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
文章來源: 我冇醉2012-06-04 12:48:38

    以前讀書,每個星期都有一個下午是勞動課,這其實是學校的一個副業,學生勞動課的勞動成果都供贏了老師的食堂。現在讀書有這麽多費用和孩子都是寶貝,勞動課應該已成曆史。其實我自己認為,勞動是一堂很好的實踐課,學生從實踐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知識(美國的一種教育方式)。播種時的期待,耕耘時的艱辛,收獲時的快樂和成就感,都是人生必經的道路。勞動課是我兒時學與玩的絕妙組合。

         各地方或有不同,農村和城市也不同。我們一年級已有勞動課,一種很輕的勞動,那時大一年級的要積肥,有般是將村裏的垃圾、淤泥在勞動時挑回學校堆成一堆發酵,一年級就負責把石塊、玻璃、鐵塊、塑料、和所有不腐爛的東西挑出,分出來的肥就讓大年級以後挑到地裏去。做這髒活,孩童們還是想法找點樂的,在分垃圾時,很多時候會找到鈕扣,一休息,幾個人就一起擲紐扣,一正一反,擲反的贏。這樣一幹就一個下午。

         二年級時多數還是分垃圾,但也會積肥,是兩人一組抬一個簅(扁竹筐),任務製,一人五簅,誰完成誰就可以回家(資本主義製度)。有時會取巧,一開始抬簅滿滿的,快到學校時,將其中一半倒在路旁,先送一半,再回來取另一半。做完後就留在學校打兵乓球或藍球,夏天就到附近的河衝遊泳。

         三年級就基本上積肥,現在是一個人擔兩個簅。自己力氣不大,用兩個肩擔那種,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會(想著就覺得糗),要不是同班的兩個堂兄弟幫忙,很難完成任務。

         四年級就是地主了,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地,每個班又分四組,組中又以兩人為一小組,這樣在運屎尿時,兩人抬一桶就很方便。我們班的地是在一個河邊堆出來的地,種什麽由組或小組自己決定,種子從家中拿,都是農家人,要什麽種就有什麽種。我和我的同桌阿才一組,那年我們種了花生,水紅豆,玉米,和南瓜,我們不但勞動課去我們地裏,每天中午也走一趟才回校上課。挖地、平地、起壟、打坎、施肥、淋水、除草、收成都是我們自己做,這些我們在家都會的。老師就到這組看看,到那組幫幫。各組都跟左近的組比一比。我們除水紅豆好一點外,其他的就一般。除種地外,我們班還有一個特別任務,就是一個月一次到三、四公裏外的大河邊收蓖麻,那根本就是玩,去郊遊,一路上,捉草蜢、青蜓、其他的昆蟲的,有時會看到蛇,男孩就去打,女孩就雞飛狗走的,還有吸蕉花和竹芋花糖的,還時不時在農家的黃瓜棚摘個小黃瓜來吃的,那裏是去勞動。收回的蓖麻就放在教室後晾幹,那時我已從《十萬個為什麽》中知道蓖麻是有毒,蓖麻油是飛機用油。蓖麻有幾個瓣,沒開殼時,它中間有一個勾,上課和晚修有空時就鬥蓖麻。

         五年級時就上山開梯田,還是以組為單位,個人可以在地頭地尾打坎種南瓜。我是組長(年年都是混個組長),我們組的地在最上麵,地比其他組多了很多,我們種黃豆。每次除草好像都除不完,次次包尾大班,每次再來時,草一回比一回長,一次比一次多,到後來有的地方比黃豆還要高。其他組做完就滿上跑,找野果吃。最常見的是酸杻,葉是酸的,果不熟時很麻舌,果熟了就酸甜,很好吃。夏天還有山棯、地棯、豬乸棯、蛇巴卜、油柑仔等等。地裏淋水就到山腳的山澗中取水。施肥就用小年班積的垃圾肥或家裏的熟尿。雖然我們的草比其他的組多和長,但收成時,我們組的豆比其他組多了好多倍,要其他人幫忙才將所有的收獲帶回學校。看來我是有個綠拇指。