩,周末在幫忙收錢,手腳沒有那麽麻利,有次算錯了,要多找我錢,我又扔了回去,我是極少用現金買菜的人,難怪人家孩子弄迷糊了,以後,可能孩子們都不太會找零錢了,都掃碼了。

除了這家小菜場,走不了二十步,又有另外一家,還有專賣各種蛋類的,這次回去,鹹鴨蛋也吃了,媽媽告訴我,爸爸最後的日子裏,還想吃鹹鴨蛋的,可是我說太鹹了,不讓他多吃,現在想想人的生命這麽脆弱,哪裏是少吃兩個鹹鴨蛋就能改變的呢,老人真是很愛吃,就吃點兒,至少體驗了快樂。

轉過蛋類專賣店,連著兩家菜場,接著,再連著兩家還是三家肉鋪,再接著就是一家名叫某某生鮮的大菜場,家家生意火爆。

小巷子裏,幾乎都是這樣的生意,其他的就是超市,豆腐店,早點店,哦,對了,還有一兩家專門賣冥幣的,那段日子,我常常光顧。

隨意間,與某個小店的老板聊過幾句,說是現在就是這些生意好做,隻有這些每天需要的新鮮食材和雜貨人們還熱衷於去實體店買的,服裝那些,現在幾乎人家都在網上下單了。

那家稍微大型一些的生鮮店,被院子裏的鄰居們一致好評,我也就好奇去光顧了幾次,對了,曾經寫過買青菜拿成了青椒就是在那家店買的,可見人家生意有多麽火爆,我拿錯東西都沒有人發現,就是顧客太多了。

我以前熟悉的幾家店,有幾家換了生意的,多半是換成了小超市小菜場和精品肉店。

現在中國豬肉是精品了,我回去多吃桂花鴨,豬肉買得很少,因為真貴,有一次買了排骨,媽媽說好久沒有吃過排骨了,結果真是貴貴貴,我沒有挑什麽黑毛豬的,就普通的,已經很貴了,考慮我們幾個女的,真是不太能吃,就分作兩次,一次就一小碟子,嚐個味道,告訴媽媽來了加拿大,多買給她吃。其實,現在,加拿大的肉類也是漲了。

疫情中和疫情後近期,我不期盼2019再回來了,希望小的事情不期盼了。。

雖然豬肉貴了,還是買了一次香腸,媽媽小時候會灌的那種,絕對精品價,但是大家購買還是踴躍的。

我十一月初,看到小街上的居民開始買了大量的香腸了,臉上掛著期盼過年的興奮,那時,離陽曆年還有一個多月了。這讓我明白了為何有那麽多精品小肉鋪了,肯定是好賺錢的生意吧。對於生意人來說,不就是什麽掙錢做什麽生意麽,養活自己是硬道理。

不管生活有多少因為疫情帶來的變故,人們還是盡最大努力把日子過好,後麵聽說也要大力發展實體店的。

也許我下次回中國,就能看到其他的新變化了。這樣的新變化,應該讓回國之旅更方便輕鬆些,大家的生活也多了一些快樂的源泉。

凡是能讓帶來快樂的事情,都是好事情,也是我心中最樸素的滿足與追求。


送您一捧長壽花,願快樂比憂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