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ssel精彩,回味無窮和五星評的晚餐
文章來源: 南國鐵樹2019-08-14 14:34:09

IMG_9085_大廣場_1

 
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 Place)始建於十二世紀,是聯合國一九九八年授予的世界遺產項目,也是《悲慘世界》的著者,大文豪雨果眼中“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廣場”。
 
那天下午我們從 Beurre 這條非常細窄的小巷中穿出,周遭都是糖果店,突兀見到眼前一座豪華炫彩,充滿中世紀風味的廣場,還真沒想到,市井商鋪飯館中,隱藏著另一番文藝天地。
 
廣場並不是特別大,更顯得玲瓏秀麗。四周共有三十五座充滿多種文化元素,風格迥異的華麗建築。精雕細琢,匠心獨具的各類大廈,簇擁相偎,又各具風情,集中體現了哥特式,巴洛克式,路易十四時代的建築風格,外加有點神秘的佛萊芒藝術點萃。遊人從周邊的六條小街匯攏到這裏,在一片金碧輝煌中,交相互動,指指點點:說不清是置身在中世紀,還是文藝複興的光華之中。
 

Untitled

 
每一幢樓房都見證著歲月的滄桑,在動蕩起伏的曆史進程中,娓娓述說著自身的毀譽故事:經曆著如何興建,改造,破滅,和全部複興重建的共同命運。十二世紀年代,此處是布魯塞爾的一個貿易市場,簡單的木房中有菜攤,魚鋪,肉店,麵包房等。十三世紀中,市場擴大,室內房屋增多。至十五世紀布拉班特公爵的統治下,展開了大型的修建工程,氣勢宏偉的廣場開始形成。縱然在後來的年代中,比利時首都幾經戰火荼毒,但布魯塞爾的大廣場,被摧毀後又建起,如今依然屹立在歐洲的中心,旖麗多姿。由此而來,每一幢樓房也都有一些饒有意趣名字,或者富麗堂皇;或者詩意浪漫;在光陰和權利的交替中,從一棟樓房,遊人還不乏見識到一個市井攤子,和貴族豪宅,國王別宮都是可以共集一身,比如下麵的市立博物館:
 

DSC_0503

 

今天的“市立博物館”,昔日的“國王之屋”,更早是間“麵包鋪”
 
博物館是廣場上最大的兩座高樓之一,舊時稱作“國王之屋”,King's House,更早的俗名卻叫“麵包房”,the Bread House。十二世紀初,此地原有一棟木房,用作麵包作坊。十五世紀開始翻新擴展,木房被拆掉,蓋起了石頭大廳。麵包房擴建後成為布拉班特公爵,Brabant 的行政事務處。爾後,1516年,出生在佛萊德斯根特的布拉班特公爵查理被加冕為西班牙國王(即卡洛斯一世),(查理他爸是哈布斯堡王朝腓力 I,他媽是西班牙瘋女胡安娜);由此,查理的姥爺是阿拉貢的費迪南II,姥姥是阿斯蒂亞的伊莎貝拉。1519年,查理又登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寶座,即 Charles V。在查理五世興建布魯塞爾“國王之家”的命令下,昔日的麵包房從此再不是舊模樣。百鳥朝鳳,門庭生輝,平地聳起了國王大樓 King's House。
 

DSC_0508

今天的市立博物館,是從前的“麵包房”飛起來的“國王行宮”
 
一六九五年,路易十四與荷蘭威廉三世開戰,夾縫中的比利時受到炮火猛烈攻擊。布魯塞爾大廣場在戰火中幾乎被夷為平地。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哥特式大樓是在1873年重新建造的。從1887年至今改用作城市曆史博物館。其精美的塔尖,拱門,小窗,和豐富的內藏,總是吸引著遠來的遊人。“國王之家”還收藏著各國(包括個人)送給小英雄於連的八百多套服裝,這也是該館最著名的展覽之一。
 
“國王之家”右邊的第二座樓房叫做“鴿子屋” the Pigeon House,一八五二年雨果從巴黎逃亡到布魯塞爾時居住過的地方。人們所熟悉的《悲慘世界》即是雨果在布魯塞爾流亡期間寫作,並在此出版的世界名著。
 

City Hall, Brussels   DSC_0511

市政府大廳
 
與“國王之家”兩兩相對的是“市政府大廳”。大廈始建於1402年,曆經半個多世紀,直到1455年才完工。整個大廈造型宏偉美觀,也是整個廣場上唯一保存來自中世紀的遺產。96米高的鍾塔直聳如雲,頂端上塑立著布魯塞爾的保護神,鎮妖伏魔的聖米歇爾金像。鍾塔並非修建在大廈的正中,兩翼的長度是不同的。傳說中,後來建築師意識到了自己的設計錯誤,從鍾樓上跳下自盡而亡。
 
Untitled
布拉班特公爵之家 (The House of the Dukes of Brabant)
 
上圖為“布拉班特公爵之家”,建於十七世紀,是一座包含有七個單位的聯排大樓。主要用途是商業行會,有股票,借貸,皮革,農行,磨坊協會等。大樓的正麵,裝飾有十九座曆代布拉班特公爵的半身雕像。1852年雨果流亡布魯塞爾的第一個月,居住在其中的 House of Windmill。
 
Untitled
 
廣場東麵對應有另一組連排建築,其中包含六套樓房,有商業協會,也有民居。整座大廈設計精致華麗,塑像生動,內容豐富細膩,展現了巴洛克風格中注入的意大利及佛萊芒元素。尋根究底,每一座樓都有其耐人尋味的故事。
 
右邊第一座是 Maison du Roi d'Espagne,“西班牙國王之家”。大樓修建於17世紀末,當時是麵包師協會。1901年全部重建,正麵裝飾了查理二世的半身塑像以及聖奧博特塑像(St Aubert,麵包師守護神)。二樓窗下的圓形浮雕像是羅馬皇帝。樓頂上立有羅馬諸神雕塑,八角燈籠亭頂端上是羅馬智慧女神密涅娃Minewa。
 
最左邊的樓房是The House of Fox,樓台上的五個寓言雕塑代表公正,以及美洲,亞洲,歐洲,非洲四大洲。
 
左邊第三座,La Louve “狼房”, 樓頂有一隻展翅欲飛的金鳥,表示出與佛教相符的理念,鳳凰涅槃。這是比利時人民在經過戰爭苦難之後,期望走出廢墟,奔向美好未來的表述。
 
Untitled
Romulus and Remus
 
與“狼房”名字遙相呼應的是,一樓拱門的上方,雕刻了一浮羅馬神話圖,一對雙胞胎男嬰羅姆萊斯和雷姆斯,正在吮吸母狼的乳汁。其中的羅姆萊斯也是傳說中羅馬城的奠基人。從下到上的雕塑形象,狼孩到鳳凰的寓意,不能不說是用意巧妙,匠心獨具。
 
House of Golden Tree, Brussels
 
緊鄰市政廳大樓右側是“金樹之家”,也是整個廣場上非常耀眼的明星大樓。這組大樓前總是人來人往,門庭若市。人們站在樓下,翹首引領,熱切不息。樓頂上是一尊英姿逼人的金雕塑像,騎馬者是洛林公爵查理亞曆山大。也即是瑪利亞 特蕾莎老公羅馬皇帝弗朗茲一世的弟弟。   當然,洛林公爵查理其實武藝很平平。
 
Maison du Cygne
House of the Swan
 
毗鄰“金樹之家”就是“天鵝之屋”,也正是很多來此的遊人們目光和相機的熱門焦點處。
 
House of Swan, Brussels
 
十二世紀之前,此地也是一片河草繁茂的沼澤水區,成群的天鵝鳥禽在這裏生長棲息。十五世紀廣場建立後,一家小旅店開業,取名“天鵝之家”。來這裏住宿的都是一些小商小販和平民遊人。
 
一六五九年的戰火摧毀,廣場僅留下殘垣斷壁。之後,在商界的支持下,大廣場得到重建,並成為各類行會商會中心。“天鵝之家”是當時活字印刷工人行會。
 
一八四五年三月,26歲的馬克思流亡來到了布魯塞爾,他親密的朋友恩格斯也隨之而來。他們經常到“天鵝之家”與工人朋友交往,了解普通民眾的困苦生活。正是在這裏,改變世界曆程的《共產黨宣言》構思並完成了。
 
 一八四七年除夕,馬克思和燕妮在此處與工人朋友度過了新年之夜。能歌善舞,貴族家庭出身的燕妮,還於此彈琴演唱。
 
DSC_0512
 
“天鵝之家”現在是一家裝修華麗的Bistro餐館。大門外牆上裝有一塊銘牌,上麵用法文和弗萊芒文寫道:“卡爾 馬克思自一八四五年二月至一八四八年三月居住在布魯塞爾。他曾與‘德意誌工人協會’,和‘民主協會’一起,在這裏歡度一八四七年~一八四八年的新年之夜”。
 
House of Swan, Brussels
 
Grand Place, Brussels
 
雖然時間很緊張,但我們還是在外座稍事休息,喝了一些飲料。女兒拿出她剛挑選的特色巧克力,請爸媽品嚐。也順事翻閱了一下這家餐館的菜牌,很不錯。隻是太可惜,後來的晚餐沒有回到這裏來。
 
Untitled
 
一隊隊的旅遊團,往往先觀覽了“天鵝之家”後,就移步到旁邊的側門內。小小的拱道裏聚集了好多遊人,前來欣賞此幅新藝術圖雕。畫匾是建築師Victor Horta 與 雕塑家 Victor Rousseau 以布魯塞爾市政府和人民的名義,獻給他們敬愛的老市長 Charles Buls。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保護和重建布魯塞爾老城及大廣場。
 
Untitled
塞爾克拉斯
 
拱廊裏還有另一尊新藝術雕像,是比利時民族英雄塞爾克拉斯 Everard  t'Serclaes。一三五六年十月的一個風雨之夜,塞爾克拉斯單手攀緣,將另手高舉的旗幟插上了大廣場的“星樓”上。市民在他的帶領下,驅逐了佛蘭德斯人,迎回了布拉班特公爵。
 
本地人說,用手從右到左撫摸塞爾克拉斯的手臂,會實現個人的心願,帶來好運。雕像在人們虔敬地撫摸中,錚錚放光。
 
DSC_0515
 
走出拱廊,回到了熾熱火辣的小胡同中。這裏有更多的禮品店,帶來驚喜連連。在街上買了一個我夢中的小東西(暫且賣個關子)
 
Galeries de la Reine
Galeries Royales Saint Hubert
 
走進了很有名氣的“聖於貝爾長廊”,兩側是文藝複興式的典雅裝飾,其中有書店,咖啡館,糖果店,鱗次櫛比。在裏麵隻是悠轉了一圈,就華麗轉身。
 
DSC_0522
小童撒尿(荷蘭語:Manneken Pis)
 
轉彎處見到了名揚四海的“尿尿小英雄”。傳說中,這個叫於連(法語:le petit Julien)的兒童,半夜起來撒尿,發現敵人正要炸毀城市。他靈機一動,撒尿澆滅了炸藥引線,拯救了一城人民。
 
Untitled
 
附近有好幾家賣華夫餅的小鋪。布魯塞爾的Waffle 五彩繽紛,舉世聞名,隻要2歐元一個。
 
Untitled
 
Untitled
 
於是,仿效於連小朋友選了一個原味華孚餅,咬一口,果真與眾不同,酥香爽口,名不虛傳。
 
比較掃興的是晚餐。
 
本來是有好幾個選擇,包括我們下榻酒店的“Cafe Metropole”,網評介紹都不錯。隻是當時在廣場外的胡同中,用“大眾點評”收尋到一個海鮮餐館,名叫“Lobster House”,5個星。不少中國遊人也都留下了很好的評語。很好找,就在“於連”景點附近。
 
這個餐館很小,裏麵幾個桌子都坐滿了人。整個環境都比較差,價格貴。我們點了“海鮮三人餐”,味道質量很一般。而且“燴青口”裏麵還有不少的空殼。不知道評級怎會給出了5星。
 
Untitled
 
From Lobster House, Brussels
 
去年我們在中歐旅行,“大眾點評”上推薦的餐館食品,一路上給了很多幫助。由此也得到了信任。我記得最棒的一次5星推薦是在奧地利,那次的美食經曆,可以講是很難忘記。這一回非常失望,算是例外。
 
客觀來講,Lobster 這樣的海鮮,在國內餐館是不多見的。因此,今後在使用“大眾點評”時,如果碰到“龍蝦餐”這類海鮮的評分,或者評語,需要留心一點。
 
晚餐的一點失意,並不影響對布魯塞爾的總體觀感。
 
從下午幾近三點走出酒店,活動基本集中在大廣場一帶。完全理解和同意雨果的評論:“這是世界最美的廣場”。小巧精致的廣場,內涵卻賦有萬千,比期望的更精彩。雖然是僅僅走馬觀花半日行:逛街,看景,買糖果,步步卻折射著,一頁頁曆史的宏大篇章,風雲激蕩。
 
布魯塞爾之行,看到學到了太多,回味無窮。
 
 
接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