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鳥人”看:奧斯卡的落幕黃昏
文章來源: 南國鐵樹2015-03-29 11:48:43
好些年不想看“奧斯卡”了,因為無論頒獎儀式還是獲獎片,都是一年更比一年爛。以致,每次看完都要說,絕不再看了——何苦去折磨你的心靈,浪費你的眼球。

回味“奧斯卡”,過去,曾經也有過非常地喜愛。

諸如,影片“亂世佳人”,“蝴蝶夢”等。那些淒迷婉轉的愛情故事,美麗典雅的演員形像,自然深情的演繹,通俗地啟開觀眾的藝術視野,引起一腔共鳴。爾後,還有如 “辛特勒名單”,“肖申克救贖”等,概以悲壯,或人性反思,成為記憶的經典。

“奧斯卡”,尊為電影藝術的聖殿。對她的獲獎片,基本期望是:動人的情節,美好的藝術展現,為觀眾所喜愛欣賞;而不是:扭曲的,粗鄙的,裝腔作勢的,汙穢到令人所不齒。

87屆的“奧斯卡”,從舞台典禮到最佳片落定,無疑是一種怪誕的絕配:恰如其名,“鳥人”

二月二十二日那晚頒獎,其實還是懷著一分僥幸心去觀看。隨著開獎過程的展開,服裝,布景,音效,音響,男主,女主。。。乏味至極。千篇一律的台詞,陳舊套路,毫無感染力可言。唯一的 “爆破笑柄” 算得上主持人 ,尼爾·哈裏斯, 一款白內褲出台。效法“鳥人”,不倫不類。

不能不淚:奧斯卡已經墮落到了拚裸的地步!

先生抱怨說,真是浪費一晚的時間。還不如看一場電影呐。

各路媒體其後也隨之開報,本屆奧斯卡慘跌,收視率較去年下降16%,創近年最低。

數周後,從Bell點看了本屆最佳片“鳥人”。

不能說是失望了,因為本來也沒有抱希望。但畢竟花了錢看,毫無娛樂可言,還是不免悻悻。

“鳥人”什麽情節呢?影片講述了一個曾經因飾演“超級英雄”,而紅透好萊塢的過氣中年男星,企圖利用百老匯的一個演劇機會,再創昔日輝煌。故事本來也無可厚非。隻是,被冠為“黑色幽默”的片子,推出的表演,幾近瘋狂。晦澀的場景,昏暈的特寫,百老匯大街上裸跑,喧囂不息的fxxking語言,歇斯底裏的妄想,以自殺的“升華”而結尾,自始自終,考驗著看者的忍受能力。

據說,拍攝該片,使用了非常藝術的長鏡頭,一鏡到底。由此,也得分不少。不過,作為大多數的普通觀眾,who cares 長鏡頭與否?

跟幾個舊友,擺談了一番。這種叫人暈頭轉向的破片,怎麽就入了奧斯卡評委的法眼?

友人甲一語道破天機:無獨有偶嘛!

友人乙更是一針見血:奧斯卡評委就是“鳥人”嘛!

拍案叫絕!

看看奧斯卡評委的組成:從1929年開始舉行的頒獎以來,至目前,奧斯卡評委會有成員約6000人。據《洛杉磯時報》2012年的調查報告:

1:  評委主要來自“電影工業界最傑出的人物”。
2.  奧斯卡評委任期終身
3.  委員平均年齡已在62歲,50歲以上占79%。

奧斯卡委員,昔日影界精英,已事黃昏,不免昨日黃花,而不忍離去。正以其冷僻,怪異,荒誕之標準,創造“經典”,再建“榮光”。將觀眾當傻子一般。與電影“鳥人”何其類似啊?

而來自“美國電影協會”的另一份調查還列出:

2013年的美國電影觀眾,70%年齡在40歲之下。60歲以上的觀影者,隻有10%。

該報告的結論是:“奧斯卡評委以老年評委和白人評委為主,與以‘新千年一代’為主的觀影群體脫節”。

正如紐約時報評論:“87屆奧斯卡評獎結果表明,評委們與觀眾的欣賞口味差得越來越遠。它的產生機製幾乎注定了這種局麵”。人們對小金人不再感興趣,那晚,一向低迷的影院周日晚間檔,異乎尋常地火爆。

奧斯卡的時代正在結束。猶如末日狂花:“鳥人” 之女辛辣道出


You are irrelevant
You don't belong to here
You don't  even exist






又:

少年派,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