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山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文章來源: Taihangshan222015-08-15 23:41:55

 

巍巍太行山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今年,201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為悲壯慘烈,波瀾壯闊的一頁,在日本軍國主義野蠻入侵中國,中華民族最危亡的時刻,億萬中國人,毅然決然,投入了這場保衛中華生死搏鬥,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譜寫出許多可歌可泣故事。

抗日戰爭,是偉大的民族解放鬥爭,中華民族,百年來,第一次奮起,抵抗帝國主義列強,並取得勝利,由於是全民抗戰,戰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動員了億萬民眾參加,這也是一次最為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新中國,象浴火中的鳳凰,孕育著,誕生了!自立於世界之林!

 

抗日戰爭,總是和一個神聖的名字相聯,她就是太行山!

 

太行山矗立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數億年前,造山運動,隆起形成。山脈東部由斷裂,形成陡峭峽穀。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百公裏,是一道天然屏障。河流縱橫,瀑布湍流,貫通山脈,形成許多關口,娘子關,固關,雁門關。曆來是虎踞龍蟠,兵家必爭之地。

 

巍巍太行山,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暮霞撒金;奇峰怪石,高聳入雲;千溝萬豁,氣象萬千;懸崖峭壁,鬼斧神工;潺潺流水,咽咽鳴琴;飛瀑流泉,呼嘯而下;古長城,如蒼龍擺尾,綿延曲折。

太行山,風光秀麗,雄壯,暮春,荊條花香招蜂;初夏,野玫瑰燦爛惹蝶;深秋,柿子墜枝金黃,大棗飽滿深紅。隆冬,青鬆翠柏常青,百尺冰掛晶瑩。

 

 

http://bbs.cnnb.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9195

 

 

 

有一年,一批太行抗日老戰將到河北省讚皇縣舊地回訪,看著那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其中一位,秦基偉,原太行軍區一分區司令,感慨萬分:原先在這兒打了這麽多年遊擊,咋就沒有覺得這麽美!

 

巍巍太行山,前輩們戰鬥過的地方

 

我那些前輩們,和億萬中國人一樣,也都被卷入這曆史的洪流,在他們中間,有在八路軍,有在國民黨軍隊,命運的不同,使他們從不同的軍隊,參加了同一個為民族存亡而戰的大廝殺。

參加八路軍的前輩們,他們在太行山上,先後在平定,和順,涉縣,讚皇,井陘,獲鹿,左權,平順,五鄉一帶戰鬥生活過。

棄筆投軍,上了太行山

前輩們多為青年學生。受過教育。1936年,他,從上街遊行,抵製日貨,燒日貨開始,憤青呀!1937年抗戰爆發,一怒之下,回了村,組織抗日遊擊隊,拉隊伍,參軍的老鄉站好隊,唱完歌,氣氛悲壯,準備出發,鄉親們,有的歡呼,有的抹淚兒,其中有一個他的親戚也要走,老婆拚命趕來,哭天喊地,硬把那漢子從隊伍中拉了下來,這為家族算是留了一條血脈。同村被他呼走的,除了他自己,沒有一個生還,還包括他的哥 -我的另一個先輩,戰爭中,打散了,突圍後,被鬼子漢奸抓住,殺了頭。

勝利後,他,騎著日本大洋馬,一路風塵,回到村裏,到村口,下馬牽行,心情沉重,默默無語,無法回答鄉親的問題,那些活蹦亂跳的後生們,漢子們,跟著你走了,就你自己活著回來了?

順著他熟悉的山澗小溪,緩緩往家裏的老房去,路過一棵高聳參天的皂角樹,看到一個小女孩兒,在河邊大石頭上錘打,給人家洗衣服,鄉親們指給他看,那是他哥的孩子- 成了孤兒。一句話沒說,就帶走了,成了家庭的成員。。。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充軍

日寇猖獗,像嗜血的野獸,戰雲密布,黑壓壓滾滾而來,敗兵,土匪,如濁泥洪水,席卷而過,她們,十六,七歲的女子,卻滿腔熱血,迎著戰場走去,奔赴抗日殺敵前線。

我那前輩,在女子師範,老師的鼓動下,唱抗日歌曲,唱的熱血沸騰,她和另外兩個女生一道,徒步從河南走到山西太行山,一路上披披星帶月,饑餐渴飲,三天共夥吃了一隻個燒雞,到八路軍總部報道,參加了八路軍,就在彭老總手下幹事。後來從事婦女抗日救國工作。

抗戰時,她的兩個哥哥,都在戰場廝殺,一個是國民黨軍隊高級軍官,在貴州對日作戰時,美國人飛機來助戰,把國軍當誤日軍炸了,受了重傷,幾天幾夜,被人抬出來,一路昏迷不醒,後來竟然活過來了!另一個是國民黨軍隊下級軍官,行伍出身,鐵鑄一樣的身體,作戰勇敢,渾身是膽,經曆槍林彈雨,從山西中條山打起,後來轉戰到湖南,雲南,緬甸,遠征軍一戰,是他畢生難忘的經曆,講起來滔滔不絕,對盟軍給裝備的自動槍,充足的子彈,裝備讚譽一番。

這一家子,一個在八路軍,兩個在國民黨軍隊,撇下她的娘一個人在河南,日寇,漢奸,土匪,戰亂,饑荒,地獄一般煎熬,娘哭得眼睛都快瞎了,幾次想尋死,沒忍心,不知怎麽才活過來了!

她的家譜也有趣,世世代代都給朝廷當兵當將,到了她這一輩,都當兵抗倭,連女子都上戰場了!

到國民黨軍隊當政工幹部

國共蜜月期,國民黨要求八路派政工人員當幹部,她被派往國民黨軍隊, 幹了幾天,就看不下去了,國民黨軍隊那樣子,欺壓百姓,軍紀渙散,一到晚上,軍官們花天酒地,猜拳行令:六六六,七個巧啊! 八匹馬啊!她氣不過:這是什麽軍隊呀!,趁夜一氣跑回部隊,領導批評,她一點兒也不服!想一想,一個民主新潮女生,熱情抗戰,還滿腦子理想主義和女權主義,也就是八路軍這樣的,官兵同甘共苦,平等民主,紀律嚴明,尊重婦女和百姓,還能接受,那受得了國民黨軍隊那一套啊?

 

八路軍,抗日根據地

初期,配合國民黨正麵戰場,從側後襲擊日軍。戰爭延伸後,國民黨軍隊撤退,國土淪陷,八路挺進敵後,發動民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在這廣闊的淪陷的土地上,這就開始了村村戶戶的爭奪戰,形成敵我雙方犬牙交錯的勢態。有時敵我拉鋸戰,敵人白天來,我們晚上進去。爭奪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八路軍,新四軍最大的功績,是在敵後堅持抗戰,把老百姓組織起來,村村寨寨,建立抗日政權,就拿一個村來說,有農救會,婦救會,農民自衛隊,民兵,青抗先,兒童團。幾乎人人都在組織啊!

個個都是演說家 – 抗日歌曲的魅力

八路軍幹部,領導人,個個都是演說家,象朱德總司令,彭老總,左權參謀長,劉伯承,鄧小平,羅瑞卿,都是呱呱叫的演說家。一進村,看到老鄉們圍攏過來,蹭地一下,跳上大碾台兒,就開始講演,領著大夥兒唱歌,喊口號,然後是回答問題。。。根據地一帶的老鄉,左權縣,和順縣,老聽首長講話,胃口都調高了,一般的官兒都看不上眼,有那幹部說話不著邊的,農民直搖頭:日阿日阿!這仍說話水平不高!

我那前輩,也擅長演說,鼓動,唱起歌來,渾厚的男中音,鼓動了多少人上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年後,在北京見到一位老八路,感慨地說:我當時13歲,站在人群裏,就是聽他演說,領著大夥唱歌,唱的我熱血沸騰,就參加了八路!

聽我那前輩說,有一個東北流亡青年,參加了八路,這人很沒出息,每天早上起來,裹著個被子,情緒沮喪,不願出操,哭天抹淚,先唱一曲九一八,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啊呀呀!後來在反掃蕩最困難的時候,投敵叛變。意誌不堅定的,在困難的時候,甚至可以投降蹂躪自己祖國,蹂躪自己可愛的的家鄉的敵人!

 

八路軍一二九師 - 太行軍區

抗戰初期,八路軍編為三個師:一一五師,一二零師,一二九師,連同八路軍總部,進入山西。

一二九師最初由紅四方麵軍,加上陝北紅軍編成。由劉伯承任師長,鄧小平政委,徐向前副師長,在山西太行山,建立起根據地。國民政府隻給八路軍三個師的編製,八路要發展,建立下屬軍分區,不在編哈!一二九師下麵有太行軍區,下轄:8個軍分區。

各個時期的太行軍區各分區司令員,政委:

 

1940年6月,正式成立太行軍區,由八路軍一二九師部兼軍區機關,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治委員,王樹聲任副司令員,李達兼任參謀長。

後由李達,秦基偉,魯瑞林先後任司令員,李雪鋒,郭峰,賴若愚,冷楚,陶魯笳先後任政治委員;張廷發,何正文,王遠芬先後任參謀長。

下轄:8個軍分區,另有幾個新編旅。

軍分區

第1軍分區,秦基偉,胡震先後任司令員,高揚,郭峰 ,冷楚,周壁先後任政治委員;

第2軍分區,張國傳,曾紹山,魯瑞林,鄒善芳先後任司令員,賴若愚,賴際發,劉建勳,池必卿先後任政治委員;

第3軍分區,郭國言,陳錫聯,韓衛民先後任司令員,王一倫,彭濤,於一川先後任政治委員;

第4軍分區,石誌本,黃新友,韓衛民先後任司令員,王孝慈,劉毅,賈久民先後任政治委員;

第5軍分區,皮定均,韋傑,崔建功先後任司令員,賴若愚,徐子榮,穀景生,揚玨先後任政治委員;

第6軍分區,宗鳳洲,陶國靖先後任司令員,謝富治,陶魯笳先後任政治委員;

 

太行,戰將如雲,李達,陳錫聯,王近山,秦基偉,李德生,曾紹山,肖文玖,皮定均,尤太忠,韋傑,穀景生,崔建功等,都是些敢打敢拚,不畏強敵,智勇雙全的戰將。

戰將們敬重劉伯承,老太行,都稱他劉師長,解放後多少年了,還是叫劉師長。有些是大軍區司令了,一見劉帥,恭恭敬敬,大肚皮一挺,兩腳一磕,一個敬禮,聲音洪亮:師長好!

檢幾個軍分區說說:

一分區, 百團大戰後,秦基偉率領129師新編11旅來到讚皇縣,組建一分區,任司令。秦基偉帶領部隊采用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多次深入敵後搞偷襲,炸崗樓,拔據點,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敵人在平漢路西側苦心經營的封鎖線。壯大了抗日根據地。

影片中的漢奸形象都是小醜,大夥兒看了哈哈一笑了事兒。在那殘酷激烈的戰爭中,漢奸們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有一年,日偽在河北讚皇縣搞了個反撲,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漢奸們領著日本兒,挨家挨戶指認,抗日積極分子,抗日家屬,男女老少大多被日本兒刺刀挑了,活埋了。抗日活動轉入地下。太行區領導一聽:這還得了!立即派精幹工作隊,把局麵扳過來!派出去的,一色精幹打扮,佩著短槍,不分晝夜,如疾風驟雨,走村串戶,開大會,唱抗日歌曲,宣傳抗日,收集情報,鏟除漢奸,對血債累累,屢教不改的,有時,用刀斬殺,漢奸的那條狗命,還不如一顆子彈值錢!不到幾個月,打開了局麵,還發展了好幾千人!129師又派騎兵團下來,壯了聲威。讚皇縣人踴躍參軍,八年抗戰中,讚皇縣人出的兵源多,付出的犧牲也大!當時流行一句話:冀西十三縣,讚皇是模範!

 

二分區,處山西正太鐵路線上,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敵我爭奪非常激烈。一起工作的軍分區司令,是個老紅軍,研究作戰方案時,蹲在路邊,手裏拿一個樹棍兒在沙土地上劃地圖,幾個腦袋湊在一起,沉思良久,突然把那樹棍兒往地上一摔:打! - 決心已定。這比電影裏描寫的八路軍指揮決策要簡單的多。

二分區還出了一個偵察英雄 -趙亨德,聞名石太線沿線、日偽軍聞之喪膽。他是平定人,中學生,投筆從戎,參加抗日遊擊隊,八路軍秦賴支隊(秦基偉、賴際發);太行軍區二分區,太行軍區偵察英雄。

在掃蕩反掃蕩的殘酷時期,太行二分區組成正太武工隊,趙亨德為隊長,帶著武工隊,插入敵人心髒,進行飛車爆破,翻火車,炸橋梁,截奪軍用物資,捉舌頭,搞得敵人焦頭爛額。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太行二分區組織下,伏擊了日軍列車,生俘日軍少將、鈴木川三郎(是日本天皇表弟)。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仇敵!

八路軍最大的困難是子彈奇缺,每人也就幾發, 金貴的很!這幾發子彈,小心翼翼,拿布包著,沒事兒就拿出來看看,擦得亮亮的,銅彈頭閃著金光,腦瓜兒裏算計著:一發打排子槍用,一發突圍用,一發留在最後關頭,保命,或結束自己的生命。

穿街過鎮時,背上,胸前的子彈帶鼓鼓囊囊的,荷槍實彈呀!其實那裏麵裝的都是一節一節的切好的高粱杆兒!

這缺乏子彈,又要打仗殲敵,仗可不好打, 打攻擊,就一兩發子彈可用,剩下隻有拚刺刀了。打阻擊,子彈不夠,壓不住敵人。時間,地點,地形,人情,敵情,都要精確計算,超凡的勇氣和智慧,何時阻擊,打援,如何迅速結束戰鬥,如何接敵,如何撤出戰鬥,真是絞盡了腦汁策劃,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斷總結經驗。敵方也是不斷總結經驗。日本兒渴求主力決戰,集中兵力,尋找八路軍主力。八路盡量避免與日寇主力決戰,因為缺乏子彈,特別是炮彈,有時打一發炮彈,還要師級批準。放空槍和亂放槍,視同犯罪。

那機槍打起來,都是短點射,嗒嗒,嗒嗒嗒!像鼓點,不疏不密,不浪費子彈,還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要說這打機槍,還是國民黨老兵打得好,戰場上一聽就聽出來了。要不收容俘虜時,一聽是機槍手,就想法兒挽留,否則還得發路費放回家)。由於子彈少,狙擊是日常的殺敵手段,那是一槍一個,一槍響就是一條命,那槍聲,聽起來,恐怖而生畏,驚心動魄,比那密集,雜亂,炒豆般的槍聲,更加震撼!

幹部和戰士是平等的,但是有兩個大不同:

一是,幹部騎馬(團以上,有時候營級也有)。

二是,幹部子彈多,有時有上百發,警衛員,一般都聰明靈俐,精明強幹,有時候背兩把盒子槍,一二百發子彈,牛啊!別人恨的牙癢癢!真是特殊化!

但是到了危急時刻,突圍的時候,幹部衝鋒在前,一揚手,嘩!一梭子打出去,警衛員緊貼著首長,左右開弓,子彈像潑水一樣,壓住敵人的勢頭。一通手榴彈開花爆炸,戰士們端著槍,挺著刺刀,猛衝上去。隻有打仗,才能有繳獲,武器主要靠從日偽手裏奪過來。戰士們渴望戰鬥,夢想著繳獲更多的子彈和槍支。

抗日民間武裝

抗日民間武裝有基幹民兵,和農民自衛隊。基幹民兵,由身強力壯的年輕後生組成。擴軍時,特別注意招募所謂勇敢分子,李逵式的人物,沒家沒小,無頭神, 晃來晃去,啥也不怕,很多成長為英雄,傳奇式人物。如果不爭取過來,被敵偽拉過去,有的成為凶悍的鐵杆漢奸。

基幹民兵經常配合正規軍,地方部隊作戰,接受八路的指導訓練。他們的學習楷模是八路軍,基幹民兵都有相當的優越感,驕傲,對他們的要求和教育挺嚴格,像一切繳獲要歸公啦,不要驕傲自大,看不起群眾啦,等等。戰時可直接成為補充兵源。

農民自衛隊主要護村,農民有家小養活,參戰顧慮多,讓他們打惡仗,做過多的犧牲是不現實的。護村護糧是主要任務。鬼子漢奸搶了他們的糧食,牲口,女人,很多時候,都能積極主動出戰,半道兒上伏擊,把搶糧,搶牲口的鬼子,偽軍打死了。把糧食和牲口奪回來。一仗下來,不管大小,殺敵多少,經常得到軍分區首長的表揚。這樣一來,農民自衛隊作戰積極性高漲,小股鬼子,偽軍,大搖大擺地出來殺人,搶糧就少了。

鬼子吃了虧,就要報複,又吃了虧,又報複,周而複始,反複下去,吃夠了虧,就老實了。河北省涉縣,曾是八路軍司令部所在地,地勢凶險,山民強悍,鬼子去,每次都挨打,後來去的就少。對鬼子,就是要打。把鬼子打狠了,漢奸,偽軍就蔫了,不然的話,這走狗比主子還猖狂!

 

殘酷的掃蕩與反掃蕩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誌士的鮮血!

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息!

 

小日本打的如意算盤是:最大限度地掠奪資源,侵占整個中國,再利用地緣遼闊,物產豐富的中國作為進一步擴張侵略的資源,如果中國人都當了亡國奴,就會被綁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戰車上,為嗜血成性的法西斯征服整個亞洲流血,當炮灰。

日本在亞洲戰場,一開始,攻無不克,1942年1月11日,日軍攻占吉隆坡,5萬英軍當了俘虜,新加坡8萬英軍向日軍投降1942年5月6日,美軍7萬餘人在菲律賓巴丹投降。這魔頭,好像沒人能降伏它了!但是這同時也種下了它滅亡的種子,另一個埋葬它的地方- 太平洋戰場。

國力是什麽?戰爭資源都有哪些?

工業化程度,農業,軍工製造是戰力資源,而人力,是最重要的資源,特別是在工業落後的國家,人力資源更為重要,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八路軍,新四軍認識到了。

反視國民黨在花園口黃河決堤,企圖阻擋日寇前進,其實是愚蠢和膽小怯孺的決定,極大地殺傷了民力,上千萬人受災受害,流離失所。損害國力,把抗日的根基,大眾的生命摧毀了,還拿什麽抗日?

深入敵後的抗日根據地,如火如荼的抗日鬥爭,使日本奪占資源的計劃大打折扣,這占領的土地,不是屬於侵略者的,是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要破壞,采取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破壞根據地的人力和資源。殺光,男女老少都殺,破壞人力資源;搶光,奪取糧食,衣物,牲畜,破壞生產資源;燒光,破壞生存環境,製造無人區。

百團大戰後,麵對被切斷破壞的交通線,打癱了的據點,報廢了的煤礦,日益擴大的抗日根據地,日軍惱羞成怒,調集兵力對抗日根據地實行瘋狂的大掃蕩,那是抗戰最困難的時期。

抗戰初期,有一地主老財,召集村裏人開會:哎呀!日甭仍,國民黨二戰區,八路,咱誰也惹不起呀!日甭仍來了,咋夢就投降,當宋名。結果日本兒真來了,老財帶領著全村人,跪倒在路邊化迎。那日本兒剛打進山西,正是驕橫時,拿刺刀挑,軍刀劈,殺人取樂,一個一個,把一村人都殺了,包括那老財。老百姓打那以後,恨死日本兒了!

日軍作戰頑強,條令嚴謹,訓練有素,作戰意圖明朗,執行命令堅決;講究戰術,步,炮,騎兵,工兵的配合嚴謹,出動飛機,低飛轟炸掃射。愛搞穿插,包圍,善於夜戰和山地戰,出其不意,實施偷襲。對根據地的進攻,一般午夜出發,淩晨三四點發動攻擊,通常稱之為雞叫進攻。戰鬥中,槍法準,拚刺刀堅決,驕橫蠻勇,肉搏凶狠。

鬼子大掃蕩時,集中幾十個據點和城鎮的兵力,通常采用多路進攻,向心合擊,鐵壁合圍,滿山遍野,步兵,騎兵,炮兵,裏三層,外三層,那塗著紅圈兒小飛機飛得比山頭還低。

目標是合圍總部機關,主力兵團。主力兵團跳出合圍圈後,留下地方部隊,民兵和大批敵人周旋,分散突圍,領導幹部在前,女同誌在中間,副職幹部斷後,長跑,馬拉鬆,跑得都要吐了! 還要掩護百姓撤退,老百姓遭的罪大了!地方部隊傷亡也很大,因為不能眼看著日軍屠殺老百姓,還要拚死掩護老鄉撤退。42年大掃蕩,八路軍吃了大虧,總部機關,北方局被圍,八路軍參謀長左權將軍在遼縣犧牲,我那前輩突圍後,部隊打散了,硝煙散盡,收攏部隊時,她淚流如注,許多同誌不見了,幾天前還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轉眼之間,血灑太行山,化為忠魂,如煙如雲,逝去了!

 

聽她講的最多的是:

動員老鄉堅壁清野,撤退

小日本兒,瘋狂得很,穿著個大皮鞋,咣嘰咣嘰,幾乎爬遍了太行山的所有的溝溝豁豁,揚言要把太行根據地變成無人區,見人就殺,不留活口。

大掃蕩對根據地的人民來講,是災禍,像洪水,像吃人的猛獸,像地震,像吞噬生靈的海嘯!

有幾次,得到日軍要來掃蕩的消息後,連夜動員老鄉撤退,堅壁清野,滿天星鬥時,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埋藏糧食,挨門挨戶,把人叫起來,準備撤離。

有幾個老漢,就是不走!這裏位於根據地腹地,是偏僻山村,多少年來,老百姓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大山裏,安寧恬靜,聞雞而起,日落而息。要離開自己的家園,他們怎麽也想不通!老太太,舍不得自己的碳糖罐罐,毛驢,羊,雞娃兒:我就這把老骨頭了,愛咋辦咋辦吧!

掩護部隊,民兵阻擊的槍聲響了,和日本鬼子的前哨尖兵,已經火力接觸, 那老七九步槍的沉悶的槍聲,和鬼子三八大蓋爾的清脆的槍聲,迫擊炮,擲彈筒的聲音混織交在一起。

敵情緊迫,民兵跑來報告,鬼子已進山口!

老漢不願意離開家園:老天爺呀!這是什麽世界!我就不離開家!反複勸說, 軟的,硬的,苦口婆心,就是不聽。

天邊泛出魚肚白,鬼子進攻已迫近了,山梁的棱線上,隱隱約約,看到晃動著的太陽旗,明晃晃的刺刀,和嗜血成性,活蹦亂跳的小鬼兒們。她和民兵們,臥在山梁上,打排子槍,齊射後,總有幾個小鬼兒倒下。民兵在遲滯敵人前進,給老鄉們撤離爭取時間。

最後鄉親們,帶著牲口,藏好糧食,抱著自己的雞娃,吆喝呼喊自己的親人,嘴裏罵著,咒著萬惡的敵人,在民兵,自衛隊掩護下,抱著老母雞,牽著小毛驢,小豬崽兒,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向大山深處走去。

老漢抱著必死的決心,留了下來,橫下一條心,要與家園共存亡。

逃離日寇大屠殺,首先要跑出村,如果被圍在村裏,全村都可能被殺盡,像冀東潘家峪慘案(日寇3000多人,偽軍100多人,將潘家峪圍住,趕到一個大院子,屠殺了1200多人。幸存下來十多個人,參加了八路,組成複仇小隊,終於在一年半後,伏擊並擊斃了大屠殺的魁首- 佐佐木)。

跑出村後,她,與掩護部隊,民兵,帶著老鄉,奮力向山上爬,越高越好。有那實在走不動的,不願意在走了,就在山溝裏,山腰上,停了下來,隱蔽在山石,溝裏,山洞,石縫裏。部隊,民兵鼓動大家,不要停,繼續往上爬。

惡狼已經圍上來了,日軍開始搜山殺人,從早上殺到傍晚,半山腰,滿山遍野都是被殺得鄉親們。爬得高山的,幸免遇難。地方部隊和民兵趁黑,殺回救人,到處放冷槍,鬼子才撤。四二年大掃蕩,八路軍損失百分之七十,生靈塗炭!加上災荒,前輩們說,那時都出去挖野菜,像苦菜,馬齒莧,豬毛菜,掃帚苗,灰灰菜,榆錢兒,槐花,用來充饑。挖著野菜,有的人說著說著話,往前一栽,就沒了。

在這極為困難的時期,黨外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了精兵簡政,毛主席采納並實行,精簡了機關,學校,劇團等非戰鬥編製,主力兵團地方化,地方部隊群眾化,團營編成縣大隊,連編成區小隊,軍裝也脫了,紮上了毛巾,土八路打這裏開始了!整個部隊,化整為零,消失在人民的大海中。化整為零以後,八路軍主力不見了,哪兒都沒有八路主力,可哪兒都是八路!日本兒盼望的主力決戰,成為泡影。部隊分散以後,才真正曉得生存的重要性,才真正體會到老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軍民一起,克服艱難困苦,魚和水的關係。

大仗少了,小仗不斷,幾乎天天打,每次都有斬獲!很快就又壯大了。軍隊和老百姓,那是天天見麵,研究打仗,護糧,掩護春播,秋收,反搶糧,軍隊紮根於老百姓,如魚得水,真是土八路阿!戰爭的偉力,在於民眾之中,老百姓生存,八路才能生存,離了老百姓,八路軍是無法生存的。

精兵簡政以後,部隊戰鬥力提高,也靈活多了,在嚴酷條件下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但是由於減少了機關,學校,劇團,秧歌劇,抗戰劇團,宣傳,鼓動力下降了,根據地的發展受到了限製。這也是在困難時期,不得已而為之。

八路軍,戰鬥在敵後,沒有大後方

日偽的瘋狂進攻,造成根據地極端困難局麵。國民黨軍隊中,除了與八路軍,新四軍合作抗日的軍隊之外,還有一部分,專門和八路軍,新四軍作對,號稱頑固派,頑軍。這股軍隊,也造成很大麻煩,後來,有的幹脆投降日本,當了偽軍,漢奸。

八路軍跳出日軍合圍後,有時直插敵人腹地(敵占區),不能向後方退。頑軍在後麵捅刀子!前輩們談起來,恨透這事兒了!插入敵後,威脅敵交通線,城鎮,炸機場,車站,迫使日寇回救。不然日寇把根據地的人,不忿男女老少,都要殺光!在殺人的高潮中,有急急忙忙撤回去了,日偽往往是傾巢出動,其後方空虛。

敵人傾其所有,傾巢出動,其後方空虛,主力兵團跳出合圍圈後,避開敵人重兵,向外線運動,插入敵後,威脅敵交通線,直接威脅到敵人的腹地,迫使日寇回救。不然日寇把根據地的人,不忿男女老少,都要殺光了。

 

山西老百姓唱的歌兒:大煙帶

上一次鬼子來掃蕩,狗惹的真混蛋,搶走額娘的兩雙孩(鞋),還有額的大煙袋!

 

看不見的戰線 – 那些戰鬥在敵人內部的無名英雄

在刀光火影,硝煙彌漫的戰場背後,是無聲無息的,驚心動魄的秘密戰,和戰場上衝殺的勇士一樣,這裏也有的情報員,臥底英雄。

我那前輩,派出了一些秘密情報員,他們戰鬥在敵人內部,為抗戰,貢獻了許多,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有些故事,使人至今感到心疼。

派出去的,表麵上是鐵杆漢奸,實際上是深潛臥底,單線聯係,軍分區政委,司令員分別單獨談話,親自交代任務,城工部長,敵工科長做安排。派出去的,一要非常機敏,有獻身精神,二是非常忠誠,對派他出去的上級,有著個人之間的信任,甚至崇拜之情。他們送回了很多敵偽掃蕩,偷襲的重要情報,減少了根據地的損失。幾次從敵人的巢穴裏,救出被捕的抗日幹部,還有一次,一個女八路落在敵人手裏,被日本人折磨得垂死,那人去了,挎著個盒子槍,刁著個煙卷兒,嘴裏說著黑話,把那女的,一抱,就走了,誰也不敢攔,後來悄悄放走。。。

後來,不幸,在大反攻的時候,戰事緊急,失去了聯絡,竟被自己人當作漢奸特務處決了!這悲劇,成了前輩心頭永遠的遺憾! 太冤啦!

文化大革命時,前輩在被打倒之前,打倒之後,給這個人作證,給那個人作證,還算救了一些人,沒有被整死。 一條經驗:不管誰派你,回來之後,先要個字據,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秘密工作,單線聯係,太可怕了!不過在敵人的巢穴裏,密戰中,隻有單線聯係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否則更危險。

 

八路和新四軍,多年與日寇犬牙交錯,呈牛角相抵之勢!後期進入拔點戰鬥!

隨著戰爭的延伸,日軍捉襟見肘,深感兵力不足,占據主要交通線,麵上看不過來,偽軍漢奸真是走狗,布滿了據點,崗樓。出動搶糧,欺壓百姓。

掃蕩時,偽軍在前麵趟雷,敵人找不到你,狗能找到你。像狗一樣,帶路,有時能帶著日寇繞過我們的警戒線,對我部隊機關實施奔襲。

八路本來子彈就不多,都是給小鬼子預備的,不想前麵一群偽軍,漢奸走狗,給鬼子們擋子彈!八路軍,新四軍抵禦百分之九十的偽軍。

進入抗戰後期,不少日軍調往太平洋戰場,剩下的龜縮在炮樓據點裏,象困在籠子裏的瘋狗。被八路,民兵,老百姓圍著,偽軍經過攻心戰,偷偷地和八路,民兵聯係。能端的炮樓,據點都端了。剩下的,沒有大炮,攻城利器,就圍著。

北平當時就是一座孤城,周圍房山,密雲,懷柔,門頭溝,都是土八路和民兵。晉察冀軍區聶榮臻派鄧華率領三團來到宛平,連戰連捷,隊伍迅速擴大,與平西人民武裝總隊合編後,解放房山、淶水、涿縣、昌平、宛平、宣化、涿鹿、懷來的大片地區,平西抗日根據地領導入有汪之力、史進前、焦若愚、王建中、陳大凡、高鵬、紀亭榭等。

敵人一出來,一通地雷炸,一陣亂槍打回去。八路軍,民兵和敵人,就像兩頭撕咬的猛獸,緊纏在一起,任憑鮮血流淌,誰也不鬆口!人民站住了腳,挺直了腰板兒:看你小鬼子橫行到幾時!時間的天平,開始向中國人民這邊傾斜。。。

 

苦戰的人們看到了希望

抗戰初期,從1937年開始,中國戰場,共抵禦了百分之七十的日軍。八路軍,新四軍,除了對付日寇,還要對付全部的偽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獨立支撐著日本法西斯的瘋狂進攻,中國那時很虛弱,但又很大,軍隊和老百姓抵抗又堅決,日本兒一時也吃不下來。中國在那裏苦苦撐著,腥風血雨中煎熬著。。。這什麽時候熬到頭啊?

1941年12月7日,抗戰開始後第四個年頭,日本兒不宣而戰,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正式參戰啦!又一個巨人參加了進來,抗戰勝利有日可待!
 

美國轟炸機轟炸機飛行員

美軍轟炸機執行任務後,返航中遭日軍飛機攻擊,墜落山西,機組人員下落不明。

一天,老百姓來報告:山上發現好多人,長得像毛猴子一樣!(別笑,這是老百姓原話,從來沒見過洋人)。八路一二九師一聽:趕快!這是盟軍!趕緊派人給接下來!我那前輩,英語特好,和一個香港來的(香港,南洋華僑來中國打日本兒的很多)一塊兒,上山喊話,喊了下來。然後給吃飯喝水,設宴招待。熱鬧非凡。八路那時非常窮苦,我那前輩,穿著個破襖,袖子都到了胳膊肘了,整個一叫花子!一二九師參謀長李達(後來是開國上將)批了個條子,到倉庫領了一件新軍裝。八路拿了所有的最好的東西招待了盟軍,開了歡送大會,洋人個個戴上大紅花,騎著小毛驢兒,老鄉們夾道歡送,瞅著一個個毛猴子們,聲嘶力竭地喊著口號。這時候麻煩來了!美國人一開始在山上躲了幾天,吃了不少樹上的柿子, 八路拿出來招待盟軍的好吃的也是柿子 – 柿餅兒。這兩樣東西加一塊兒,那還不出事兒?一個個跑肚拉稀,都拉到褲子裏了!臭死了!那場麵真熱鬧!戴著大紅花,騎著小毛驢兒,敲鑼打鼓,口號振天響;愁眉苦臉- 肚子疼啊!強作笑容,招手示意,高興啊!最後,這一行人安全地送到到蔣管區了。

飛虎隊在抗戰中的作用

美國飛虎隊在抗戰中的作用,那是有目共睹,堪稱英勇神奇!日本兒想迫降國民政府,拚命轟炸陪都重慶,人員傷亡慘重,老百姓死傷無數。照這麽炸下去,國民黨的抗戰意誌可能被摧毀,情勢很危急!這時飛虎隊的出色戰鬥,粉碎了日軍的濫炸迫降企圖,其意義對中國堅持抗戰,非常深遠!在紀念抗戰勝利時,要宣傳美國飛虎隊那些英雄事跡!記住那些英雄的飛行員!

我在西雅圖一位朋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一位美國老飛虎隊員,談得甚是熱烈,後來安排到四川參觀訪問,老人樂得,像小孩兒一樣高興,幸福。他帶去了一些珍貴的飛虎隊戰時遺物。

 

村長 – 傳奇人物, 當過村長的口述

八路軍,新四軍與日寇反複爭奪,拉鋸戰,形成了根據地,遊擊區,敵占區,以及劇烈的變動和轉換。

八路軍,新四軍發展促成 敵占區-〉遊擊區 –〉根據地 轉化

日寇大掃蕩,強化治安,造成 根據地  -〉遊擊區 –〉敵占區 轉化

在這樣的環境下,村長,在戰爭中,可不一般,有許多傳奇人物。

根據地, 村長,硝煙彌漫中,全村的帶頭人

敵人凶狠,環境險惡,全村人的性命,都在他身上。 根據地所有的事兒都壓過來,組織民兵,接洽部隊,生產互救,領著老鄉撤退,支前,交糧。

遊擊區,村長,水深火熱中求生存

遊擊區處於敵我拉鋸爭奪,村長極不好當,敵,偽,國民黨二戰區,土匪,散兵,流氓地痞武裝,都找他要東西。日本兵拿刺刀頂著胸脯,瞪著凶眼;小日本官兒拿刀架在脖子上,嘰裏呱啦;國民黨二戰區,土匪武裝,把村長吊在梁上,拿皮鞭抽,罵著娘;就是要糧,要錢,要人。八路軍也要求提供食宿,掩護傷員,通報敵情。

村長需要智慧和勇氣,應付敵偽,接應,掩護抗日隊伍,有兩麵村長,白天支應敵偽,夜間接應八路,遊擊隊。敵偽搶糧,不能硬抗,有時就通知遊擊隊,在適當地點伏擊。給鬼子交運糧時,故意讓八路劫走。八路和民兵伏擊日本兒時,伏擊地點特別慎重考慮,盡量不靠近村落,選村之間地帶,日本兒經常以屠村實行報複。找八路主力決戰,撲空以後,轉而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遊擊區,三種不同的軍隊,常來常往

日本人過村,硝煙彌漫,烈焰衝天。其他軍隊過村,雞飛狗跳牆。八路軍過村,無聲無息,偶爾有幾聲狗叫;黑夜悄悄地進來,老鄉把炕也騰出來了,燒上熱水,疲勞的戰士們,往炕上一倒,擠在一起,抱著槍,就睡了。房東大娘,看著滿頭滿身塵土的女兵,心疼:閨女家,好可憐啊!有的就拉到自己屋裏睡。

抗戰中的婦女– 和婦女解放運動

八路軍最歡迎女學生,首長和幹部們一見有女生投軍,心裏樂開了花!有幾個原因:

她們有文化,有熱情,有民主思想,愛提意見。

開展群眾工作容易,舊中國,老百姓見了軍隊就跑,女人見了大兵就躲;有了女兵,一進村,婦女會圍上來,男人和孩子們也好奇地站在旁邊,這在開發新區,尤為重要。很快就會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抗日戰爭是一次偉大的民族解放運動,也是一次最為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這些抗戰的女青年,也紛紛投入了婦女解放運動,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女權運動。

婦救會主任,縣婦救會主席,可不是一般人,也是抗日中樞人物之一,她聯係廣大婦女,又聯係民兵,遊擊隊,縣大隊,區小隊,自衛隊,八路軍軍分區,十分活躍。

列舉幾個地區的婦女運動

涉縣,五鄉成為根據地腹心,八路軍總部,北方局婦委在那裏。

北方局婦委工作的主要有浦安修,劉誌蘭,卓琳,王泓,馬玉書,孫明,黃娣,徐若冰

 

1938年,涉縣第一個婦女組織--"涉縣婦女抗日救國會"(簡稱婦救會)成立。抗日戰爭時期,曆任主席郝佩蘭、張烽、白玲、冀瑛、徐若冰等。

五鄉縣婦救會, 任秀蘭,範成秀任主席,婦女解放運動,抗日,支前非常活躍。

反對打罵婦女,放足剪發,識字,參政,爭破封建枷鎖,投身到民族解放的鬥爭中,出現了一批女村長,有的縣,上千婦女參加抗日決死隊,縣大隊,遊擊隊,區自衛隊,等武裝部隊,有的則編入129師,

舉辦婦女訓練班,由浦安修,劉誌蘭指導,卓琳組織,楊獻珍,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到場作報告,同時還要軍訓。

那時很多童養媳,從小挨打受氣,整個是個家奴,婦女解放,參加抗日,讓她們掙脫了枷鎖,五鄉縣有一個童養媳,跑出來,女扮男裝,參加129師,戰鬥負傷後住院,才發現是女的。很多受苦的童養媳,在她們的宣傳鼓動下,跑了出來,參軍參政- Runaway teens!

 

女人那偉大的憐憫心和愛心,在戰爭中拯救了多少受傷的軍人和靈魂!北京市副市長中,有一位是平西抗日根據地領導人,戰鬥中負傷,就在北京西麵,妙峰山娘娘廟養傷,被尼姑們照料,醫好的。當然,後來不忘慈恩,曆經風浪,曆史滄桑,娘娘廟仍是香火旺盛。


 反對打罵婦女- 是當時的口號

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曾發生一件事,有一農民十分殘酷,痛加折磨,把老婆打得半死,婦救會告上來,彭老總大怒,關禁閉!我那前輩得令,她當時,留著短發,挎著手槍,帶著幾個民兵,到那農民院裏,用手一指,氣凶凶地:給我捆!民兵撲上去,把那蠻漢放到,五花大綁押回來,關了禁閉。- 這可鬧笑話了,八路軍憑啥關老百姓禁閉? 沒出幾天,老婆孩子來了,哭天抹淚:活不了啦!快放人吧!最後還得放人。

但這消息傳開了:八路軍不待見打女人的– 要關禁閉的!這一下,誰也不敢打婦女了。這法子還挺靈,八路到哪兒,婦女們就靠攏過來,拿婦救會,八路當靠山,半邊天過來了,很多工作就好推動。

八路非常重視婦女工作,有很多司令,政委都兼任婦女工作委員會書記。主要原因是舊中國,婦女受壓迫最重,很容易接受八路的男女平等,婦女要出頭,要解放,要抗日的主張,婦女,被視為抗日戰爭的偉大動力之一。決定戰爭勝負,婦女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這一點,世界上所有的軍隊中,隻有八路軍認識到了!

抗戰中,有許多香港,海外華僑回國參戰,當時的舊中國,黑暗,落後,戰亂不斷。但這些都不是不愛國的借口,兒不嫌母醜!他們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祖國的人民。

八路孩子,吃老鄉奶長大, 叫奶孩兒

一位女八路的孩子,孩子一生下來,就得了重病,部隊又要轉移,她隻好一邊哭著,一邊向村外野崗子走去,打算把孩子扔掉,村長趕來,一把從手裏奪下孩子:你要是相信我,就把孩子交給我!那村長,抱著病孩兒,跑了許多路,終於把孩子的病治好了!又找人給喂奶,最後把健康的孩子交到生母手裏。

戰爭中,由於形勢險惡,行軍轉移,八路孩子從一生下來,往往寄養給老鄉,吃老鄉的奶長大。

形勢好轉了,要把孩子接回來,那可是一件肝腸撕裂的事兒!

去的路上,女八路,揚鞭縱馬,一陣風,向那大山奔去!興高采烈,心裏期待著:小寶寶怎麽樣了?還認得我不?

到了老鄉家,那情景真是肝腸撕裂,一院子人圍著,落淚無語,那漢子(奶爹)蹲在地上,抽著大煙袋,出著長氣,一聲不吭;那女人(奶媽)號啕大哭,,在地上打滾兒,一頭一身土!哭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那孩子是她的寶貝!是她心愛的小貓小狗兒,天天貓兒狗兒地叫著,是她的歡樂!不管多麽困苦,多麽艱難,輾轉顛簸,寒冷饑餓,隻要有自己的一口,就有孩子的一口,奶水不夠了,就用南瓜,土豆泥代替。抱在懷裏,現在孩子長大了,有了感情,會叫爹娘了,突然要離開,就像天塌了一樣,感情上實在接受不了!

孩子更慘,哭得嗓子嘶啞,夾雜著剛學會的村罵,生母的手剛伸過來,要抱,孩子,瞪著那仇恨的小眼,張嘴就咬!真是一片哭聲,這久別後的重逢,竟變得這樣悲泣!知道有幾起,奶媽門,哭得昏死過去,後來都是大病一場。。。

盼著這一天,也最怕這一天!戰爭啊戰爭!多少悲歡離合,這個最讓人心酸!

後來進了城,有的奶媽,從鄉下來探望,帶著核桃,紅棗兒,滿心期待著。小時候不懂事,不好意思見,嫌奶媽土氣,頭上留著個撮兒,穿著個絻來絻去的大棉褲,特別見不得奶媽哭!後來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奶媽的情感就近了。奶媽來了,有的奶孩兒領著在北京逛大街,還挎著個胳膊!比親媽還親!連親媽都嫉妒萬分,嘴一撇:看這倆兒親的!都從來沒挎著我的胳膊逛大街呢!還有一位太行區老領導的孩子們,每年都要探望奶媽一次 – 有過舔犢之情啊!

 

反思過去– 尊重曆史,為我們的前輩抗戰,為中華民族的勝利,而讚頌,而歡呼

我這前輩們,一家子,兄弟姊妹,也吵架,當過國民黨的,罵共產黨不抗戰,- 瞧我們打了多少仗,打得多苦!共產黨的,罵國民黨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司令無能。。我們小孩兒們,就聽著哈哈樂。有一點我們心裏是明白的:他們曾是勇敢的戰神!可惜他們的司令不濟!

同是一家子,命運就這麽不同!

以前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對於國民黨抗戰,就拿幾句話:什麽一觸即潰,望風而逃來簡單概括;對於英勇卓絕的,國民黨主導的,一些著名戰役,幾乎隻字不提。是無視曆史,很不公正的。應該恢複曆史的真實。曆史的真實是,抗日戰爭,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戰,是由無數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戰鬥組成;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中國軍人,不管是什麽黨,什麽派,流血犧牲,投入了這場戰鬥。這是真實,全麵,和曆史的看問題。

現在又流行一種奇談怪論,什麽八路軍,新四軍不抗日,更是偏離曆史真實甚遠,隻有堅決抗日,依靠人民,英勇戰鬥的軍隊,才是經過千錘百煉,戰無不勝的軍隊! 反過來,戰無不勝的軍隊,那就曾是堅決抗日的軍隊!曆史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還有什麽疑問嗎?不堅決抗日的軍隊,還能取得全國的勝利?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還有一種說法,全靠美國原子彈,是簡單幼稚,割斷曆史的說法。把一個漫長,殘酷的大戰勝利,歸結於最後的一槍一彈。

總的來說,沒有八路軍,新四軍主導的,敵後全民抗戰,沒有國共合作,沒有國民黨正麵戰場軍事鬥爭,沒有國民黨軍隊愛國將士的浴血拚殺,抗戰勝利是不可能的。這所以一切加在一起,再加上盟軍的幫助,反法西斯戰爭才得以勝利!這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全民族的勝利!

中國人民,在這偉大的抗日戰爭中,誓死不當亡國奴,奮起抵抗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侵略,英勇戰鬥達13年之久,和日本法西斯這頭凶狠的野獸搏鬥,受著傷,淌著血,最後,終於在美,英,蘇聯等盟軍共同打擊下,戰勝了當初不可一世的小日本兒,中國人民從血泊中,站起來了!中國人可以向世界驕傲地說:中華民族,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和犧牲!為埋葬日本軍國主義奠定了基礎。值得全世界的尊重!

我想我那些前輩們,雖然出身不同,信仰多異,多有磨難,受盡坎坷,但在這中華民族奮起抗倭的大戰中,也風風火火,瀟灑走了一回,轟轟烈烈地幹了一場!不枉此生!

 在這抗戰勝利紀念日70周年之際,告慰那幾千萬逝去的英靈安息!中華民族已不再受列強宰割,欺淩,頂天立地,站立在世界東方!

前輩們喜愛的,留下的東西

前輩們沒留下什麽。那些抗戰戎裝照片,文化大革命糙反派炒家,燒了;心愛的東西:盒子槍,那燒藍,亮盞盞的,陪伴著他們經曆了多少激烈的戰鬥。其中還有一段小故事,有一年,他去開個會議,那正是掃蕩反掃蕩的困難時期,日寇碉堡林立,壕溝遍布,把個根據地分割成一塊一塊的,開個重要的會議,夜間要越過許多碉堡,封鎖溝,開會回來,已是半夜,路過一國民黨軍隊據點,實在困得沒法兒,叫門進去,睡一覺,沒想到半夜熟睡時,把他槍下了!第二天,他帶著人回到那據點下,破口大罵:把老子的槍快交出來!對方陪好話,把那槍還了:哎呀!昨夜借宿的那個,是土八路的官兒!

戰馬哀鳴

他曾有過幾匹日本大洋馬, 戰鬥中繳獲來的,靠它行軍作戰,衝鋒陷陣,特別喜愛。頭幾個都在戰爭中失去了,都是在反掃蕩突圍時,被鬼子逼上絕路,隻有跳崖逃生,和自己心愛的戰馬分別,他的做法是,愛誰誰,老百姓收去也罷,日本兒搶回也罷,給自己心愛的戰馬,放一條生路。(幾回跳崖都沒死,一是這黃土高原土層厚,二是大地母親愛他們)。最後一匹日本大洋馬,戰爭結束後轉民用了。進城後,一天,突然聽到熟悉的嘶喊聲,轉臉一看,那馬拉著一個車,仰著脖子,瞪著明明的大眼,衝著他大聲嘶吼,在呼喊,叫他,真是心痛如絞,趕車的老板那鞭子抽下來,就像抽在他的心上。痛心!這戰爭年代結的情誼,就這麽悲慘地結束啦!

歌聲送他走了

他沒有留下任何東西,根據生前遺願,把遺體捐獻了!年輕時最愛唱的兩首歌,一首是五月的鮮花。另一首是,我們在太行山上,後一曲,作為他告別的伴曲。

這支歌,激勵他上了戰場,這支歌,也送他離開這人世。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鐵壁銅牆!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裏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裏滅亡!

敵人從哪裏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裏滅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