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精神綁架”的無助和過程 ---回應“心鏡”“是誰在情感上綁架了子女”?
文章來源: forhong2015-02-07 07:15:23

              父母對子女的精神綁架

 

            什麽是父母對子女的“精神綁架”?簡單地說,就是父母否定了無條件的愛---人世間愛的法則,而用父母對子女的肯定與認同替代了愛的意義。上天給予子女作為人的自由、價值和目的都是綁架式父母不喜悅的。這類父母否認“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合二為一”的神聖啟示,或者說人的發展規則,以負疚感、恐懼感和羞恥感控製子女的精神世界。子女的價值和生活的目的,必須不斷地在綁架式父母那裏努力掙得。子女想要把配偶以及自己的孩子作為生活中第一順序的想法、行為都不是綁架式父母想要的。對綁架式父母“孝順”的子女,會被他們的父母搞到精疲力竭,甚至妻離子散,以達到綁架式父母和原生家庭對被捆綁子女的期望。而這種“捆綁式父母”則從來不會賜給“被捆綁子女”情感和精神成長最基本的需要----無條件的愛。

 

                                                        第一步:預備和俘虜

            子女如何被父母實施“精神綁架”?不幸的子女在他們年幼無助的年齡,就開始成為父母“精神綁架”的犧牲品了。人在年幼的時候,不僅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給他們吃飽穿暖, 更需要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 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他們沒有給予;相反,他們利用了孩子來滿足他們自身的情感需要。

            於是,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按照自然發展規律需要應得到的滋養,父母用懲罰、拒絕等手段,削弱甚至毀掉了孩子裏麵“發動機”的能力,讓年幼的孩子學會了如何討父母的肯定和認同。長大成人後,這樣的子女因為大腦定式沒有分辨、批判的能力,他們深信父母的認同和肯定,是以他們讓父母滿意的條件為前提的。他們以為這就是“孝順”。

 

                                                第二步:隔離與順從

            綁架式父母慣用的手法,是抓住子女“發動機”能力已經被消弱的機會,進行“孝順”洗腦。這個過程是通過離間子女與配偶的關係,將子女的配偶排斥在外的手法。

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詭計,就是用公開的,或者隱晦的言語,乃至從不理睬和過問子女的配偶的方式,來批評子女的配偶“不孝”。這對於“發動機”能力已經被消弱的人,會是很害怕的事情。到了最高級的手法,甚至不需要對子女講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舉動等就足以讓子女心驚肉跳、寢食難安。愛妻子愛孩子,把配偶作為生活中的第一順序,被綁架者父母說成是“西方文化”,他們用“中國人還是需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由來告訴子女:你不要站錯了隊伍。如此一來,這個成年子女就從夫妻親密的關係中,被隔離開來。隻注重在孝順父母的思想裏。

            在思想和精神的層麵上,達到讓子女與配偶隔離之後,就開始鼓勵子女經常“回家”探望父母,在情感上依賴父母。子女經常被父母的“明示”和“暗示”等其他活動震到了,覺得不“常回家看看”,或者把配偶放在第一順序,或者有其他的想法很內疚。父母以沉默、拒絕、冷漠,要死要活的威脅,或者同時透過其他兄弟姐妹的撩撥等,阻止子女與配偶產生親密的感情。慢慢地,子女的婚姻關係漸行漸遠,甚至導致名存實亡。子女不再顧忌配偶的感受,或者家庭的實際狀況,心係父母,血濃於水,一切行動聽從父母的安排。

 

                                                   第三步:掙紮與服從

            一旦子女從他們的配偶的影響之下隔離出來,他們接下來的生活就身不由己, 並且絲毫沒有察覺。在父母以及原生家庭成員以“父母老了,看一眼少一眼,多多回來才對得起父母”之類的“親情召喚”之下,這個本來就“發動機功能弱”的子女,從身體到情感達到疲勞至極, 完全服從父母的綁架和控製。他們的生活上被父母期望著,他們的父母不斷地發送“我們在等你! 再不回來就晚了”的信號,鼓勵子女不顧一切“常回家看看”,體驗“血濃於水”的親情,履行對父母和原生家庭成員永無止息的責任。而這些綁架式父母則不會考慮被綁架子女的時間、休息、財政能力等情況。

            同時,綁架式父母聯合其它的家庭成員,對子女進行“密集型轟炸”,挑戰子女任何從子女的配偶或者其他地方獲得的與父母不同的意見和思想,令子女到精神負擔。更具諷刺的是,綁架者父母從來都是對子女進行“孝順洗腦”,但從來不過問子女,以及子女配偶或者孩子的生活。而子女沒有能力考慮他們的“孝順”思想和行為是否健康?他們隻曉得父母的話就是真理。時間長了,這些子女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們隻能一味地順服父母的意願,因為他們覺得隻有這樣做,才能找到在身體和情感上解脫的感覺。他們錯誤地以為,這種情感解脫就是他做對了。實際上,他們是順服了自己精疲力竭的大腦,而不是誠實地思考到底父母之愛是什麽,給他們的婚姻關係和個人生活帶來了什麽;給父母的生活帶來什麽。

 

                                    第四步:負罪感與對父母的完全承諾

          這個時候,被父母“精神綁架”的子女,會常常因為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感到不安。但是,綁架式父母會明裏暗裏曉諭子女:你豈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除了數列父母的辛苦犧牲,來占領道德自高點之外,綁架式父母在子女麵前,還顯出對待子女配偶的不滿寬宏大量:“嗨!兒子,你別管我,反正你媽我一把年紀,快要死了,我已經把你養大並且培養成人,你們過好日子就行了!”看看自己的父母多偉大啊!感恩父母的寬宏大量,這個“發動機功能”本已經很弱的子女,束手就範,以對父母的完全承諾作為回應,為父母和原生家庭的痛苦承擔著責任,讓父母用“孝道”把他們綁架起來不得動彈。

     解鈴還要係鈴人,可惜,他們的父母永遠不會給他們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