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學霸雙花 - 高中(1)
文章來源: 亦緣2023-03-30 20:39:24

(一)

高中重新分了班。程姍仍然在三班,莊浩在四班,單妤和沈之江分到了一班。

市裏的初數班在高中繼續,改叫數竟班,專門備戰數學競賽。數竟班給程姍,單妤和沈之江發了邀請。

單妤去問程姍還去數竟班嗎?程姍說不去了。

程姍母親私下問過在蘆城三中當教導主任的中學同窗。蘆城三中因為是省重點中學,有大學保送名額給前十幾名學生。名次是把每年期中期末的成績加起來,再加上高三兩次模擬考的成績。另外競賽可以加一些分,全國競賽加分多一些,省裏市裏的競賽加分很少。

程姍父母掂量了一下程姍數學競賽的實力。全國數學競賽的獲獎名額那麽少,程姍想要獲獎,要在備戰數學競賽上花很多時間。既然這樣,還不如把時間花在提高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上。程姍文理兼備,拚期中期末考試總分有優勢。萬一保送不了,對高考也是有益的。

怕給程姍壓力,父母沒有給程姍講具體原因。隻在程姍來征求他們意見時,給她分析說:高中的學習任務比初中重多了。做數學競賽題要花很多時間,也不一定有結果。你如果非常喜歡就去,不然不用給自己排得太滿。

程姍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決定不去了。

單妤聽了程姍的決定後,暗自想了想。初中的初數班沒幾個女生,程姍不去,女生更少了。於是單妤也決定不去數竟班了。

沈之江則接受了數竟班的邀請。他的父母是從全國數一數二的菁城大學數學係畢業的,父母一心培養他對數學的熱愛。而沈之江也天生一副數學腦子,高中就衝著全國數學競賽和奧數去了。為此他班長也不當了,一心搞數竟。他後來果然拿了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

(二)

高中階段,程姍一直與張旭言通信。當年張家搬到菁城時,程姍與張旭言通過幾次信,是夾在父母的信件裏一起寄的。小孩子,寫了幾次就不寫了。但高中三年,程姍一直堅持給張旭言寫信。

高中生活很枯燥,與張旭言的通信是程姍的企盼之一。張旭言在信裏向程姍詳細地描述他的大學生活。大學比高中精彩多了!程姍整個高中的目標,就是去菁城大學讀書。張旭言也一直來信鼓勵她。

程姍還有一種朦朧的感情。和張旭言在初三暑假的短暫相處,回憶起來非常甜蜜。程姍希望像那個暑假那樣,一直走在張旭言的身邊。

現在看到隔壁班的莊浩,似乎也沒以前那麽有魅力了。

程姍也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了。她以前都是穿母親給她備好的衣服,現在程姍對母親說,她要自己選衣服。周末,程姍與閨蜜約了去商店逛街買衣服。有時候看到喜歡的布料,她會買下,去她家常光顧的裁縫師傅那裏做衣服。

程姍的上衣,是各種顏色的。她腦後梳一個馬尾。馬尾用一條絲巾或寬布條係了,鬆鬆地搭在後頸上。絲巾或布條是與上衣顏色一致的,有時候質地也相配。母親不知道她哪裏買的這些絲巾,居然都和上衣相得益彰。連有花色的上衣,也有同樣花色的絲巾配。寬布條多半是去裁縫師傅那裏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程姍與裁縫師傅混熟了,師傅幫她把同款的布條軋了邊,做得又精致又美觀。

一年四季,程姍隻穿黑色褲子,大夏天也是。

(三)

高一的時候,為了增進班級間的了解,高中部組織了辯論賽。辯論賽采用淘汰製,每個班各出一個辯論隊,八個隊抽簽,兩兩對決。最後剩下的兩個隊進入決賽。

三班組了辯論隊,一共四個人,程姍是二辯手。辯論賽最後剩下三班和四班,一起擠進了決賽。

決賽的題目是高中生早戀的利弊。三班抽到了正方,利大於弊。

辯論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準備這一輪決賽。準備辯論材料的時候,程姍想到了張旭言。她覺得自己和張旭言沒有真正的戀愛,但張旭言確實是她發奮學習,爭取上菁城大學的力量之一。因此她提出觀點說,一個好的戀愛對象,是激勵中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

辯論賽在課外活動時間舉行。

那段時間的課外活動,單妤在與另外兩個愛畫畫的同學一起製作一副拚貼畫,主題是世界和平。

在一個弧形的地球表麵,站著來自多個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有的人手中揮舞著橄欖枝,有的人在放飛和平鴿。

她們買了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紙,剪下衣服和臉的剪影,然後粘到畫紙上,畫就有了立體感。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剪影,是臉和手。黃種女人,她們選了一種寶石藍的絨布質地的紙,剪成旗袍樣子,把女人的身材襯得妙曼高貴。黑女人,她們選了鮮豔的鵝黃色的裙子,套在身上,盡顯活潑熱烈。白女人,是一身酒紅色,還戴了個同色係的帽子。棕色女人,裹了一條有異域風味的藍綠色長裙,裙擺在地上長長地拖著。女人們背後的男人和旁邊跳躍的孩子,她們也一一設計好形體姿勢和衣著,剪了紙粘到畫上去。

她們花了很多時間製作這幅畫。這幅畫後來代表學校出去參賽,還拿了獎。

那段時間單妤一心撲在拚貼畫上,連辯論賽這事兒都不知道。

(四)

待到課外活動後麵的自修課,兩個坐在單妤斜後排的女同學走進教室,一路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剛才觀看的辯論賽。她們很興奮,引起了單妤後排兩個男生的興趣。男生好奇,問她們辯論賽的見聞,這麽一問一答地把辯論賽的精華都捋了一遍。

單妤在低頭做作業,不過後排的聊天時不時地傳進她的耳朵。

女生說,別的班已經淘汰了,剛才是辯論賽的決賽,由三班和四班對決。最後三班贏了。

他們講別的同學,單妤沒在意。但是聽到程姍和莊浩的名字,單妤就注意聽了一下。

一個女生說:“程姍口才好,講得有條不紊,輕而易舉地就把對方駁倒了。程姍風度也好,哪像三班那個二辯,氣勢逼人,差點要捶桌子了。”

一個男生問:“程姍對早戀是什麽觀點呢?”

女生答:“她說早戀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會促進學習。”

另一個男生問:“四班莊浩反對的理由是什麽呢?”

另一個女生答:“莊浩說中學生心理和情感還沒成熟,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戀愛可以等到十八歲成年之後。”

這時候,坐在單妤前排的沈之江轉過身來,看到單妤在做數學作業,說:“那麽簡單的題,你還把步驟寫這麽詳細!我都省略了。”

單妤抬頭瞥了他一眼,沒說話,繼續低頭寫作業。

沈之江轉了話題,問單妤道:“你覺得早戀好不好?”

單妤想都沒想,脫口而出:“不好。”

“為什麽不好?”

“就是不好。”

沈之江覺得無趣,轉回身去了。

同學中有早戀的。有那麽幾對,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老師分別找男生女生談話,早戀的同學依然我行我素。

每天午飯後的休息時間,另一個班的一位男生,經常會在他們一班的窗口出現。如果看到一班的班花,就進來坐在她邊上,兩個人旁若無人地聊天。他倆不尷尬,別人倒是尷尬。不過大家也佩服他倆的特立獨行。青春期,誰不荷爾蒙萌動呢?一班的同學們,默默地以寬容支持了中學生的早戀。

有時候,單妤希望窗口會出現莊浩的身影。但莊浩一直沒有出現。初三暑假在湖邊長椅上一起看的日落,仿佛是一場不真實的夢。所以早戀,離她太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