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裏的笑話
文章來源: Taihangshan222014-04-03 20:34:02
 
電影裏的笑話

這就是一個引子,希望大夥兒添油加醋,辣椒,胡椒麵,生蔥,大薑都上,扔磚頭也行,但要狠,有味兒,有趣,讓大家笑掉大牙,丟了下巴才好!

軍事戰爭片
騎兵篇
我騎兵出身,喜歡看有馬的電影,但每次一看,都弄得啼笑皆非。那馬,那騎馬的姿勢,那喊馬的口令,真是荒唐,距離現實相差甚遠,反映了電影製作懶惰,不鄭重,抄襲。笑話百出。
最常見到的是:一上馬就大喊:駕!啟動;宇!停;
這原本是北方車老板用語,現在發展到世界語了。請看電影:
不管是現代騎手,江南才子,武林小姐,少林和尚,古代騎兵,成吉思汗,西域可汗,我大清乾隆皇帝,異國帝王,一騎上馬,一律扯著脖子,大喊:駕啊啊!宇
真正騎兵,是不喊口令的,隻是通過,手持疆的操作,兩腿夾馬的動作,身體重心的傾斜,來讓馬體會主人意誌, 不妨設想一下,對於正在隱蔽潛伏在森林,和峽穀的騎兵,外人假如喊一聲駕!那馬不都跑了?
對正在衝鋒陷陣的騎兵,旁人喊一聲 宇, 那時什麽結果?那馬不都停了?騎手都要摔下來!
 
革命曆史戰鬥篇
老紅軍,老八路各個穿著灰色化纖的確良,一塵不染,個個吃的油頭粉麵`,一連橫肉,活像一個夜總會老板,或是一個腦滿腸肥的大廚。那大肚皮上海挎著一個繡花小手槍。

我想當時的真實寫照應該是一個饑腸轆轆,破衣爛衫,但是臉廓清瘦,目光炯炯,眼睛裏透出一種狂熱意誌的革命者!由於環境的險惡,戰鬥的激烈,每個指揮員,同時也是戰鬥員,一般都是挎著盒子槍,小手槍隻是第二支槍,暗藏在身上。
小日本官兒不拿王八盒子(14年式),卻拿著我軍59式馬卡洛夫9毫米。三大戰役,解放軍端著1956式(60年代才裝備)衝鋒槍,滿山遍野的衝鋒- 早就實現現代化了!

中搶後的精彩動作 - 前側空翻,轉體360度下杠 - 看來是培養體操冠軍的捷徑,需要中兩槍,才能完成。

警匪片拿槍的姿勢更可笑

雙手持槍,槍口朝上,舉著,不知啥時候從好萊塢學來這傻樣之後,居然成為警匪片的規範動作!

打美國FBI曾用了一段之後,好萊塢片子一演,立馬風靡世界,人人效仿,都是這慫樣。。。

其實打使用手槍二百年以來,主要是單手提槍運動(並且槍口衝下),最近聽說美國FBI又改回來了,槍口衝下,說是這樣好,反應最快,也安全;blablablaaaa!

這槍響以後,震撼!一般手槍裏裝6-7發子彈,一響槍,可不得了,嘟嘟嘟,嗒嗒嗒,直放出二百多發,真是超級武器!



愛情篇, 不多說了。

沒外景,從始至終, 就是倆人兒,在車裏打電話,飯館兒吃飯,從這張臉蛋兒到那張張臉蛋兒,外麵的世界一點兒也不表現,也太便宜了吧!

酸的腮幫子直抽筋兒。。。

大夥兒扔磚頭,猛砸!
 
總結起來:

三個字兒:爛,懶,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