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我們那年代的衣食住行
文章來源: 我冇醉2014-08-19 20:32:11

 

                我們那年代其實還是在新舊社會的過度時期,衣著還沒和國際接軌,衣著上乘晚清、民國,下接毛裝、港台。許多老一輩的婦女還穿著一種烏黑光亮叫麻紗織料唐裝,紐是婦女自己收做的布紐,老媽就是這方麵的好手,襟就是《紅色娘子軍》吳瓊花和當時當地婦女的款色。記憶中還有纏腳的老太婆,代表人物是鐸姆。那時農村的經濟條件有限,很多大人的衣服都是上一輩留下來的,老爸平時就大多數穿阿公沒帶去香港的唐裝,家裏有這樣的笑料: 老媽姐妹很多,所以我們有很多表兄弟妹,老表來探親時,姨媽就叮囑他們,三江墟那個穿唐裝、打褲繳的就是你們大姨丈,前天老爸還拿這事來講。

 

 

                廣東人有吃宵夜的習慣,那時多數吃糖水,差不多每天晚修回來就有宵夜吃。可能是因為晚上沒什麽娛樂,或借吃糖水時,一家能聚一起多點。食材上沒很多選擇,主要是番薯糖,綠豆湯,紅豆沙,腐竹糖,夏天最多的是清補涼糖水------很喜歡清補涼中的玉竹,沙參,百合,有時加了幾個京柿,那就是錦上添花了。不知什麽原因,大人叮囑吃完糖水不能立刻睡覺,尤其是綠豆糖。家家有電視後,糖水就少了。除糖水外,有時會煲薯芋仔,都是自家的農作物,那是季節性的,番薯,木薯,土豆,水芋,芋仔和竹芋,最喜歡水芋,很粉,很甜香,風味獨特。

 

 

                鄉下的房屋多數是水磨青磚建的,這隻是個傳說,聽說建屋的泥漿加了糯米,房子建得都很牢固,百年都沒什麽變化,可到我們那時,人們就不能這麽講究了,建屋隻有紅磚,質量很差,幾年後就黴了,用手一捏就碎。新屋還用石灰漿批蕩(粉牆),開始幾個月還新亮新亮的,但廣東雨水多,一下子就生青苔,這裏一片,那裏一塊,一年後,那牆就慘不忍睹了。除磚屋外,還有一些另類的舊屋,如泥棟屋,牆有兩尺多厚,用黃泥,石屎加海鹽夯成,硬梆梆的,聽說是冬暖夏涼。還有羅托(蠔殼)屋,那蠔殼有一尺長,可想而知那蠔有多大,以前的蠔豉有兩個手指大小,蠔油聽說是曬蠔豉,接下在汁水加鹽發酵而成,老爸常常說現在的蠔油沒以前的好味。鄉下人生沙腮時(兩腮腫起來),就到羅托牆拿個羅托回家磨水塗麵,一下就成了白臉郎君。窮一點的人家還要住茅寮。

 

 

                有記憶以來,那時好象去哪都要走路,直到八十年代初有自行車才有所改變。外婆在十公裏外的茶坑,每次去外婆都要走路去,後來我問我老媽為什麽我們從來不坐汽車去看外婆,她說我還是Baby的時候,她有想搭車去茶坑,但每次車一開,我就哭到天翻地覆(用她的話是鬼喤鬼啁),不到一個站就要下車,後來才知道我暈車。海鷗,永久,鳳凰,在八十年隊開始進入農村家庭,那時每天傍晚,廣場、球場、地塘(曬地)上,至少有幾輛自行車,尾架上綁這擔杆,後麵跟著個人的學騎自行車情景,老爸先學會騎車,但技術平平,在載老媽時,好多次老媽還沒上車他也不知,一個人自己回到家才知道。我平衡感不太好,技術一般,很久都不能載人。那時自行車是每個家庭的四大件,不但要上鎖,還要有車牌,不然到城裏會被罰,有了自行車後才有機會去趟縣城----新會城,每次去會城都是幾個同學一起去,多數是去買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